你是否有類似的困擾:「財經訊息好多,越看越亂,越容易亂買賣,該怎麼辦呢?」
我想到老子有句話:「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對應到股市,我解釋成:「真正懂的人不會什麼訊息都抓,什麼都想懂的人反而難以看清真相。」股市就像大海,資訊就是海浪,若你不學會駕舟,就會被浪打得七葷八素,陷入看得越多、越糊塗的窘境。
面對龐大訊息,提供3招讓你免於落入窘境。
第1招:學習減法。
股神巴菲特曾說:「投資是一個篩選遊戲,不是收集遊戲。」問自己今天的3件財經大事是什麼?如果答案超過3件,那就是你過度攝取資訊量。
第2招:建立過濾器。
你到底是基本面派、技術派、還是消息派?喜歡買價值股,還是愛股息現金流?先確認自己立場,無關立場的資訊雜音,都把它用過濾器擋在外面吧!
第3招:用標準流程取代情緒。
確認好立場後,就該建立固定的決策流程,例如,基本面派要檢查財報、產業趨勢;技術派要驗證支撐壓力、型態。「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贏家。」
時序進到第3季,今(2025)年應該是投資人面對史上震盪最劇烈的一年,如果未來高震盪成為新常態,想降低操作失誤,我認為大原則一樣是「踩穩立場,再進市場」。同步也提供降低踩空機率的3做法。
做法1:分批進出。
高震盪時期,若一次就滿倉,很可能剛進場就遇回檔;一次全出,也可能賣完就暴漲。因此採取「分批」策略,例如3段進場、3段出場,能夠平滑風險,減少一次判斷錯誤的衝擊。
做法2:避開情緒交易時段。
我的感受,台股每天9點到9點半剛開盤的時段,通常都是市場情緒最激烈、波動較大且假突破頻繁的時候,所以除非當日沖,否則建議一般人可以避免在這時段衝動下單。
做法3:檢討。
在高震盪市場錯誤不可避免,重點是快速檢討,錯在資訊來源?分析判斷?長期下來能降低同類錯誤的發生率。
市場不是比誰的小道消息多,而是比誰能在雜訊中找到信號。在資訊爆炸與高震盪的新常態中,大家需要的不是眼明手快,而是心定手穩,如此才能在波濤洶湧的市場中,穩穩駛向財富的彼岸。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9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