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趨勢的受惠產業-傳動元件
隨著全球競爭日益激烈,各公司無不思索如何創造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對這些企業來說,一條可走的升級路線便是擁抱生產自動化。
顧名思義,生產自動化的目的是希望減少生產流程中直接與人有關的部分,讓企業端可以壓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彈性。
得利於 AI 、物聯網、大數據,自動化應用更全面
由於新技術的發展,自動化的範圍從過往僅代勞重覆性高的單純動作,逐步演進出不同的發展趨勢。例如智能製造,即賦予生產線上的機台感測的能力,讓機台可以蒐集生產過程中的訊息,並根據這些訊息調整生產。
而在目前的生產自動化中,工業機器人、工具機、工業電腦都是重要的應用,它們可以讓廠商削減在產線上的部分人力,更有效率地完成生產目標。
目前台灣在這三項應用上皆有突出的廠商,像是工業機器人領域中的台達電(2308)、上銀(2049),工具機領域中的程泰(1583)、東台精機(4526)、友嘉,工業電腦領域中的研華(2395)、樺漢(6414)等。
而在製造工業機器人、工具機等機械設備的過程中,以及在半導體、光電產業中會用到的生產設備內,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零件是不可或缺的
少了它
這些設備將無法順暢的運行
少了它
這些產品將無法達到工業上要求的精準度
因此該零件被譽為是機械設備內的「螺絲釘」,這就是我們想要介紹給大家認識的「傳動元件」。
接下來就讓我們依序介紹:
【穩定、精密的機械設備需具有高品質的傳動元件】
【全球傳動元件市場規模預計突破 350 億美金】
【傳動元件三大台廠過去十季的增長率高於 4% 】
【未來技術展望:更微小、能感知、向下游整合】
【讓你帶走的重點結論】
為何傳動元件需要辦到如此高的精度呢?可以想像,若用在半導體行業的傳動元件不夠精準時,會導致生產時的機械手臂,或者導軌上的裝置,在移動時差之毫釐,使得最終組裝、加工的位置偏離掉,而讓精度要求動輒在幾微米的生產過程失之千里,所以才需要做到將誤差控制在微米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