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有一天申請理賠,保險公司調閱病歷後卻說要拒賠,原因是患有「高血壓」沒告知!小明大喊冤枉,我沒有高血壓啊。
大仁這篇就是要談談,關於「病歷不實」該如何處理。
不管是投保還是理賠,病歷資料都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文件之一。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可能導致無法投保,甚至在日後的理賠也會有影響,所以醫師如何紀錄病患的病歷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大仁之前有分享過《用手機就能查病歷!──健康存摺【手機快速認證】》,在申請病歷之前,不妨先用手機申請健康存摺來看!
以下是高等法院的判決,非常具有指標性,大仁就以此為例說明:
案例說明:
被保險人因為熬夜又吃搖頭丸,感到不舒服後就醫治療,醫師一看就給降血壓藥。但因為要向健保局申請該藥物,必須得符合「高血壓」才行,所以醫師就在病歷寫上「高血壓」。
後來申請理賠時,保險公司調閱病歷發現,被保險人有高血壓居然沒告知,所以馬上就解除契約。
被保險人喊冤枉啊,我根本就沒有高血壓啊。
法官詢問當時的主治醫師,醫師說要向健保申請降血壓藥,就得寫高血壓才行。
法官一看事有蹊蹺,於是將被保險人的就診紀錄相關報告,交給臺大醫院做鑑定,鑑定的結果就是:「沒有高血壓」。
最後因為推翻病歷,所以不只保住契約,也順利得到理賠金。
這個病歷會被推翻主要有兩個原因
(1)醫師承認是為了用藥讓健保核準,而寫高血壓,不是病人真的有高血壓。
(2)就醫紀錄的重新鑑定,還給病人一個清白。
坦白說大仁認為這個醫師很有種,因為要醫師承認自己紀錄病歷不實,這是不容易的事情(等於騙健保局)。這件會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醫師良心發現站出來!
目前實務上可以運用的方式有下列三種:
(1)回去請醫師更改修正病歷(這個得看醫師要不要配合)。
(2)重新就診檢查,以確保有病歷紀錄是健康正常的(如果醫師不配合,退而求其次的方式)。
(3)以過往的就醫紀錄,請第三方公正的醫院做鑑定(主要是法院訴訟才會走到這步)。
有申請健康存摺的好處就是,可以在每次就診後,看看醫師到底寫了什麼疾病。如果發現不實或紀錄錯誤,大仁建議馬上回去更正,以免造成後續保險的投保或理賠上的困難。
在病歷資料越來越透明化的現在,保戶可以透過健康存摺來瞭解自己的就醫紀錄,這點非常重要。
如果真的不幸因為病歷紀錄不時,而造成保險上的糾紛,大仁建議用下列的三種方式去做努力。
(1)趕快回去請醫師修正。
(2)趕快重新做一次檢查以保自清。
(3)請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醫院鑑定。
BUT!最重要的BUT來了!
大仁這篇的構思,其實是來自知名保險法專業律師:
劉北元老師的《為保險從業人員精選的 100個法院判決》超級課程。
本文由淺談保險觀念專欄作家-保經大仁授權轉載,原文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