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電影《桃姐》最令人動容的是,劉德華不離不棄的長期照顧老傭人。在現實生活中,當家中出現長期需要被照顧的患者,不論是對親情、金錢,都是一場耐力考驗賽,看誰可以孝順得最久,比誰的口袋可以撐最久! 再過10年,台灣有一半人將超過50歲,這意味著,需要被照顧的人口將大幅增加。若不想陷入病、殘、窮的處境,現在就該未雨綢繆,準備一張可以定期給錢的長期照顧保單。 萬一生病,不用勞動年邁的雙親照顧,不必增加孩子的負擔,就有錢請得起外勞瑪麗亞協助打理大小事,讓自己病得起、養得起,活得有尊嚴! 長照悲歌!孝子也喊累: 為何感受不到政策的溫情?   家有失能人口,對家庭的影響有多大?照顧失智母親10年的林先生,願意站出來分享母親從中度失智到極重度失智,從原本的居家照顧到日間照顧,再到全日照顧失智養護中心的治療過程,一連串對家人精神、財務造成的種種壓力。他期盼藉由自身經驗,讓政府聽聽家庭照顧者的心聲,進而加快腳步,建置更完善的長期照顧網絡,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以下是林先生的真誠告白。  母親年幼就歷經戰亂,生活流離顛沛,33歲才生下我這個獨子,自是呵護備至,以我為重心。每天活動範圍就是從家裡到菜市場,買菜、煮飯、看電視,然後等我回家。但是,這樣母子情深的和樂生活,卻在10年前的一個晚上變了樣。個性溫和的母親突然在半夜對我咆哮,從此彷彿變了一個人,每天從我下班進門的那一秒,就開始發飆謾罵,有時還會拿著鍋鏟打我,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哭鬧說我不孝。 我原本以為母親是中邪,想帶她去找民俗療法收驚,後來讀到施寄青一本著作,書中描述失智症的10大症狀,這才連想到母親可能也罹患了失智症,於是帶她到醫院檢測,證實母親確實失智,而且已經是中度。       居家照顧生活失序送託日間照顧減負擔 雖然知道母親生病,但我仍把母親留在家裡盡心照顧,只是,5年多的居家照顧,卻讓家庭生活嚴重失序。最令我困擾的就是她重複性的動作,例如不停的煮飯、開冰箱、開瓦斯熱菜,整天的活動都在廚房,一踏出廚房,又立刻回頭去開瓦斯、洗米,後來更是吵著要吃飯,每小時吃一次,每次吃一大碗,就像電影《被遺忘的時光》裡的失智老人一樣,永遠吃不飽。 每晚天一黑,她就會趕我和太太、女兒進房睡覺,如果有人沒進房,就會非常暴躁,不停的喃喃自語、走動,最後變成咆哮怒罵,全家人的精神壓力逐步逼近崩潰的臨界點。直到有一天回家,鄰居說我家廚房失火,流理台燒了一個洞,我才驚覺事態嚴重,必須正視無法全天候照顧她的問題,於是開始尋找資源,委託別人照顧。 起初是請退休鄰居協助,但母親脾氣暴躁,擔心鄰居無法獨自照顧,想聘請外勞又擔心母親會被外勞打,後來經由輾轉介紹,將母親送到日間照顧中心,就像托老所,早上去上學,晚上回家,結果第1天下課回家的晚上,母親非常安靜,吃完飯坐在客廳,把我們大家看了一遍,然後就去睡覺了。全家人都相當驚訝,因為已經很久沒有享受坐在客廳看電視的輕鬆,女兒還說:「今天晚上阿嬤怎麼這麼安靜,都沒有出來吵人,太神奇了。」     長照費用驚人 3年花近 200萬元 母親到日間照顧中心2年後,因我的職務調動關係,晚上無法再親自照顧,於是將她送到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所設置的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進行全天24小時的照顧。 只是,母親從日間照顧轉到全日照顧機構,卻讓我的財務負擔頓時變得相當沉重。因為母親在日間照顧中心時,政府每月還補助照顧、交通費用,家屬每月大約只要負擔8千到1.2萬元不等。 但是轉到全日照顧的機構後,政府反而沒有任何補助,我每個月光是支付照顧費,就高達4∼5萬元,還不包括尿布、洗衣等數千元的耗材支出,算一算,母親入住全日照顧機構這3年就花了將近200萬元。(編按:目前政府的長照補助,僅針對日間的社區照顧機構與居家照顧,若是入住全日照顧的私人機構,則須符合「重度失能(或失智)」及「低收入戶」雙重資格。)   儘管政府正在推動長照10年計畫,但我完全感受不到政策的溫情,反而是聖若瑟的社工會主動提供資源,讓我相當感動。 在長期照顧這條路上,我真的覺得照顧失智者非常辛苦,不論是精神、工作、財務壓力都相當大,也嚴重影響到家庭生活品質。 而跟我有相同狀況的人不少,像一個朋友的父親也罹患失智症,不僅情緒暴躁,還有暴力傾向,會拿菜刀說要殺人,送到長照機構時,因與不同疾病的患者住在一起,晚上還會爬起來拔植物人的針管,後來被醫護人員限制行動。入住一段時間後,醫生跟他說:「你父親情況有好轉。」朋友真的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因為失智是不會痊癒的,只能控制不再惡化,從財務面來說,這也代表家人必須繼續支付龐大的醫療照護費用。 年輕人月薪22K 養不起失能人口 由於母親的經歷,我很擔心自己將來會像她一樣長壽卻失智,也曾跟女兒討論過,如果將來自己發生相同情況,一定要「立刻送走(送進機構)」,女兒卻跟我說:「爸,可是我付不起照顧費用。」想想,少子化、年輕人月領22K,年輕一代真的養不起未來這麼多的老人,尤其失能人口越來越多,照顧的負擔、財務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所以希望政府趕快建立完善的長期照顧機制,而且一定要增加對失智這塊的照顧,因為相對其他坐在輪椅、躺在床上的失能者來說,失智症患者的照顧更為複雜棘手。 我很慶幸,我的工作還可以提供失智的86歲老母親一個良好、專業的照顧環境。看著母親抱著小娃娃坐在輪椅上,彷彿看到她當年照顧我的溫和模樣,相當安祥,對於母親的愧疚也減輕許多。然而,想想那些負擔不起、又得不到政府補助的失能者家庭,心裡的苦只能往肚裡吞啊!

搶救病不起的未來 靠保單當孝子 避免陷入病殘窮

2014/03/15
保險 , 長照 , 失能 , 失智 , 居家照顧

電影《桃姐》最令人動容的是,劉德華不離不棄的長期照顧老傭人。在現實生活中,當家中出現長期需要被照顧的患者,不論是對親情、金錢,都是一場耐力考驗賽,看誰可以孝順得最久,比誰的口袋可以撐最久!
再過10年,台灣有一半人將超過50歲,這意味著,需要被照顧的人口將大幅增加。若不想陷入病、殘、窮的處境,現在就該未雨綢繆,準備一張可以定期給錢的長期照顧保單。
萬一生病,不用勞動年邁的雙親照顧,不必增加孩子的負擔,就有錢請得起外勞瑪麗亞協助打理大小事,讓自己病得起、養得起,活得有尊嚴!

長照悲歌!孝子也喊累:
為何感受不到政策的溫情?

 

家有失能人口,對家庭的影響有多大?照顧失智母親10年的林先生,願意站出來分享母親從中度失智到極重度失智,從原本的居家照顧到日間照顧,再到全日照顧失智養護中心的治療過程,一連串對家人精神、財務造成的種種壓力。他期盼藉由自身經驗,讓政府聽聽家庭照顧者的心聲,進而加快腳步,建置更完善的長期照顧網絡,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以下是林先生的真誠告白。

 
母親年幼就歷經戰亂,生活流離顛沛,33歲才生下我這個獨子,自是呵護備至,以我為重心。每天活動範圍就是從家裡到菜市場,買菜、煮飯、看電視,然後等我回家。但是,這樣母子情深的和樂生活,卻在10年前的一個晚上變了樣。個性溫和的母親突然在半夜對我咆哮,從此彷彿變了一個人,每天從我下班進門的那一秒,就開始發飆謾罵,有時還會拿著鍋鏟打我,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哭鬧說我不孝。

我原本以為母親是中邪,想帶她去找民俗療法收驚,後來讀到施寄青一本著作,書中描述失智症的10大症狀,這才連想到母親可能也罹患了失智症,於是帶她到醫院檢測,證實母親確實失智,而且已經是中度。

 

 


 

居家照顧生活失序送託日間照顧減負擔

雖然知道母親生病,但我仍把母親留在家裡盡心照顧,只是,5年多的居家照顧,卻讓家庭生活嚴重失序。最令我困擾的就是她重複性的動作,例如不停的煮飯、開冰箱、開瓦斯熱菜,整天的活動都在廚房,一踏出廚房,又立刻回頭去開瓦斯、洗米,後來更是吵著要吃飯,每小時吃一次,每次吃一大碗,就像電影《被遺忘的時光》裡的失智老人一樣,永遠吃不飽。

每晚天一黑,她就會趕我和太太、女兒進房睡覺,如果有人沒進房,就會非常暴躁,不停的喃喃自語、走動,最後變成咆哮怒罵,全家人的精神壓力逐步逼近崩潰的臨界點。直到有一天回家,鄰居說我家廚房失火,流理台燒了一個洞,我才驚覺事態嚴重,必須正視無法全天候照顧她的問題,於是開始尋找資源,委託別人照顧。

起初是請退休鄰居協助,但母親脾氣暴躁,擔心鄰居無法獨自照顧,想聘請外勞又擔心母親會被外勞打,後來經由輾轉介紹,將母親送到日間照顧中心,就像托老所,早上去上學,晚上回家,結果第1天下課回家的晚上,母親非常安靜,吃完飯坐在客廳,把我們大家看了一遍,然後就去睡覺了。全家人都相當驚訝,因為已經很久沒有享受坐在客廳看電視的輕鬆,女兒還說:「今天晚上阿嬤怎麼這麼安靜,都沒有出來吵人,太神奇了。」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文章未完,請登入繼續觀看)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保險小存摺-彚整保障不打折APP

幫你找出「對」的保險、「夠」的保額、「好」的預算

1.一次彚整你買過的所有保險
2.清楚明白自己的所有保障
3.全台唯一的保單自主管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