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曾有電視節目做過一個討論:「女人三十五歲就過期?」引起廣大爭論。不可否認,女人過了三十五歲後,體力、生育力,甚至容貌都會開始走下坡;但是,懂得聰明理財的女人最與眾不同的是,三十五歲以後,她們在時間複利的加持下,財富卻是輕鬆的直線往上,讓她們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隨著年齡增加而更為美麗耀眼。 而變有錢的最大關鍵,就在於懂得把握二十五至三十五歲黃金存錢期。《女人變有錢》邀請基金界三位女強人,分享她們在三十五歲以前運用哪些方法存錢,讓自己越活越精彩! 25歲留學回國,楊智雅選擇離家近、走路就到的友邦投顧上班,當時公司只有3個人,除了總經理、業務之外,她包辦了總機、行政、會計、客服、倒茶等所有雜事,工作多到週六、日還必須加班,月領僅2萬5千元。但她從不喊累,什麼都做、什麼都學,像海綿一樣的大量吸收。36歲後,楊智雅由後勤轉到前線擔任行銷、發言等工作,40歲被拔擢為友邦投顧董事長,成為當時基金界最年輕的女性董事長,薪水三級跳。 「有實力,錢(薪水)會自動送上門,就算老闆不給,別人也會給。」楊智雅回想,25~35歲是她在職場上的黃金打底期,這10年工作的付出與薪資報酬不一定相等,也未必合理,但也因此提升工作技能,反而累積了加薪的實力。 而她從月領2.5萬元時就開始理財,除了給父母孝養金、買保險,強迫自己每月至少存1萬元,只是當她存到40萬元時,卻選擇買車,只為了可以開車到東北角看海,享受行動自主的獨立性! 「那時我最不好的習慣就是買了車,建議年輕人非必要的話,絕對不要買車。」楊智雅說,車子不但不會保值,價格還會逐年遞減;但若以買車款40萬元單筆投資基金計算,年報酬率平均10.8%,投資10年後就會變100萬元。 還好,後來楊智雅有買房,每月房貸就變成強迫儲蓄。結婚生了兩個女兒後,她又幫女兒買保險、做基金投資,同時也幫自己做退休規畫,幫女兒和自己累積了可觀的財富。 拿出前年在非洲肯亞拍攝的獵豹照片,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于蕙玲心有餘悸的說:「這隻獵豹突然跳到我們前面一台車的引擎蓋上,把大家嚇死了!」旅行,是她每年慰勞自己最好的禮物。 一趟非洲肯亞之旅,團費至少13萬元起跳,如果沒有豐厚的薪水,穩定成長的財富,一般人還真享受不起這麼高價位的旅行。 事實上,于蕙玲也是從小資女開始理財,領到第一份薪水就買保險,扣掉保費後多餘的錢就跟會,累積一筆存款後,拿出10幾萬元參加華碩股票掛牌上市新股抽籤,結果很幸運的一抽就中,經過1年的配股,加上股價上漲,于蕙玲賣掉華碩時抱回100萬元,然後就用這第一桶金,加上父母資助,30歲在台北市買下人生第一間屋。 用保險、房地產做好長期資金規畫,隨著加薪,可運用資金變多,于蕙玲也慢慢增加基金部位,透過定期定額、停損停利的紀律投資,創造台股基金年報酬10~15%的好成績,而這些獲利就成為她開心出國拓展視野的旅費之一。 于蕙玲建議,35歲前最好每月拿一部分薪水投資自己、上課結交人脈,累積職場上的貴人,而在爭取升官加薪的同時,也要積極存錢理財,才能抓住投資時機,讓財富翻一倍。 從畢業到工作都住家裡的羅尤美,把省下的錢通通存起來,從月領1.7萬元開始,就強迫自己每月存一半。只不過運氣不好的是,她剛開始踏進投資市場,就接連遇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網通泡沫,讓她投資的單一亞洲國家基金慘遭套牢,也深刻體會到單一國家基金、單一產業基金暴漲暴跌的波動性,不適合追求財富穩健成長的自己。 所以,後來她的投資策略很重視資產配置、股債平衡,並以區域型、全球型基金為主,分散風險,而且通常她的戶頭只留3個月日常所需資金及一部分定存,其餘都拿來投資基金,等到35歲時已經累積大部位的投資金額,每年穩定的投資績效,等於幫她年年加薪。 羅尤美建議年輕美人,在35歲前薪資有限時,一定要學會節流,每月擠出3~5千元儲蓄,並且運用簡單的方式投資理財,同時也要把自己變成職場搶手的人才,35歲以後才能享受財富自動成長的安全感。本文摘錄自《女人變有錢》32期 延伸閱讀: >>黃金存錢期1萬變千萬,做好3個準備35歲以後更有錢 >>​把握人生黃金存錢期,從月存3千到千萬身價 >>3位基金界女強人,35歲前存錢投資有一套 >>​35歲前有錢好簡單,積極理財7個存錢法  

3位基金界女強人,35歲前存錢投資有一套

2015/08/28
基金,存錢

曾有電視節目做過一個討論:「女人三十五歲就過期?」引起廣大爭論。不可否認,女人過了三十五歲後,體力、生育力,甚至容貌都會開始走下坡;但是,懂得聰明理財的女人最與眾不同的是,三十五歲以後,她們在時間複利的加持下,財富卻是輕鬆的直線往上,讓她們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隨著年齡增加而更為美麗耀眼。

而變有錢的最大關鍵,就在於懂得把握二十五至三十五歲黃金存錢期。《女人變有錢》邀請基金界三位女強人,分享她們在三十五歲以前運用哪些方法存錢,讓自己越活越精彩!


25歲留學回國,楊智雅選擇離家近、走路就到的友邦投顧上班,當時公司只有3個人,除了總經理、業務之外,她包辦了總機、行政、會計、客服、倒茶等所有雜事,工作多到週六、日還必須加班,月領僅2萬5千元。但她從不喊累,什麼都做、什麼都學,像海綿一樣的大量吸收。36歲後,楊智雅由後勤轉到前線擔任行銷、發言等工作,40歲被拔擢為友邦投顧董事長,成為當時基金界最年輕的女性董事長,薪水三級跳。

「有實力,錢(薪水)會自動送上門,就算老闆不給,別人也會給。」楊智雅回想,25~35歲是她在職場上的黃金打底期,這10年工作的付出與薪資報酬不一定相等,也未必合理,但也因此提升工作技能,反而累積了加薪的實力。

而她從月領2.5萬元時就開始理財,除了給父母孝養金、買保險,強迫自己每月至少存1萬元,只是當她存到40萬元時,卻選擇買車,只為了可以開車到東北角看海,享受行動自主的獨立性!

「那時我最不好的習慣就是買了車,建議年輕人非必要的話,絕對不要買車。」楊智雅說,車子不但不會保值,價格還會逐年遞減;但若以買車款40萬元單筆投資基金計算,年報酬率平均10.8%,投資10年後就會變100萬元。

還好,後來楊智雅有買房,每月房貸就變成強迫儲蓄。結婚生了兩個女兒後,她又幫女兒買保險、做基金投資,同時也幫自己做退休規畫,幫女兒和自己累積了可觀的財富。



拿出前年在非洲肯亞拍攝的獵豹照片,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于蕙玲心有餘悸的說:「這隻獵豹突然跳到我們前面一台車的引擎蓋上,把大家嚇死了!」旅行,是她每年慰勞自己最好的禮物。

一趟非洲肯亞之旅,團費至少13萬元起跳,如果沒有豐厚的薪水,穩定成長的財富,一般人還真享受不起這麼高價位的旅行。

事實上,于蕙玲也是從小資女開始理財,領到第一份薪水就買保險,扣掉保費後多餘的錢就跟會,累積一筆存款後,拿出10幾萬元參加華碩股票掛牌上市新股抽籤,結果很幸運的一抽就中,經過1年的配股,加上股價上漲,于蕙玲賣掉華碩時抱回100萬元,然後就用這第一桶金,加上父母資助,30歲在台北市買下人生第一間屋。

用保險、房地產做好長期資金規畫,隨著加薪,可運用資金變多,于蕙玲也慢慢增加基金部位,透過定期定額、停損停利的紀律投資,創造台股基金年報酬10~15%的好成績,而這些獲利就成為她開心出國拓展視野的旅費之一。

于蕙玲建議,35歲前最好每月拿一部分薪水投資自己、上課結交人脈,累積職場上的貴人,而在爭取升官加薪的同時,也要積極存錢理財,才能抓住投資時機,讓財富翻一倍。


從畢業到工作都住家裡的羅尤美,把省下的錢通通存起來,從月領1.7萬元開始,就強迫自己每月存一半。只不過運氣不好的是,她剛開始踏進投資市場,就接連遇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網通泡沫,讓她投資的單一亞洲國家基金慘遭套牢,也深刻體會到單一國家基金、單一產業基金暴漲暴跌的波動性,不適合追求財富穩健成長的自己。

所以,後來她的投資策略很重視資產配置、股債平衡,並以區域型、全球型基金為主,分散風險,而且通常她的戶頭只留3個月日常所需資金及一部分定存,其餘都拿來投資基金,等到35歲時已經累積大部位的投資金額,每年穩定的投資績效,等於幫她年年加薪。

羅尤美建議年輕美人,在35歲前薪資有限時,一定要學會節流,每月擠出3~5千元儲蓄,並且運用簡單的方式投資理財,同時也要把自己變成職場搶手的人才,35歲以後才能享受財富自動成長的安全感。
本文摘錄自《女人變有錢》32期

延伸閱讀:
>>黃金存錢期1萬變千萬,做好3個準備35歲以後更有錢
>>​把握人生黃金存錢期,從月存3千到千萬身價
>>3位基金界女強人,35歲前存錢投資有一套

>>​35歲前有錢好簡單,積極理財7個存錢法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