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減資在今年意外成為了市場的熱門話題 包括長榮、國巨、友達等重量級公司不約而同地在 3 月公告減資,到底什麼是減資?減資的意義何在? 為什麼減資在今年特別引發關注? 根據統計,今(2022)年 3 月以來就有 18 家上市櫃公司宣布減資,減資金額合計近 600 億元,已經比過去 3 年合計的減資金額還要高了。身為資本市場主管機關的金管會也在 4 月罕見地提出「兩道防線」,用意是要防堵企業出現不合理減資。 這 2 道防線分別是: 要求減資超過 5 成的上市櫃公司,會計師須提附註說明合理性和必要性。 發函給投資人保護中心(簡稱投保中心),讓該單位在股東會上表達關切之意。 說穿了,這部分似乎是針對國內貨櫃航運龍頭公司長榮(2603)而來,因為過去 3 年減資超過 5 成的公司,只有 2019 年的閎暉(3311)、中華(2204)、禾昌(6158)這 3 家公司,2020 與 2021 年根本沒有減資超過 5 成的公司,今年至今僅有長榮宣布減資超過 5 成。 長榮今年 3 月 15 日宣布減資 60%,結果之後股價出現明顯修正,引發市場側目,甚至有立委關注,擔憂可能影響小股東權益。長榮方面則表示,公司財務體質強健,資金充沛,董事會通過現金減資案一切是依法辦理,調整資本結構後可以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加上負債比率降低,仍有相當充裕的資金來進行後續的投資與發展,「如果用 1 塊錢可以做到 5 塊錢的生意,就不用花 2 塊錢去做」,所以選擇進行現金減資把錢退還給股東。投資人可能覺得霧裡看花,搞不清楚為什麼市場現在這麼關心減資,長榮、國巨(2327)、友達(2409)這些大咖宣布減資,到底會對股東的權益造成什麼影響? 推薦閱讀:買股票遇到「減資」還能抱緊嗎?5分鐘告訴你減資對持股有什麼影響!   減資只是帳面上的意義,對股東沒有實質影響 減資顧名思義,就是「減少公司資本」,投資人如果持有宣布減資公司的股票也不必擔心,因為減少資本只是帳面上的意義,對於實質並無影響。怎麼說呢?來看看企業減資有哪幾種方式: 方式 1:現金減資 公司決定減少多少比例的股本後,再依比例將原本股款退還給股東。這種狀況通常是因為公司扣除掉營運、投資、融資等現金需求後,手上現金仍然滿滿,又沒有值得進一步撒錢投資的計劃,乾脆藉由現金減資適當降低股本,來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每股盈餘等財務指標。 企業執行現金減資後,退還的錢回到股東手上,加上減資後的股票市值,會等於減資前的持股市值,所以對股東來說沒有差別。只是有些人比較細心,會擔心小股東持有的整張股票,會因此變成不滿一張的零股,產生流動性問題,這點也是見人見智,因為近年來零股交易已具有相當規模,許多中大型股票的零股交易頗為熱絡,價格也未必比整股差。 方式 2:彌補虧損 公司將一部分的股票註銷,用來打掉虧損,你的股數會減少而且沒有拿到任何現金。不過由於整體股本降低了,每股淨值會因此回升,有人稱這是調整財務結構,其實說穿了,就是美化帳面數字而已,實質上沒有差別。舉例來說,原本 10 個股東一人出 1 萬元,湊出 10 萬元的公司資本,每人持有 1 張股票(面額 10 元、1,000 股),因為虧損 5 萬元,決定減資打掉 5 萬元虧損後,每位股東的持股從 1 張變成半張(500 股)。 有趣的來了,因為公司虧損 5 萬元是既定事實,原來每位股東已經承受虧損,因此持有股票每股淨值只剩 5 元(5,000 元÷1000 股=5),雖然減資換發股票後,原來的 1 張股票變成 500 股,但是每股淨值神奇地回到了 10 元(5,000÷500=10),這樣看起來好像回到沒有虧損的原始狀態,但是實質上一點差別也沒有,因為虧損早就發生了,減資打掉虧損只是形式上的動作,公司在減資前後並沒有任何實質財富增減。 這樣做的意義,只是讓將來有意願「增資」的投資人,形式上方便進場,因為,原來股東的虧損已經「形式上」追認了。除了上述 2 種,還有一類是所謂庫藏股註銷股本,也就是公司花錢買回自家的股票,再予以註銷讓股本瘦身。由於買回價格與原來每股淨值通常不會相同,對於公司可能就有「實際」影響,這點和現金減資、彌補虧損減資的狀況不同,不過這次主要是談市場熱議的現金減資,在此就不贅述。 推薦閱讀: 航運股、金融股跌成這樣...該加碼攤平成本嗎?做好配置 3 點配置,減少股市下跌損傷!   能發還現金又保持盈餘,現金減資對股東最有利 接下來投資人最關心的必然是,減資對持有這家公司股票的投資人有什麼影響?簡單來說,減資這類的財務操作,本身是「中立」的,不算偏多也不算偏空,對於持股後市理論上不會有任何影響。這時候一定有人會說,現金減資後,每股盈餘、股東權益報酬率等財務指標通常都會提升,這樣不是對於股價有利嗎?這樣似是而非的說法已經在市場上流傳很多年了,其實,所有財務操作都是中性的,即使減資後企業的財務指標變好了,也不代表公司的基本面跟著變好了。 舉例來說,某家公司減資 2 成後,每股盈餘從原來的 1 元提升為 1.25 元,數字看似變好了,其實整體獲利並沒有改變,因為 1 股賺到 1 元,和 0.8 股(減資 2 成,持股變成原來的 8 成)賺到 1.25 元其實是相同的,公司整體獲利和基本面並沒有因為減資而改變。進一步分析,公司發還現金給股東時,造成公司的股東權益減少,也就是公司的價值下降了,理論上會影響公司獲利能力,而這影響的部分,就等於股東拿回的現金原先所能產生的報酬。 不過,公司現金減資通常代表公司資金過剩,所以想要把效率低的錢退還股東,因此,如果公司把多餘的錢退給股東,同時又能保持整體獲利不退,甚至是成長,這對全體股東才是有利的。此外,部分足以操控公司經營權的大股東,是為了「節稅」的考量才決定減資(股利必須課稅,但現金減資退還的錢不必),這部分就是私人利益考量了。 最後提醒大家,減資消息對於短期股價或許會有影響,但不論是實質面或是中長線,對於公司營運應該屬中立。除非是公司不斷增資又減資、減資又增資,同時獲利以及股價(還原權值)並未呈現中長線穩健上揚(整體股市中長線隨著經濟上揚,無法中長線穩健上揚的公司代表輸給大盤),當然就不會是好的長線投資標的。   錢雜誌APP上線啦!快下載你的隨身理財寶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AtYg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2年5月號《Money錢》  (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

18 家公司宣布「瘦身」!企業減資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

2022/05/30
企業減資 , 長榮 , 友達

減資在今年意外成為了市場的熱門話題

包括長榮、國巨、友達等重量級公司不約而同地在 3 月公告減資,到底什麼是減資?減資的意義何在?

為什麼減資在今年特別引發關注?

根據統計,今(2022)年 3 月以來就有 18 家上市櫃公司宣布減資,減資金額合計近 600 億元,已經比過去 3 年合計的減資金額還要高了。身為資本市場主管機關的金管會也在 4 月罕見地提出「兩道防線」,用意是要防堵企業出現不合理減資。

這 2 道防線分別是:

  1. 要求減資超過 5 成的上市櫃公司,會計師須提附註說明合理性和必要性。
  2. 發函給投資人保護中心(簡稱投保中心),讓該單位在股東會上表達關切之意。

說穿了,這部分似乎是針對國內貨櫃航運龍頭公司長榮(2603)而來,因為過去 3 年減資超過 5 成的公司,只有 2019 年的閎暉(3311)、中華(2204)、禾昌(6158)這 3 家公司,2020 與 2021 年根本沒有減資超過 5 成的公司,今年至今僅有長榮宣布減資超過 5 成。

長榮今年 3 月 15 日宣布減資 60%,結果之後股價出現明顯修正,引發市場側目,甚至有立委關注,擔憂可能影響小股東權益。長榮方面則表示,公司財務體質強健,資金充沛,董事會通過現金減資案一切是依法辦理,調整資本結構後可以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加上負債比率降低,仍有相當充裕的資金來進行後續的投資與發展,「如果用 1 塊錢可以做到 5 塊錢的生意,就不用花 2 塊錢去做」,所以選擇進行現金減資把錢退還給股東。投資人可能覺得霧裡看花,搞不清楚為什麼市場現在這麼關心減資,長榮、國巨(2327)、友達(2409)這些大咖宣布減資,到底會對股東的權益造成什麼影響?

 

減資只是帳面上的意義,對股東沒有實質影響

減資顧名思義,就是「減少公司資本」,投資人如果持有宣布減資公司的股票也不必擔心,因為減少資本只是帳面上的意義,對於實質並無影響。怎麼說呢?來看看企業減資有哪幾種方式:

方式 1:現金減資

公司決定減少多少比例的股本後,再依比例將原本股款退還給股東。這種狀況通常是因為公司扣除掉營運、投資、融資等現金需求後,手上現金仍然滿滿,又沒有值得進一步撒錢投資的計劃,乾脆藉由現金減資適當降低股本,來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每股盈餘等財務指標。

企業執行現金減資後,退還的錢回到股東手上,加上減資後的股票市值,會等於減資前的持股市值,所以對股東來說沒有差別。只是有些人比較細心,會擔心小股東持有的整張股票,會因此變成不滿一張的零股,產生流動性問題,這點也是見人見智,因為近年來零股交易已具有相當規模,許多中大型股票的零股交易頗為熱絡,價格也未必比整股差。

方式 2:彌補虧損

公司將一部分的股票註銷,用來打掉虧損,你的股數會減少而且沒有拿到任何現金。不過由於整體股本降低了,每股淨值會因此回升,有人稱這是調整財務結構,其實說穿了,就是美化帳面數字而已,實質上沒有差別。舉例來說,原本 10 個股東一人出 1 萬元,湊出 10 萬元的公司資本,每人持有 1 張股票(面額 10 元、1,000 股),因為虧損 5 萬元,決定減資打掉 5 萬元虧損後,每位股東的持股從 1 張變成半張(500 股)。

有趣的來了,因為公司虧損 5 萬元是既定事實,原來每位股東已經承受虧損,因此持有股票每股淨值只剩 5 元(5,000 元÷1000 股=5),雖然減資換發股票後,原來的 1 張股票變成 500 股,但是每股淨值神奇地回到了 10 元(5,000÷500=10),這樣看起來好像回到沒有虧損的原始狀態,但是實質上一點差別也沒有,因為虧損早就發生了,減資打掉虧損只是形式上的動作,公司在減資前後並沒有任何實質財富增減。

這樣做的意義,只是讓將來有意願「增資」的投資人,形式上方便進場,因為,原來股東的虧損已經「形式上」追認了。除了上述 2 種,還有一類是所謂庫藏股註銷股本,也就是公司花錢買回自家的股票,再予以註銷讓股本瘦身。由於買回價格與原來每股淨值通常不會相同,對於公司可能就有「實際」影響,這點和現金減資、彌補虧損減資的狀況不同,不過這次主要是談市場熱議的現金減資,在此就不贅述。

今年3月以來宣布減資的公司

 

能發還現金又保持盈餘,現金減資對股東最有利

接下來投資人最關心的必然是,減資對持有這家公司股票的投資人有什麼影響?簡單來說,減資這類的財務操作,本身是「中立」的,不算偏多也不算偏空,對於持股後市理論上不會有任何影響。這時候一定有人會說,現金減資後,每股盈餘、股東權益報酬率等財務指標通常都會提升,這樣不是對於股價有利嗎?這樣似是而非的說法已經在市場上流傳很多年了,其實,所有財務操作都是中性的,即使減資後企業的財務指標變好了,也不代表公司的基本面跟著變好了。

舉例來說,某家公司減資 2 成後,每股盈餘從原來的 1 元提升為 1.25 元,數字看似變好了,其實整體獲利並沒有改變,因為 1 股賺到 1 元,和 0.8 股(減資 2 成,持股變成原來的 8 成)賺到 1.25 元其實是相同的,公司整體獲利和基本面並沒有因為減資而改變。進一步分析,公司發還現金給股東時,造成公司的股東權益減少,也就是公司的價值下降了,理論上會影響公司獲利能力,而這影響的部分,就等於股東拿回的現金原先所能產生的報酬。

不過,公司現金減資通常代表公司資金過剩,所以想要把效率低的錢退還股東,因此,如果公司把多餘的錢退給股東,同時又能保持整體獲利不退,甚至是成長,這對全體股東才是有利的。此外,部分足以操控公司經營權的大股東,是為了「節稅」的考量才決定減資(股利必須課稅,但現金減資退還的錢不必),這部分就是私人利益考量了。

最後提醒大家,減資消息對於短期股價或許會有影響,但不論是實質面或是中長線,對於公司營運應該屬中立。除非是公司不斷增資又減資、減資又增資,同時獲利以及股價(還原權值)並未呈現中長線穩健上揚(整體股市中長線隨著經濟上揚,無法中長線穩健上揚的公司代表輸給大盤),當然就不會是好的長線投資標的。

 

錢雜誌APP上線啦!快下載你的隨身理財寶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AtYg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2年5月號《Money錢》

 (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

20241101-bn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簡單記帳APP

2022火速竄起記帳APP

3秒記一筆!迅速找出財務漏洞
介面清爽、無廣告、不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