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活不到天年?生理時鐘顛倒,睡姿錯誤阻礙呼吸?光吃不動,身材變形?不按四季節氣保養,錯過顧好五臟時機?生病只靠藥物,不從飲食改善?喜怒無常,多愁善感,憂思過度?其實,摒除遺傳、外在環境等條件,你掌握6成關鍵能活到天年!
中醫認為,萬物因陽而生,因無陽而死。人的生老病死,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都由陽氣為之化。
陽氣就如天上的太陽,能給予大自然溫暖和光明;失去陽氣,萬物就不能生存。如果人體沒有了陽氣,體內就缺乏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不能供給能量和熱量,生命就會停止。
所謂陽氣,一方面來自先天,與父母和你的先天體質有關。另一方面來自後天,是人呼吸的氣和脾胃消化的食物的氣結合而成。陽氣的作用就是溫養全身組織、保護臟腑功能。陽氣虛就會出現生理活動減弱、衰退,導致身體禦寒能力下降。
寒濕最損傷人體陽氣
寒濕會阻滯陽氣運行,使血流不暢通、肌肉疼痛、關節疼痛等。寒濕傷及脾陽,經常會表現為畏寒肢冷、腹脹、泄瀉等。
怎樣判斷寒濕是否侵入人體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大便。如果長期大便不成形,那麼就有可能是身體蘊含了太多濕氣;長期便祕則說明體內濕氣很重了。
祛除寒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身體溫暖起來。因為氣血是人體的生命之源,而氣血只有在溫暖的環境裡,才會在全身順暢地流通。
常吃辛辣、溫熱的食物能夠祛寒,比如蔥、薑、蒜、辣椒、羊肉、牛肉等。適當出汗也能夠祛寒。可以運動、吃溫熱食物而出汗,都能夠達到祛寒養陽的效果。經常泡個熱水澡,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好習慣,讓身體變得暖和,使人體陽氣升發、免疫力提高。
還有一個驅除寒氣、培補陽氣的好方法就是艾灸。做艾灸時,艾火的熱力能透過肌層,向下行氣,所以灸法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能。中醫認為,經常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就能使體內陽氣得到培補,驅除寒熱。
氣血充沛可得百年壽
氣血是人的後天之本,人體的五臟六腑、骨骼經絡,乃至毛髮皮膚都必須依靠氣血的滋養,沒有氣血就沒有生命。
氣血的重要性在《黃帝內經》中早有體現:「人生10歲,五藏始定,血氣已通,真氣在下,故好走;20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氣血失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氣血充盈,百病不生」。「氣血」就像汽車裡的汽油,如果汽油加滿,汽車就能正常使用;如果汽油不夠,汽車就不能正常行駛。
氣血暢通、充足與否,成為一個人能否百病不生、健康長壽的關鍵。如果長期工作勞累、生活不規律,必然導致氣血不足,能供給五臟六腑的動力和能量也會不夠,臟腑為了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必須超負荷運轉,時間一長就會出現損傷,經絡不通、臟腑功能減弱,生病也就不可避免了。
常言道:「氣血足,百病除。」只有氣血充足,才有利於全身經絡的通暢,有了充足的氣血和暢通的經絡,人體的臟腑才能有更好的濡養,使其功能強健。
既然氣血對於人體健康的作用如此重要,我們在生活中就要學會讓氣血暢通的方法:
睡前泡腳:腳是人體精氣的根源。精氣是人身之本,不僅能生精化血,還能補氣養神。泡腳時,水量要超過小腿,最好選擇較深的木桶。水溫保持在40℃為宜。泡腳過程中,要不斷加入熱水,防止水溫下降。
@全文未完,閱讀完整內容請加入官網會員
甩手運動:甩手功具有強壯筋脈的功效。甩手時身體要站直,兩腳稍微分開,與肩同寬。雙腳腳趾向下用力,牢牢抓住地面。同時肛門上提,兩臂伸直同方向向後擺動,這個過程要用些力氣,然後讓其根據慣性自然擺動。眼睛平視前方,摒棄心中雜念,每次練半小時左右。
用小方法延緩衰老
人的衰老是自然的生理現象,然而決定生老病死的因素很多,如遺傳、環境、活動、營養、心態等,而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靠吃藥物就能長壽。延緩衰老,老祖宗傳下來一些行之有效的小方法,在生活中注意這些細節,堅持做一下,就能夠減緩衰老的進程。
臉要常擦:古人認為時常洗臉,能夠祛除外感之邪氣,使體內陽氣上升,血氣不衰,人雖老而面部紅潤,減少皺紋。
目要常運:古稱運睛,能去內障外翳,糾正近視、遠視、老年花眼等。
口要常漱:古人稱唾液為胎食,又稱金漿玉液,是人體內不可缺少之寶。唾液是消化液的一部分,有抗癌作用,要隨時咽下。
齒要常叩:民間諺語云:「清晨叩齒三十多,到老牙齒不會脫。」經常做叩齒(空口咬牙)活動,可以使自己的牙齒變得結實,不鬆動。
耳要常掩:古人稱鳴天鼓、掩耳彈枕等。耳朵常掩能增強聽覺神經功能,防治耳聾、耳鳴。
腹要常揉:古人稱為揉臍腹,增加腸胃運動,可消積、順氣。
胸要常擴:經常擴胸能保護心肺,使氣機通暢。
腰要常動:經常活動腰部,可強腰固腎,培補腎氣。
肢節常搖:古人云:「常搖肢節百骸,關節日趨靈活。」經常活動四肢,可使關節變得靈活。
腿膝常壓:俗語說「人老先老腿」,經常壓腿、按揉膝蓋,常點足三里,是中醫防老延壽的妙法。
足心常揉:湧泉為人之海底。經常揉湧泉穴,可以固腎暖腰,使陽氣上升、濁氣下降,提神健腦。(本文摘錄自《活不到100歲,那是你的錯:健康活到天年,6成靠自己!》)
要長壽更要健康,健康活到天年6成靠自己!
2016/02/19
長壽,健康,楊力
為什麼你活不到天年?生理時鐘顛倒,睡姿錯誤阻礙呼吸?光吃不動,身材變形?不按四季節氣保養,錯過顧好五臟時機?生病只靠藥物,不從飲食改善?喜怒無常,多愁善感,憂思過度?其實,摒除遺傳、外在環境等條件,你掌握6成關鍵能活到天年!
中醫認為,萬物因陽而生,因無陽而死。人的生老病死,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都由陽氣為之化。
陽氣就如天上的太陽,能給予大自然溫暖和光明;失去陽氣,萬物就不能生存。如果人體沒有了陽氣,體內就缺乏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不能供給能量和熱量,生命就會停止。
所謂陽氣,一方面來自先天,與父母和你的先天體質有關。另一方面來自後天,是人呼吸的氣和脾胃消化的食物的氣結合而成。陽氣的作用就是溫養全身組織、保護臟腑功能。陽氣虛就會出現生理活動減弱、衰退,導致身體禦寒能力下降。
.gif)
寒濕最損傷人體陽氣
寒濕會阻滯陽氣運行,使血流不暢通、肌肉疼痛、關節疼痛等。寒濕傷及脾陽,經常會表現為畏寒肢冷、腹脹、泄瀉等。
怎樣判斷寒濕是否侵入人體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大便。如果長期大便不成形,那麼就有可能是身體蘊含了太多濕氣;長期便祕則說明體內濕氣很重了。
祛除寒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身體溫暖起來。因為氣血是人體的生命之源,而氣血只有在溫暖的環境裡,才會在全身順暢地流通。
常吃辛辣、溫熱的食物能夠祛寒,比如蔥、薑、蒜、辣椒、羊肉、牛肉等。適當出汗也能夠祛寒。可以運動、吃溫熱食物而出汗,都能夠達到祛寒養陽的效果。經常泡個熱水澡,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好習慣,讓身體變得暖和,使人體陽氣升發、免疫力提高。
還有一個驅除寒氣、培補陽氣的好方法就是艾灸。做艾灸時,艾火的熱力能透過肌層,向下行氣,所以灸法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能。中醫認為,經常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就能使體內陽氣得到培補,驅除寒熱。
氣血充沛可得百年壽
氣血是人的後天之本,人體的五臟六腑、骨骼經絡,乃至毛髮皮膚都必須依靠氣血的滋養,沒有氣血就沒有生命。
氣血的重要性在《黃帝內經》中早有體現:「人生10歲,五藏始定,血氣已通,真氣在下,故好走;20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氣血失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氣血充盈,百病不生」。「氣血」就像汽車裡的汽油,如果汽油加滿,汽車就能正常使用;如果汽油不夠,汽車就不能正常行駛。
氣血暢通、充足與否,成為一個人能否百病不生、健康長壽的關鍵。如果長期工作勞累、生活不規律,必然導致氣血不足,能供給五臟六腑的動力和能量也會不夠,臟腑為了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必須超負荷運轉,時間一長就會出現損傷,經絡不通、臟腑功能減弱,生病也就不可避免了。
常言道:「氣血足,百病除。」只有氣血充足,才有利於全身經絡的通暢,有了充足的氣血和暢通的經絡,人體的臟腑才能有更好的濡養,使其功能強健。
既然氣血對於人體健康的作用如此重要,我們在生活中就要學會讓氣血暢通的方法:
睡前泡腳:腳是人體精氣的根源。精氣是人身之本,不僅能生精化血,還能補氣養神。泡腳時,水量要超過小腿,最好選擇較深的木桶。水溫保持在40℃為宜。泡腳過程中,要不斷加入熱水,防止水溫下降。
@全文未完,閱讀完整內容請加入官網會員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簡單記帳APP
2022火速竄起記帳APP
3秒記一筆!迅速找出財務漏洞 介面清爽、無廣告、不惱人
近期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用手機學理財
立 即 下 載
Money 錢
掃 描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