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股市知名分析師陳威良曾用30萬滾出500萬元,卻又一夕跌落神壇,但他沒有灰心喪志,而是不斷磨練出一套飆股獲利法,不只累積千萬資產,更成為散戶最信賴的陪跑員。   很多人對股市分析師的刻板印象通常都是很有距離感,或讓人感覺只是喊單高手,從來不會失利,但永誠國際投顧總監陳威良不一樣,他不諱言的述說自己並不是一開始就站在高位評論市場的人,而是曾經跌過、痛過,從散戶一步步走過來的人。   受大四選修課啟發 踏入股市成為校園股神 陳威良出身於一般的小康之家,不過從小對於金錢就特別地渴望,讀小學時曾到大賣場買整箱口香糖,分拆後到學校再加價賣給同學,賺取零用錢,他說,想當有錢人的前提,就是必須對財富保持飢渴。 真正讓他進入投資理財大門的契機,是大學四年級時選修的一堂「個人理財規劃課」。一次,教授在課堂上舉了一個案例:華碩的清潔婦在華碩股票未上市時就買進長抱,等到掛牌上市後,清潔婦的這筆資產也成長高達8位數。聽到這個案例後,陳威良內心激盪不已,這也讓他相信,在茫茫股海中人人都有機會翻身變成富豪。 從此,他每天沉浸在報章雜誌裡,持續閱讀、研究財報與產業趨勢,面對書上、新聞中的訊息,他不會照單全收,而是會用多元的觀點來檢視,讓自己多一層思考,並花時間練習寫投資心得。長期訓練下來,對他做投資決策有很大的助益。 當時他從國外報導嗅出了網通產業即將噴出,便把從小存下的紅包加上打工賺的錢共30萬元重押在強勢股網通族群,不到1年就賺進了500萬元,自此他成了同學口中的「校園股神」,彷彿人生已經提前抵達勝利終點。   500萬學費讓他浴火重生 用交易日記打磨基本功 正當他意氣風發、對投資勝券在握時,2000年的網路泡沫卻戳破了他的美夢。當時美國很多高科技股急速反轉下跌,累計跌幅超過2成,已經符合華爾街對於空頭市場的定義,可是當時他和絕大多數投資人一樣,沒想過要收手,還固執地認為「拉回找買點,逢低搶布局」。 「短短6個月的時間,我從賺500萬變成只剩2萬,最慘的時候,帳上幾乎全是負的。」但也正因為這次慘賠,讓他看清自己賺錢是因為對產業趨勢的敏感度以及敢於重押的膽識,而致命敗筆在於未做資金管理、未設停損。 因此浴火重生的他學會把風險放在投資之前,不再刻意追求翻倍的高報酬,而是立定無論股市多空循環都能有辦法應對,以年度來結算成績,能夠達到年年獲利的目標。 「與其自己有5億時才慘賠,我慶幸那時才500萬元就跌倒,輸得起,也爬得回來。」重整旗鼓的他沒有離開市場,碩士畢業後一頭栽進證券業,從最基層的營業員做起,那時候月薪僅22K,但他不以為苦,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練習解盤、寫交易紀錄。 「我告訴自己,每一筆進出都要有3個理由。買股票不是憑感覺,是靠紀律與反覆驗證。」有一年,他的下單次數破千筆,手續費比報酬還高,但他知道,這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練技術。他也從中磨出自己的核心哲學─順市場趨勢、反群眾心理。   目標導向+順勢而為 抓住飆股獲利千萬 隨著不斷交易磨練、經歷市場起伏,陳威良也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投資策略,他認為市場大約每隔10年,就會有一次完整的多空大循環,期間會再有數次中期行情,包括波段大漲和股災重挫。面對平時的波動,小漲小跌,可能對損益的影響就是小賺小賠,平常心看待即可,關鍵在於10年一遇的趨勢轉折,只要抓到一次就足以讓財富多添好幾個零。 「如果是盤整盤,我就僅以5成以下資金短線操作,而當突破的轉折訊號產生,趨勢盤機會一出現,就將投資部位拉高到7~8成。因為我多空雙向都操作,所以對我而言兩波漲跌,總共會有4次波段行情,搭配設定每季以30%為獲利目標,雖然並非每季都能順利達標,不過有了明確的目標,輔以數字追蹤管理,有助提升績效的穩定度。」 他靠著抓對趨勢加上勇於投資飆股,順利在30 歲以前賺到2,000 萬、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 陳威良強調,投資一定要設定具體的獲利目標,不要只是空想「我要賺很多錢」,就像體重管理,數字達標了,成就感會激勵自己更有動力繼續努力,即使未達標,也能具體知道差距,馬上做出修正追趕進度。 至於如何抓住飆股?他提出了關鍵4步驟: 1.判斷多空趨勢。 2.聚焦題材及主流產業。 3.財務報表或籌碼面選出有翻倍基因的飆股。 4.有紀律地進出場,並設立停損停利點。 藉由以上4步驟,有系統地挑出值得買進的波段飆股,達成每季獲利目標,再加上有紀律的操作,相信即使是股市小白也能輕鬆上手,成功累積財富,擺脫虧損宿命。 他也要提醒投資人,不戀棧、不重押沒有趨勢的個股,嚴守資金配置原則。「每個人都想在股市賺快錢,但若無風控、沒系統,就只是在『期待奇蹟』,那不叫 操作。」   扭轉分析師刻板印象 身教讓孩子認真生活 正因為自己曾大賺大賠、經歷過散戶的痛,所以陳威良選擇分析師這個職業,用理性分析與實戰經驗,協助散戶看懂趨勢、建立系統,而不是被市場牽著走。「我當然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分析師。但我希望能扭轉刻板印象,成為那個能讓人『看懂、做得到』的分析師。」 至於是否有想過何時退休,他回答,現在還沒有想要離開職場,一方面是雖然可能有些人討厭他,但還是有投資人需要他;另一方面是他不想讓自己的小孩覺得人生很容易,他希望透過身教,讓孩子看到自己認真工作、認真生活的樣子,「我想讓我的孩子看到,他們的爸爸是靠努力打拚,不是靠運氣暴富。」 跌過、賠過再前行的陳威良,現在不只懂得如何選飆股,更懂得如何在混亂的市場裡保住節奏。他不自詡股神,也不販賣夢想,而是誠懇地陪著小資族,一起在這條投資路上走得更穩。     上網訂購陳威良新書,閱讀更多內容。 https://cmy.tw/00BCWx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6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30歲前賺到2千萬!陳威良靠4步驟挑出暴衝飆股逆轉人生

2025/07/16
飆股 , 資金管理 , 小資族 , 投資心法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股市知名分析師陳威良曾用30萬滾出500萬元,卻又一夕跌落神壇,但他沒有灰心喪志,而是不斷磨練出一套飆股獲利法,不只累積千萬資產,更成為散戶最信賴的陪跑員。

 

很多人對股市分析師的刻板印象通常都是很有距離感,或讓人感覺只是喊單高手,從來不會失利,但永誠國際投顧總監陳威良不一樣,他不諱言的述說自己並不是一開始就站在高位評論市場的人,而是曾經跌過、痛過,從散戶一步步走過來的人。

 

受大四選修課啟發 踏入股市成為校園股神

陳威良出身於一般的小康之家,不過從小對於金錢就特別地渴望,讀小學時曾到大賣場買整箱口香糖,分拆後到學校再加價賣給同學,賺取零用錢,他說,想當有錢人的前提,就是必須對財富保持飢渴。

真正讓他進入投資理財大門的契機,是大學四年級時選修的一堂「個人理財規劃課」。一次,教授在課堂上舉了一個案例:華碩的清潔婦在華碩股票未上市時就買進長抱,等到掛牌上市後,清潔婦的這筆資產也成長高達8位數。聽到這個案例後,陳威良內心激盪不已,這也讓他相信,在茫茫股海中人人都有機會翻身變成富豪。

從此,他每天沉浸在報章雜誌裡,持續閱讀、研究財報與產業趨勢,面對書上、新聞中的訊息,他不會照單全收,而是會用多元的觀點來檢視,讓自己多一層思考,並花時間練習寫投資心得。長期訓練下來,對他做投資決策有很大的助益。

當時他從國外報導嗅出了網通產業即將噴出,便把從小存下的紅包加上打工賺的錢共30萬元重押在強勢股網通族群,不到1年就賺進了500萬元,自此他成了同學口中的「校園股神」,彷彿人生已經提前抵達勝利終點。

 

500萬學費讓他浴火重生 用交易日記打磨基本功

正當他意氣風發、對投資勝券在握時,2000年的網路泡沫卻戳破了他的美夢。當時美國很多高科技股急速反轉下跌,累計跌幅超過2成,已經符合華爾街對於空頭市場的定義,可是當時他和絕大多數投資人一樣,沒想過要收手,還固執地認為「拉回找買點,逢低搶布局」。

「短短6個月的時間,我從賺500萬變成只剩2萬,最慘的時候,帳上幾乎全是負的。」但也正因為這次慘賠,讓他看清自己賺錢是因為對產業趨勢的敏感度以及敢於重押的膽識,而致命敗筆在於未做資金管理、未設停損。

因此浴火重生的他學會把風險放在投資之前,不再刻意追求翻倍的高報酬,而是立定無論股市多空循環都能有辦法應對,以年度來結算成績,能夠達到年年獲利的目標。

「與其自己有5億時才慘賠,我慶幸那時才500萬元就跌倒,輸得起,也爬得回來。」重整旗鼓的他沒有離開市場,碩士畢業後一頭栽進證券業,從最基層的營業員做起,那時候月薪僅22K,但他不以為苦,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練習解盤、寫交易紀錄。

「我告訴自己,每一筆進出都要有3個理由。買股票不是憑感覺,是靠紀律與反覆驗證。」有一年,他的下單次數破千筆,手續費比報酬還高,但他知道,這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練技術。他也從中磨出自己的核心哲學─順市場趨勢、反群眾心理。

 

目標導向+順勢而為 抓住飆股獲利千萬

隨著不斷交易磨練、經歷市場起伏,陳威良也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投資策略,他認為市場大約每隔10年,就會有一次完整的多空大循環,期間會再有數次中期行情,包括波段大漲和股災重挫。面對平時的波動,小漲小跌,可能對損益的影響就是小賺小賠,平常心看待即可,關鍵在於10年一遇的趨勢轉折,只要抓到一次就足以讓財富多添好幾個零。

「如果是盤整盤,我就僅以5成以下資金短線操作,而當突破的轉折訊號產生,趨勢盤機會一出現,就將投資部位拉高到7~8成。因為我多空雙向都操作,所以對我而言兩波漲跌,總共會有4次波段行情,搭配設定每季以30%為獲利目標,雖然並非每季都能順利達標,不過有了明確的目標,輔以數字追蹤管理,有助提升績效的穩定度。」

他靠著抓對趨勢加上勇於投資飆股,順利在30 歲以前賺到2,000 萬、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

陳威良強調,投資一定要設定具體的獲利目標,不要只是空想「我要賺很多錢」,就像體重管理,數字達標了,成就感會激勵自己更有動力繼續努力,即使未達標,也能具體知道差距,馬上做出修正追趕進度。

至於如何抓住飆股?他提出了關鍵4步驟:

1.判斷多空趨勢。

2.聚焦題材及主流產業。

3.財務報表或籌碼面選出有翻倍基因的飆股。

4.有紀律地進出場,並設立停損停利點。

藉由以上4步驟,有系統地挑出值得買進的波段飆股,達成每季獲利目標,再加上有紀律的操作,相信即使是股市小白也能輕鬆上手,成功累積財富,擺脫虧損宿命。

他也要提醒投資人,不戀棧、不重押沒有趨勢的個股,嚴守資金配置原則。「每個人都想在股市賺快錢,但若無風控、沒系統,就只是在『期待奇蹟』,那不叫

操作。」

 

扭轉分析師刻板印象 身教讓孩子認真生活

正因為自己曾大賺大賠、經歷過散戶的痛,所以陳威良選擇分析師這個職業,用理性分析與實戰經驗,協助散戶看懂趨勢、建立系統,而不是被市場牽著走。「我當然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分析師。但我希望能扭轉刻板印象,成為那個能讓人『看懂、做得到』的分析師。」

至於是否有想過何時退休,他回答,現在還沒有想要離開職場,一方面是雖然可能有些人討厭他,但還是有投資人需要他;另一方面是他不想讓自己的小孩覺得人生很容易,他希望透過身教,讓孩子看到自己認真工作、認真生活的樣子,「我想讓我的孩子看到,他們的爸爸是靠努力打拚,不是靠運氣暴富。」

跌過、賠過再前行的陳威良,現在不只懂得如何選飆股,更懂得如何在混亂的市場裡保住節奏。他不自詡股神,也不販賣夢想,而是誠懇地陪著小資族,一起在這條投資路上走得更穩。

 

20250616-076.png

 

上網訂購陳威良新書,閱讀更多內容。

https://cmy.tw/00BCWx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6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20250219-banner-01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