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當所有人還在驚嘆AI「訓練」有多燒錢時,一場更關鍵的戰爭,已經在另一個戰場打響。這個戰場,叫做「推論」(Inference)。   看懂它,你才能明白最近巨頭們的所有舉動,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為何要與死敵英特爾(Intel,美股代號INTC)結盟,以及超微半導體(Advanced Micro Device,美股代號AMD)為何要用10%的公司股份,去換一張入場券。這是一場關乎晶片巨頭生死的權力遊戲。 要理解這場遊戲,我們必須先明白「推論」到底是什麼,以及它為何如此重要。   AI推論時代來臨 CPU+GPU協同效率加倍 過去,AI的核心是「訓練」(Training)。這是一個一次性的、投入巨大的研發專案,就像打造一個博學的專家。OpenAI將海量資料餵給模型,讓它學習知識。 在這個階段,GPU(圖形處理器)是絕對的主角,負責進行大規模的平行運算。但現在,模型已經訓練完成並正式上線。場景完全改變了。它不再是一次性的專案,而是需要7×24小時不間斷地為全球海量用戶提供即時服務。這就是「推論」—將已經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 我們來想像一個實際場景,當你向ChatGPT提問:「這個新來的FOMO研究院是誰?」 在這個全新的應用場景,CPU(中央處理器)和GPU的角色與互動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推論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場由CPU作為「任務指揮官」,與GPU這個「知識庫」之間極其快速的「乒乓球賽」。 1. CPU發球:CPU接收到你的問題,將其分解,然後向GPU發出第一個指令,「分析『FOMO研究院』,這是什麼類型的實體?」 2. GPU回球:GPU從其龐大的知識庫中檢索,回傳了「新晉財經博主」。 3. CPU再次擊球:CPU立刻接過這個資訊,並結合上下文,發出第2個指令,「很好,他在哪些平台活躍?」 4. GPU再次回球:「Facebook,Threads和Substack」。 5. CPU發出決勝球:CPU繼續追問:「他的內容品質如何?給個總結。」 6. GPU最終回球:「人氣竄升中,以提供獨到見解聞名。」 這個「CPU提問→GPU回答→CPU再提問」的循環,會以極高的頻率快速進行。如果CPU這位「指揮官」與GPU這位「資料庫」之間的溝通有延遲,用戶就會感到卡頓。 在「推論時代」,CPU+GPU的協同效率,比單純的GPU性能更重要。   AMD手握AI發展雙引擎 輝達祭出2王牌建護城河 正是在這個「推論時代」,AMD看到了挑戰輝達霸權的絕佳機會。因為AMD是市場上唯一一家同時擁有頂級CPU(Ryzen/EPYC)和頂級GPU(Instinct)的公司。 理論上,他們可以打造出「天生一對」的晶片組合,讓CPU和GPU之間的「乒乓球賽」打得更流暢、延遲更低。這正是AMD在推論市場上最大的潛在優勢。 面對AMD的潛在威脅,黃仁勳這位棋手,幾乎在同一時間,打出了兩張王牌,構建了一道讓對手難以逾越的護城河。 第1張牌:釜底抽薪 與Intel結盟 輝達向其「死敵」Intel投下50億美元,震驚了市場。這步棋的表面,是向華盛頓遞出的「投名狀」。但其真正的殺招,是直指AMD的優勢核心。 輝達的目的,是希望Intel這位CPU市場的絕對領導者,能為其量身打造一款內建了輝達私有高速接口(NVLink)的CPU。 這等於是輝達親自為自己的GPU挑選並改造了一個最強大的CPU搭檔,從而彌補了自己沒有CPU產品線的弱點。 既然我沒有CPU,那我就讓最強的CPU廠商,變成我的人(當然順便討好了川普)。 第2張牌:資本為王 鎖定生態 更致命的是,輝達開始利用其壟斷地位產生的巨額現金流,扮演起「AI的中央銀行」。它向OpenAI、xAI等頂級AI公司進行數十億美元的股權投資。這一步棋,堪稱一石三鳥。 1.鎖定訂單:將潛在需求,變成一紙穩固的長期合約。 2.分享未來:如果這些AI巨頭成功,輝達的股權投資將獲得比賣晶片高出百倍、千倍的回報。 3.鞏固生態:當你既是軍火商,又是客戶的大股東時,客戶也只能將大單子先給你了。 輝達用這兩張牌告訴市場:技術上的優勢可以被追趕,但由「資本」和「生態」構成的權力,卻難以撼動。   不對等戰爭下 統治者與挑戰者的生存搏弈 在這場輝達精心布置的棋局中,AMD發現自己陷入了困境。 ⑴缺錢:它沒有輝達那樣富可敵國的現金流,去玩「投資換訂單」的資本遊戲。 ⑵缺生態:它的CUDA生態系統(能充分利用GPU進行大規模計算的模型)遠不如輝達成熟,開發者遷移成本高。 面對一個試圖包攬一切的巨無霸,AMD被迫走上了一條極具創意的「絕地求生」之路。他們向OpenAI提出了一個方案:AMD以「股票期權」的形式,給予OpenAI公司約10%的股份,作為交換,OpenAI承諾採購AMD的晶片。 對AMD而言, 這是在不動用寶貴現金的情況下,撬開頂級客戶大門的唯一方法。用未來的股權,換取當下的市場份額和生態入場券。 對OpenAI而言, 何樂而不為?既能得到免費的「金錢」(未來可變現的股票),又能獲得性能優秀的晶片,還能實現供應鏈的多元化,擺脫對輝達的單一依賴。 這就是為什麼黃仁勳在評論這筆交易時,會說出那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很驚訝AMD會送出公司10%的股份……我想,這很聰明吧。」 這句話的意涵是:「我用現金去買未來,而你卻要用自己的身家去換入場券。這招確實聰明,但也暴露了你的無奈。」 這場圍繞「推論時代」的戰爭,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等的。輝達作為市場的統治者,它正在利用自己的絕對優勢(現金流、生態),試圖成為一切—硬體供應商、系統架構定義者、投資銀行和產業的「造王者」。它的目標,是確保無論誰贏得AI的未來,贏家都必須是它的客戶和投資對象。 AMD作為挑戰者,則用盡一切創造性的方法,試圖在這場處於劣勢的戰爭中,為自己爭取一席之地。 對AMD來說,好消息是,AI這塊蛋糕正在變得足夠大,大到即使是第2名,也能活得很好,也能實現高速增長。但壞消息是,輝達正在用它的權力告訴所有人:你可以長大,但必須在我的規則之下。 這場晶片的權力遊戲,才剛剛開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1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AI推論時代開戰!輝達聯手英特爾、AMD賭上10%股份的晶片權力遊戲

2025/11/05
AI晶片 , CPU , GPU , 輝達 , AMD , Intel , OpenAI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當所有人還在驚嘆AI「訓練」有多燒錢時,一場更關鍵的戰爭,已經在另一個戰場打響。這個戰場,叫做「推論」(Inference)。

 

看懂它,你才能明白最近巨頭們的所有舉動,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為何要與死敵英特爾(Intel,美股代號INTC)結盟,以及超微半導體(Advanced Micro Device,美股代號AMD)為何要用10%的公司股份,去換一張入場券。這是一場關乎晶片巨頭生死的權力遊戲。

要理解這場遊戲,我們必須先明白「推論」到底是什麼,以及它為何如此重要。

 

AI推論時代來臨 CPU+GPU協同效率加倍

過去,AI的核心是「訓練」(Training)。這是一個一次性的、投入巨大的研發專案,就像打造一個博學的專家。OpenAI將海量資料餵給模型,讓它學習知識。

在這個階段,GPU(圖形處理器)是絕對的主角,負責進行大規模的平行運算。但現在,模型已經訓練完成並正式上線。場景完全改變了。它不再是一次性的專案,而是需要7×24小時不間斷地為全球海量用戶提供即時服務。這就是「推論」—將已經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

我們來想像一個實際場景,當你向ChatGPT提問:「這個新來的FOMO研究院是誰?」

在這個全新的應用場景,CPU(中央處理器)和GPU的角色與互動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推論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場由CPU作為「任務指揮官」,與GPU這個「知識庫」之間極其快速的「乒乓球賽」。

1. CPU發球:CPU接收到你的問題,將其分解,然後向GPU發出第一個指令,「分析『FOMO研究院』,這是什麼類型的實體?」

2. GPU回球:GPU從其龐大的知識庫中檢索,回傳了「新晉財經博主」。

3. CPU再次擊球:CPU立刻接過這個資訊,並結合上下文,發出第2個指令,「很好,他在哪些平台活躍?」

4. GPU再次回球:「Facebook,Threads和Substack」。

5. CPU發出決勝球:CPU繼續追問:「他的內容品質如何?給個總結。」

6. GPU最終回球:「人氣竄升中,以提供獨到見解聞名。」

這個「CPU提問→GPU回答→CPU再提問」的循環,會以極高的頻率快速進行。如果CPU這位「指揮官」與GPU這位「資料庫」之間的溝通有延遲,用戶就會感到卡頓。

在「推論時代」,CPU+GPU的協同效率,比單純的GPU性能更重要。

20251106-034.png

 

AMD手握AI發展雙引擎 輝達祭出2王牌建護城河

正是在這個「推論時代」,AMD看到了挑戰輝達霸權的絕佳機會。因為AMD是市場上唯一一家同時擁有頂級CPU(Ryzen/EPYC)和頂級GPU(Instinct)的公司。

理論上,他們可以打造出「天生一對」的晶片組合,讓CPU和GPU之間的「乒乓球賽」打得更流暢、延遲更低。這正是AMD在推論市場上最大的潛在優勢。

面對AMD的潛在威脅,黃仁勳這位棋手,幾乎在同一時間,打出了兩張王牌,構建了一道讓對手難以逾越的護城河。

第1張牌:釜底抽薪 與Intel結盟

輝達向其「死敵」Intel投下50億美元,震驚了市場。這步棋的表面,是向華盛頓遞出的「投名狀」。但其真正的殺招,是直指AMD的優勢核心。

輝達的目的,是希望Intel這位CPU市場的絕對領導者,能為其量身打造一款內建了輝達私有高速接口(NVLink)的CPU。

這等於是輝達親自為自己的GPU挑選並改造了一個最強大的CPU搭檔,從而彌補了自己沒有CPU產品線的弱點。

既然我沒有CPU,那我就讓最強的CPU廠商,變成我的人(當然順便討好了川普)。

第2張牌:資本為王 鎖定生態

更致命的是,輝達開始利用其壟斷地位產生的巨額現金流,扮演起「AI的中央銀行」。它向OpenAI、xAI等頂級AI公司進行數十億美元的股權投資。這一步棋,堪稱一石三鳥。

1.鎖定訂單:將潛在需求,變成一紙穩固的長期合約。

2.分享未來:如果這些AI巨頭成功,輝達的股權投資將獲得比賣晶片高出百倍、千倍的回報。

3.鞏固生態:當你既是軍火商,又是客戶的大股東時,客戶也只能將大單子先給你了。

輝達用這兩張牌告訴市場:技術上的優勢可以被追趕,但由「資本」和「生態」構成的權力,卻難以撼動。

 

不對等戰爭下 統治者與挑戰者的生存搏弈

在這場輝達精心布置的棋局中,AMD發現自己陷入了困境。

⑴缺錢:它沒有輝達那樣富可敵國的現金流,去玩「投資換訂單」的資本遊戲。

⑵缺生態:它的CUDA生態系統(能充分利用GPU進行大規模計算的模型)遠不如輝達成熟,開發者遷移成本高。

面對一個試圖包攬一切的巨無霸,AMD被迫走上了一條極具創意的「絕地求生」之路。他們向OpenAI提出了一個方案:AMD以「股票期權」的形式,給予OpenAI公司約10%的股份,作為交換,OpenAI承諾採購AMD的晶片。

對AMD而言, 這是在不動用寶貴現金的情況下,撬開頂級客戶大門的唯一方法。用未來的股權,換取當下的市場份額和生態入場券。

對OpenAI而言, 何樂而不為?既能得到免費的「金錢」(未來可變現的股票),又能獲得性能優秀的晶片,還能實現供應鏈的多元化,擺脫對輝達的單一依賴。

這就是為什麼黃仁勳在評論這筆交易時,會說出那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很驚訝AMD會送出公司10%的股份……我想,這很聰明吧。」

這句話的意涵是:「我用現金去買未來,而你卻要用自己的身家去換入場券。這招確實聰明,但也暴露了你的無奈。」

這場圍繞「推論時代」的戰爭,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等的。輝達作為市場的統治者,它正在利用自己的絕對優勢(現金流、生態),試圖成為一切—硬體供應商、系統架構定義者、投資銀行和產業的「造王者」。它的目標,是確保無論誰贏得AI的未來,贏家都必須是它的客戶和投資對象。

AMD作為挑戰者,則用盡一切創造性的方法,試圖在這場處於劣勢的戰爭中,為自己爭取一席之地。

對AMD來說,好消息是,AI這塊蛋糕正在變得足夠大,大到即使是第2名,也能活得很好,也能實現高速增長。但壞消息是,輝達正在用它的權力告訴所有人:你可以長大,但必須在我的規則之下。

這場晶片的權力遊戲,才剛剛開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1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moneybnmoney640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