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儷玲
,
退休講堂
,
長照
台灣面對高齡化、少子化的雙重夾擊,要如何在快速老化的人口結構下,提供高齡社會的因應對策,政府需要有完整的政策規劃。尤其,當長照人力資源追不上老化的速度時,如何解決醫療照護人力短缺問題更是刻不容緩。目前政府的長照預算僅能提供社區照護,是亟需建構更完善的長期照護制度,若能借鏡日本照護機器人的發展經驗,應是不錯的新方向。
日本從2009年就將發展照護機器人納入國家計劃的範疇,照護機器人的服務非常多元,主要用於照護、醫療機構或復健中心,東京的新富老人之家就有20種的不同類型。例如,在移動協助部分,「Robear」能夠支援健康照護工作者,將被照護者從床上抬起來移動到輪椅上,或是幫助行走,減輕不少照護工作者的負擔。
而在失智守護的部分,溝通互動型機器人可有效改善被照護者的認知能力,由於市場的接受度高,此類型的機器人發展最為快速。此外,陪伴機器人也很受歡迎,「Pepper」可以陪老人唱歌並協助做體操,而加入人工智慧的聊天機器人,可以陪伴高齡者聊天,根據對話記錄提供有趣的話題,並可作為緩解失智症、躁鬱症或是精神疾病症狀的工具,例如「Palro」及「點頭kabo將」等。
雖然目前日本照護機器人多數價格仍偏高,但是對於減輕照護者的負擔有很大成效,尤其面對2025年日本將短缺38萬~50萬名照護人力缺口,仍是有非常高的市場潛力。
未來10年內台灣將會有72萬人的長照需求,照護機器人的市場發展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因此應該積極發展。過去政府在機器人產業政策的規劃上偏重於製造業與工業用機器人,目前對於照護機器人的開發與創新發展仍以學術研究單位居多,較無商品化產品,例如:台大、交大、工研院已投入開發,政大今年也特別設立「Pepper IOT」機器人服務創新實驗室,將以長照醫療與金融理財兩大主軸積極研發。
台灣應將照護機器人納入國家發展計劃中,並輔以鼓勵研發之政策誘因機制,希望政府能更進一步開放長照產業的轉型,引導民間專業優質企業投入,建構更多元、有效率、高品質的長照服務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