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Robotaxi邁向商用化,自駕反應快、事故率低,不僅改寫交通模式,更帶動自駕車與零組件商機,成為新一波投資亮點,台股有哪些投資機會呢?
特斯拉(Tesla)推出的無人計程車Robotaxi今(2025)年6月在美國德州開放試乘,這代表自動駕駛技術已轉趨成熟並正式邁向商用化,人類不需要再操控方向盤和煞車的日子已不遠。為了推廣Robotaxi,特斯拉預計推出Tesla Network平台,用戶將能在App上叫車或是將自己的汽車提供他人使用,讓汽車為車主們創造被動收入。
0.4秒內應對突發狀況 反應速度超越人類極限
汽車自動駕駛從L0到L5一共可分成6個等級,目前主流的自駕車大多仍處在L2以下等級,這個階段需要仰賴較多人為操作,自動駕駛只能作為輔助的角色;到了L3以後,自動駕駛會開始成為主角,只要是在路況相對單純的環境,自動駕駛基本上都能完成所有任務。
Robotaxi屬於L4等級,汽車系統除了能完成所有動態駕駛任務,也會在意外發生時自動執行風險最小的策略;像是路旁有孩童或是小動物衝出來時,L4等級的自動駕駛能在0.4秒內偵測、判斷周遭環境、進行閃避並做出傷害最小的決策,反應速度已超越人類極限。
至於Robotaxi之所以還沒有到達L5境界的主因在於它只能在特定路線行駛,例如從住家到捷運站、物流配送到戶或是其他短程駕駛,初期的作用是取代接駁車以及讓用戶更便利地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L5等級是完全沒有限制的全自動駕駛,汽車可以結合衛星導航與車況自動規劃最佳路線,並處理所有突發狀況,即便遇到霧霾或視線不佳的環境也能透過偵測周遭環境的方式達到安全駕駛。
帶動特斯拉汽車銷量 零組件規格同步升級
目前雖然有不少人仍對自動駕駛的安全性產生疑慮,但根據統計,Robotaxi的碰撞率比人類平均减少65%,且作為主要肇事方的碰撞率更會降低94%,並能讓乘客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機率減少74%。早在上個世紀汽車剛推出時,乘坐馬車的人也認為汽車既危險、速度不快也不夠實用;但在技術演進下,汽車已幾乎取代馬車地位,而現在的自動駕駛也正上演同樣的戲碼。
Robotaxi的商業模式包含B2C(企業對消費者)傳統車隊經營和C2C(消費者對消費者)共享汽車,由於發展初期既擁有特斯拉電動車、又願意共享汽車的用戶不夠多,無法達到規模經濟效益,因此會先以B2C模式為主。營運模式是由車隊向特斯拉採購自駕車,進行智能化改裝後再投入營運,這代表未來特斯拉汽車銷量還有很大的成長潛力。
除了汽車銷量提升會帶動相關供應鏈營運升溫,Robotaxi的汽車零組件規格升級也會帶來新的商機。為了提升自動駕駛系統對周遭環境的偵測能力與應變速度,Robotaxi光學鏡頭畫素將由800萬提升至1,200萬,行車電腦的運算效能也會跟著同步升級。附表中整理Robotaxi相關概念股,並從中挑出亞光(3019)和宸曜(6922)這兩家主要受惠的公司做進一步分析。
亞光 車用與機器人商機通吃
亞光(3019)成立於1980年,主要業務是製造光學鏡頭元件,應用於手機、相機鏡頭模組、車載鏡頭與機器人等領域,是台灣規模第3大的光學鏡頭廠。亞光在3D感測領域具備TOF與MEMS兩種影像處理技術,再搭配既有的非球面模造玻璃鏡片優勢,讓公司能在車用鏡頭市場掌握領先地位,並成為特斯拉汽車與機器人鏡頭的獨家供應商。
亞光除了在車載鏡頭具有技術優勢,公司在G+P(玻璃+塑膠)混合鏡片的領域也開始發光。目前手機鏡頭規格以長變焦鏡頭為主,未來在光圈1.4F的領域下將使規格轉向G+P,可減少鏡頭使用片數並降低厚度,有助於公司拓展手機與機器人市場。另外,亞光目前也和光學技術公司Myrias Optics共同開發應用於臉部辨識和AR的超透鏡(Meta Lens),這個產品能解決傳統透鏡色差問題,預計會在2026年量產並貢獻營收超過10億元。
技術面可看到近期亞光股價站穩月線與季線之上,短線上因面臨半年線套牢賣壓,後續有再向下回測的可能性,可待股價底部成形後再把握低接機會。
宸曜 AI邊緣運算推升毛利率
宸曜過往業務以工業電腦為主,公司近幾年加速拓展AI邊緣運算市場,目前營收已有近50%來自AI邊緣運算電腦、35%來自強固型工業電腦、以及約15%來自無人軍事化裝備與鐵路預警系統等應用。
宸曜的營運策略是專攻少量多樣化的利基型市場,藉以掌握訂價能力;近幾年受惠毛利率達50%之AI應用營收貢獻度提升,使毛利率達40%以上。
目前宸曜AI邊緣運算的產品中約40%與自動駕駛相關,除了Robotaxi業務,公司也有承接法國與英國軍用裝甲車的強固型電腦訂單。宸曜製造的強固型電腦不僅能在‒25°C至70°C的環境中保持正常運作,也能支援L4自動駕駛等級的車用鏡頭,使自動駕駛系統的可靠性與辨識精確度提升。
公司看好AI邊緣運算與軍用產品為今年主要成長動能,全年營收年增率可望達10%以上水準。
技術面可看到目前宸曜季線已翻揚,股價雖突破均線糾結但仍面臨半年線賣壓;短線上因量能不足,且法人資金尚未回流,後續缺乏上攻力道,可待其帶量站上半年線後再視為步入多頭格局。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8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理財工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