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颱風季,想延長蔬菜壽命?或是蔬菜一時無法食畢,希望多擺放數日?專研種子園藝超過25年的園藝達人林惠蘭,將用她的水耕蔬菜保鮮法助你一臂之力。 在襖熱的八月天走進種子盆栽達人林惠蘭的家裡,好像進入別有洞天的世外桃源。那裡處處是盆栽,從前院穿過廳堂,再到廚房,最終抵達後院,綠蔭如水流貫穿行走路徑的動線,創造一股視覺上的清幽涼意,這波綠色的視覺微風舒緩了秋老虎的威力,讓人備感舒爽。 採訪主題並不是種子盆栽,而是把菜當花養。媒體習慣稱之「以菜養菜」,然而即使林惠蘭曾以此法讓從菜市場買回來的蔬菜短則多活1、2天,長則延壽3個月,但維持蔬菜的新鮮終究不等同於栽種,也未必能讓蔬菜繼續成長,因此以「養菜」名之,其實有失真切,正確的說法是「維持菜」、「保鮮菜」。 林惠蘭家裡的前院是小菜圃,後院則遮起透明的頂篷與布幕,半露天光。即使家裡現成的保鮮菜或養在菜圃裡的蔬菜多不勝數,她還是習慣每天上市場挑選一些猶帶鬚根的新鮮葉菜回家。她強調,只要有鬚根,蔬菜就能行光合作用,而擁有繼續維生的可能性。 蔬菜是食材 也可以是優雅的盆栽 林惠蘭這麼把弄蔬菜已超過20餘年,由於專長是種子盆栽,面對蔬菜時,她習慣把它們當作盆栽植物對待。林惠蘭喜歡把高麗菜剝去若干要食用的外層葉片,留下核心的菜葉與菜梗,然後將之放在透明玻璃瓶裡,當菜梗沁在水裡時,高麗菜仿若獲得一線生機,繼續生氣勃勃。 而這一盆蔬菜,若白的葉片襯著透明水色的玻璃瓶器,便再也不只是蔬菜,而是一盆優雅的盆栽了。對林惠蘭而言,維持蔬菜的壽命不是重點,展現蔬菜的美感、美化空間,才是最初誘發她如此作為的動機。正因為她擁有這般非比尋常的心思,才能見到蔬菜身為植物的本質,而不是將它們買回家就送進冰箱裡,視作食材對待。 這些蔬菜給她的回報,就是展露它們生命裡最後一段璀璨的美麗。林惠蘭猶記20餘年前,將一盆高麗菜放在店門口前時,一對經過的夫妻忍不住停下腳步,爭論起真假。沒人相信有人把高麗菜當花插,而且還培養得如此美麗! 被當成盆栽的,又豈止是高麗菜,包含青蔥、青蒜、角菜、A菜、西洋芹、大白菜、大陸妹、青江菜、地瓜葉、菠菜等,只要帶有根蒂者,在她的巧手下無一不化為盆栽。當春天來臨時,種子盆栽夾雜著蔬菜,滿室油綠,孰知這裡是花園還是菜圃啊! 全文未完,精彩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12月號第123期
蔬菜的水耕保鮮法 為蔬菜根部修容、注水 林惠蘭的蔬菜保鮮法,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呢?當日,她以一款西洋芹示範。一把上午才從菜市場買來的西洋芹,她毫不猶豫地剝下8、9片,作為晚餐的食材,留下的是最裡面的那幾根長了菜葉的部分。她拿起菜刀,開始輕輕地為菜根修容,舉凡粗黃髒醜的多餘贅物都修整掉,剩下的就是清白乾淨、光滑整潔的根部。她又拉拉留下的最後那3、4根西洋芹,調整一下它們的姿態,再拾起小剪刀,修剪一下綠莖上的綠葉。 林惠蘭好似替西洋芹整衫剪髮,打扮一番。她笑說,既然要當盆栽欣賞,就要讓它美美如花!隨後,她取玻璃杯一只,將這一株西洋芹端立其間,再注入極少量、幾乎僅及菜根高度的水分,就算大功告成。這一盆美麗的西洋芹瓶花就優雅地佇立在桌面上,讓人備感欣喜。 她提醒,注入玻璃杯裡的水分無須太多,只要滋潤蔬菜根部即止,否則菜葉遇水易爛。也因水分少,易蒸發,記得每2、3天甚或每天都要補充。至於其他零散的8、9片西洋芹,猶未下鍋,林惠蘭也不想讓它們閒著,拿起小刀具,又繼續開始在根部下功夫。稍有不平整處,她皆細心切割了去,然後再一把立起這一束西洋芹,插入另一座玻璃杯具裡。同樣地,她也倒入微量的水,一瓶現成的蔬菜瓶花又誕生了。 問林惠蘭,為何對根部的那些枝微末節如此慎重?是因她生性龜毛,希望從玻璃杯透出來的蔬菜從葉片到根部都要完美無瑕嗎?這個答案當然正確,但更重要的是,她說:「別小看那些剩下一點邊緣的老根,若不裁減乾淨,容易發爛。菜一爛,水一濁,即表示這瓶菜已受傷而難以維持,必須盡快食用。」倘若一時片刻無法即刻食畢,林惠蘭也有撇步,就是為根部再修容一次,換水重來,再試一回! 全文未完,精彩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12月號第123期
不只是水 土壤也可當保鮮介質 不管是一次搞定,還是分2次補救,這種水耕式的插花保鮮法究竟能維持多久?林惠蘭的答案很具禪意。她說:「請放下執著心,凡事隨緣;因未有定數,遂長短皆宜。」她如此保鮮菜20餘年,總抱持著多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從不強求,倒也清靜開心! 林惠蘭是地藏王菩薩的虔誠弟子,這似乎也是她佛法入心的真切體悟。 對於這等保鮮法,是否有環境上的要求?林惠蘭也表現得一派輕鬆。她喜歡隨處擺放,室內或是室外皆好。如此一來,倒省去了不少冰箱裡的空間,也讓這些鮮美的蔬菜盆栽能常隨侍左右。 是否有哪些蔬菜不利如此操作呢?當然也有,例如根莖類的蔬菜(蘿蔔、甘藷、山藥、竹筍等),林惠蘭建議循正常管道處理。對於大家習以為常,放任地瓜自行抽根生長的培養法,林惠蘭說,那是對放棄不食用的地瓜才這樣做,若還打算祭五臟廟,切記不可如此。 林惠蘭此舉,源自水耕蔬菜的靈感,但她使用的是純水,且不添加任何肥料。而保鮮介質當然不只是水,土壤也能達到類似目的。 以薑為例,林惠蘭習慣將市場買來的薑,經過修容整理後,直接插在前院的菜圃裡。採訪時,我們特別參觀了菜圃裡整齊排列的老薑,煞是可愛! 林惠蘭特別篩選造型美麗的老薑,並擇其尖尾處,插入土裡。至於該深入土壤多少,則以能站得住為標準。這位充滿創意的女主人以每日澆一次水照拂。烹飪時,她則直接掰一段來使用,極為方便。充滿實驗精神的林惠蘭,甚至也曾把高麗菜插進土裡,保鮮效果也不錯。只是都市人的戶外空間所限,還是選擇以水耕保鮮較為便捷。 全文未完,精彩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12月號第123期
園藝達人傳授神奇蔬菜保鮮法 不用冰箱 蔬菜也能保鮮
2017/12/13
蔬菜
,
保鮮
,
盆栽
碰到颱風季,想延長蔬菜壽命?或是蔬菜一時無法食畢,希望多擺放數日?專研種子園藝超過25年的園藝達人林惠蘭,將用她的水耕蔬菜保鮮法助你一臂之力。
在襖熱的八月天走進種子盆栽達人林惠蘭的家裡,好像進入別有洞天的世外桃源。那裡處處是盆栽,從前院穿過廳堂,再到廚房,最終抵達後院,綠蔭如水流貫穿行走路徑的動線,創造一股視覺上的清幽涼意,這波綠色的視覺微風舒緩了秋老虎的威力,讓人備感舒爽。
採訪主題並不是種子盆栽,而是把菜當花養。媒體習慣稱之「以菜養菜」,然而即使林惠蘭曾以此法讓從菜市場買回來的蔬菜短則多活1、2天,長則延壽3個月,但維持蔬菜的新鮮終究不等同於栽種,也未必能讓蔬菜繼續成長,因此以「養菜」名之,其實有失真切,正確的說法是「維持菜」、「保鮮菜」。
林惠蘭家裡的前院是小菜圃,後院則遮起透明的頂篷與布幕,半露天光。即使家裡現成的保鮮菜或養在菜圃裡的蔬菜多不勝數,她還是習慣每天上市場挑選一些猶帶鬚根的新鮮葉菜回家。她強調,只要有鬚根,蔬菜就能行光合作用,而擁有繼續維生的可能性。
蔬菜是食材
也可以是優雅的盆栽
林惠蘭這麼把弄蔬菜已超過20餘年,由於專長是種子盆栽,面對蔬菜時,她習慣把它們當作盆栽植物對待。林惠蘭喜歡把高麗菜剝去若干要食用的外層葉片,留下核心的菜葉與菜梗,然後將之放在透明玻璃瓶裡,當菜梗沁在水裡時,高麗菜仿若獲得一線生機,繼續生氣勃勃。
而這一盆蔬菜,若白的葉片襯著透明水色的玻璃瓶器,便再也不只是蔬菜,而是一盆優雅的盆栽了。對林惠蘭而言,維持蔬菜的壽命不是重點,展現蔬菜的美感、美化空間,才是最初誘發她如此作為的動機。正因為她擁有這般非比尋常的心思,才能見到蔬菜身為植物的本質,而不是將它們買回家就送進冰箱裡,視作食材對待。
這些蔬菜給她的回報,就是展露它們生命裡最後一段璀璨的美麗。林惠蘭猶記20餘年前,將一盆高麗菜放在店門口前時,一對經過的夫妻忍不住停下腳步,爭論起真假。沒人相信有人把高麗菜當花插,而且還培養得如此美麗!
被當成盆栽的,又豈止是高麗菜,包含青蔥、青蒜、角菜、A菜、西洋芹、大白菜、大陸妹、青江菜、地瓜葉、菠菜等,只要帶有根蒂者,在她的巧手下無一不化為盆栽。當春天來臨時,種子盆栽夾雜著蔬菜,滿室油綠,孰知這裡是花園還是菜圃啊!
全文未完,精彩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12月號第123期
![20241203-bn-03money-640x250.jpg](/uploads/2024/12/20241203-bn-03money-640x250.jpg)
不只是水
土壤也可當保鮮介質
不管是一次搞定,還是分2次補救,這種水耕式的插花保鮮法究竟能維持多久?林惠蘭的答案很具禪意。她說:「請放下執著心,凡事隨緣;因未有定數,遂長短皆宜。」她如此保鮮菜20餘年,總抱持著多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從不強求,倒也清靜開心!
林惠蘭是地藏王菩薩的虔誠弟子,這似乎也是她佛法入心的真切體悟。
對於這等保鮮法,是否有環境上的要求?林惠蘭也表現得一派輕鬆。她喜歡隨處擺放,室內或是室外皆好。如此一來,倒省去了不少冰箱裡的空間,也讓這些鮮美的蔬菜盆栽能常隨侍左右。
是否有哪些蔬菜不利如此操作呢?當然也有,例如根莖類的蔬菜(蘿蔔、甘藷、山藥、竹筍等),林惠蘭建議循正常管道處理。對於大家習以為常,放任地瓜自行抽根生長的培養法,林惠蘭說,那是對放棄不食用的地瓜才這樣做,若還打算祭五臟廟,切記不可如此。
林惠蘭此舉,源自水耕蔬菜的靈感,但她使用的是純水,且不添加任何肥料。而保鮮介質當然不只是水,土壤也能達到類似目的。
以薑為例,林惠蘭習慣將市場買來的薑,經過修容整理後,直接插在前院的菜圃裡。採訪時,我們特別參觀了菜圃裡整齊排列的老薑,煞是可愛!
林惠蘭特別篩選造型美麗的老薑,並擇其尖尾處,插入土裡。至於該深入土壤多少,則以能站得住為標準。這位充滿創意的女主人以每日澆一次水照拂。烹飪時,她則直接掰一段來使用,極為方便。充滿實驗精神的林惠蘭,甚至也曾把高麗菜插進土裡,保鮮效果也不錯。只是都市人的戶外空間所限,還是選擇以水耕保鮮較為便捷。
全文未完,精彩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12月號第123期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
近期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用手機學理財
立 即 下 載
Money 錢
掃 描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