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我們想讓你知道】 常常聽到「存股」,但到底哪些股票適合「存」?投資哪些股票只是在「投機」?讓算利教官楊禮軒帶你從基本面、財報,看穿台股市場,找出存股最佳組合!   文 / 算利教官 楊禮軒   好書立即購買:楊禮軒《教官,財報有問題──看穿市場鬼故事 買到銅板好股》   很多朋友問我,有哪些股票適合存股?我在 2007 年開始投資股票時,記取父母在 1989∼1991 年虧損的慘痛經驗。我父母學歷不高,他們在工廠工作,也沒學過什麼財經知識,與其說投資,其實充其量只是投機吧! 那個年代買股票的人,都期待著有人會用更高的價錢買進你手裡的股票,而且沒有網際網路,個股的資訊都是看晚報獲取,所以我國中的時候就跟著看晚報,對這段過往留下深刻印象,長輩的虧損至今仍歷歷在目。 所以我剛進入市場投資時,告訴自己要避免犯了父母投資上的錯誤,我希望能夠投資相對穩定的個股,不要買進暴漲暴跌的股票,所以一開始我的投資主要都配置在非景氣循環股。   民生必需股+景氣循環股 是最佳組合 我投資的非景氣循環股有幾個特性,第一,不管有沒有錢都要用;第二,最好有獨占或寡占的利基。 我在 2007 年初入股市,主要布局在三大電信、有線電視、天然瓦斯等民生必需產業,而且到了 2008 年金融海嘯時,這些個股雖然都大跌,但是我發現公司獲利完全沒有受影響,於是即使股價腰斬,我仍然維持投資的腳步持續買進。 2016 年以後由於存股風氣盛行,很多熱門存股標的殖利率越來越低,於是我開始趁機配置景氣循環股,資產配比是 6 成放在民生必需且非景氣循環股,剩餘 4 成配置在景氣循環股。 這樣的配置有個好處,就是碰到景氣不好時,即使股價大跌,仍然會有6成非景氣循環股可以帶來穩定的股息,這樣你就不會因為短期的股價崩跌而影響生活,此時,非景氣循環股的股息,還可以拿來加碼買進崩跌的好股票。 景氣循環股有一個特性,好公司在景氣回春時通常獲利也會成長,此時股價翻倍是常見的事,這樣的投資組合可以避免投資人追高殺低的心理壓力。 再來看看殖利率的影響,截至 2022 年 2 月,上市 962 家公司平均本益比為 14.21 倍(圖表1-2-1),平均殖利率為 2.74%,換句話說,不用選股,持有這 962 家股票各 1 股,也有 2.74% 的殖利率,高於銀行定存。    本益比過高 存股效益低 不過,近幾年許多常見的定存股本益比動輒在 20 倍以上,甚至 30 倍以上的也有,而資金會往高報酬的地方移動,倘若 10 倍本益比跟 30 倍本益比的個股來做比較,10 倍本益比顯然比 30 倍更吸引人。 簡單說明一下本益比(Price to Earning Ratio,簡稱 P/ E)的概念,本益比計算方式是股價 ÷ 每股盈餘(EPS), 是用來判斷股票是便宜或昂貴的依據,低本益比代表投資人能夠以相對便宜的價位買進股票;高本益比代表此時買進就是買貴了。一般來說,市場認為合理的本益比大約是 15 倍。 為何說 10 倍本益比的股票較 30 倍的股票吸引人呢?一 家公司獲利穩定的狀況下,本益比越低,代表長期持有這家公司股票,可以在較短的時間賺回你的投資金額。舉個例子,假如一家公司 1 年的 EPS 是 1 元,當你用 10 元價格買 入,本益比就是 10 倍(股價 ÷ 每股盈餘=10 ÷ 1),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如果每年穩定賺進 EPS 1 元,10 年就能賺到 10 元,相當於你的買入金額可以回本。 若有個人跟你買進一樣的標的,但是用 20 元買進,就得持有 20 年,這家公司才會幫他賺回投入的金額,不過, 企業的競爭瞬息萬變,時間拖得越久變化越大,一家企業能不能夠 10 年維持穩定獲利很難講,更何況時間拉長到 20 年,所以本益比較低通常就擁有一定的安全邊際,當然前提是以本益比為參考時,必須要考量這家公司獲利的穩定性。 因此,在近年許多存股標的本益比逐漸高升的情況 下,我自然就把資金往高報酬的地方移動。關於存民生必需股的好處,以及如何挑選標的,會在章節 2-1 詳細說明。   本文摘自《「教官,財報有問題!」:看穿市場鬼故事,買到銅板好股 》,頁碼:P.28 - 33,作者:楊禮軒、出版社:金尉出版社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 ) ​

適合存股的股票有哪些?算利教官 楊禮軒:這 1 種組合 不賠反賺!

2024/06/19
股市 , 存股 , 算利教官楊禮軒 , 楊禮軒 , 股票

【我們想讓你知道】

常常聽到「存股」,但到底哪些股票適合「存」?投資哪些股票只是在「投機」?讓算利教官楊禮軒帶你從基本面、財報,看穿台股市場,找出存股最佳組合!

 

文 / 算利教官 楊禮軒

 

好書立即購買:楊禮軒《教官,財報有問題──看穿市場鬼故事 買到銅板好股》  moneybook061901yuchen.jpg

很多朋友問我,有哪些股票適合存股?我在 2007 年開始投資股票時,記取父母在 1989∼1991 年虧損的慘痛經驗。我父母學歷不高,他們在工廠工作,也沒學過什麼財經知識,與其說投資,其實充其量只是投機吧!

那個年代買股票的人,都期待著有人會用更高的價錢買進你手裡的股票,而且沒有網際網路,個股的資訊都是看晚報獲取,所以我國中的時候就跟著看晚報,對這段過往留下深刻印象,長輩的虧損至今仍歷歷在目。

所以我剛進入市場投資時,告訴自己要避免犯了父母投資上的錯誤,我希望能夠投資相對穩定的個股,不要買進暴漲暴跌的股票,所以一開始我的投資主要都配置在非景氣循環股。

 

民生必需股+景氣循環股 是最佳組合

我投資的非景氣循環股有幾個特性,第一,不管有沒有錢都要用;第二,最好有獨占或寡占的利基。

我在 2007 年初入股市,主要布局在三大電信、有線電視、天然瓦斯等民生必需產業,而且到了 2008 年金融海嘯時,這些個股雖然都大跌,但是我發現公司獲利完全沒有受影響,於是即使股價腰斬,我仍然維持投資的腳步持續買進。

2016 年以後由於存股風氣盛行,很多熱門存股標的殖利率越來越低,於是我開始趁機配置景氣循環股,資產配比是 6 成放在民生必需且非景氣循環股,剩餘 4 成配置在景氣循環股。

這樣的配置有個好處,就是碰到景氣不好時,即使股價大跌,仍然會有6成非景氣循環股可以帶來穩定的股息,這樣你就不會因為短期的股價崩跌而影響生活,此時,非景氣循環股的股息,還可以拿來加碼買進崩跌的好股票。

景氣循環股有一個特性,好公司在景氣回春時通常獲利也會成長,此時股價翻倍是常見的事,這樣的投資組合可以避免投資人追高殺低的心理壓力。

再來看看殖利率的影響,截至 2022 年 2 月,上市 962 家公司平均本益比為 14.21 倍(圖表1-2-1),平均殖利率為 2.74%,換句話說,不用選股,持有這 962 家股票各 1 股,也有 2.74% 的殖利率,高於銀行定存。

moneybook061902yuchenjpg.png

  

本益比過高 存股效益低

不過,近幾年許多常見的定存股本益比動輒在 20 倍以上,甚至 30 倍以上的也有,而資金會往高報酬的地方移動,倘若 10 倍本益比跟 30 倍本益比的個股來做比較,10 倍本益比顯然比 30 倍更吸引人。

簡單說明一下本益比(Price to Earning Ratio,簡稱 P/ E)的概念,本益比計算方式是股價 ÷ 每股盈餘(EPS), 是用來判斷股票是便宜或昂貴的依據,低本益比代表投資人能夠以相對便宜的價位買進股票;高本益比代表此時買進就是買貴了。一般來說,市場認為合理的本益比大約是 15 倍。

為何說 10 倍本益比的股票較 30 倍的股票吸引人呢?一 家公司獲利穩定的狀況下,本益比越低,代表長期持有這家公司股票,可以在較短的時間賺回你的投資金額。舉個例子,假如一家公司 1 年的 EPS 是 1 元,當你用 10 元價格買 入,本益比就是 10 倍(股價 ÷ 每股盈餘=10 ÷ 1),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如果每年穩定賺進 EPS 1 元,10 年就能賺到 10 元,相當於你的買入金額可以回本。

若有個人跟你買進一樣的標的,但是用 20 元買進,就得持有 20 年,這家公司才會幫他賺回投入的金額,不過, 企業的競爭瞬息萬變,時間拖得越久變化越大,一家企業能不能夠 10 年維持穩定獲利很難講,更何況時間拉長到 20 年,所以本益比較低通常就擁有一定的安全邊際,當然前提是以本益比為參考時,必須要考量這家公司獲利的穩定性。

因此,在近年許多存股標的本益比逐漸高升的情況 下,我自然就把資金往高報酬的地方移動。關於存民生必需股的好處,以及如何挑選標的,會在章節 2-1 詳細說明。

 

本文摘自《「教官,財報有問題!」:看穿市場鬼故事,買到銅板好股 ,頁碼:P.28 - 33,作者:楊禮軒、出版社:金尉出版社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 )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