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越年輕買越划算,但若買錯保單,反而得付出更多代價。20歲的林小姐1年付出6萬元保費,卻換來極低的保障,她該如何調整?

現在就讀大學夜間部、白天在公司當行政助理的林小姐,約3年前到銀行存錢時,被銀行行員遊說,買了一張年繳約1.9萬元、繳費20年期的還本型終身意外險;今年,又在人情請託下,買了兩張保單,一張是保額30萬元的終身壽險,附加終身癌症及終身醫療;另一張為終身醫療主約。
這3張保單分別以月繳、季繳方式繳費,仔細算算,年繳保費將近6萬元,雖然現在的收入足以支應每年保費,但林小姐不禁好奇,這樣的保費是否偏貴?而雖然買了3張保單,但對於自己到底保了些什麼以及保障是否足夠似乎也不太清楚?
林小姐家中經濟小康,不需要負擔家計,但她有計畫畢業後與男友結婚,所以存錢是現階段最急切的目標。
針對目前保單,網路上也有人給她建議,應該要加高意外險及壽險的保障,但要如何在不增加預算的情況下提高保障呢?

@全文未完,閱讀完整內容請加入官網會員


以目前林小姐的保單來看,先前購買的50萬元意外險額度很低,又因為還本型,年繳保費將近2萬元。林小姐從事行政助理工作,投保一般意外險會被歸類在最低風險的職業等級第1類,同樣50萬元保額只要數百元就能處理,若轉向產險公司投保意外險,將目前50萬元的保額乘以10倍到500萬元,一年也只要3000元左右。
為何從事低風險工作需要買到高額的意外險?因為意外險是依照殘廢等級來理賠,必須要全殘或死亡才能拿到全部的保額;但發生意外並不見得會身故,有可能會殘廢。試想若發生殘廢意外導致未來無法工作,至少要準備上百萬元才能夠應付往後生活。
舉例來說,如果發生意外事故,導致一眼失明,屬於殘廢等級第7級,意外險只理賠保額的40%,以目前50萬元的保額計算,只理賠20萬元;但如果保額是500萬元,就能拿到200萬元的理賠金。因為發生事故後,人生可能會大轉彎,不見得能從事原本工作,所以最好能提高意外險的保障。
還本型意外險吸引人的主因,在於期滿後會退還所繳保費,看似強迫儲蓄,但期間保費壓力也不小,若是未來這20年間面臨亟需用錢的狀況,反倒會讓資金卡在保險裡而動彈不得。

原有意外險減額繳清不解約
意外險支出保費過多,也容易壓縮其它保障型的保險,例如醫療險或癌症險的保障。因此現階段可先透過減額繳清的方式,意即不需要再繳費,但降低保額,才繳費3年,所以保額可能從50萬元降至10萬元以下,不過一樣維持終身有效的保障,以避免萬一解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壽險保障也偏低,如果當初購買終身壽險只是為了能附加終身醫療的保障,大可投保最低的基本保額10萬元即可,不需要保至30萬元。因為30萬的壽險保障既不足,還拉高很多保費。
壽險主要是根據一個人所承擔的家庭責任,來決定金額多寡,若林小姐本身已是家裡經濟支柱,有壽險需求可以用定期壽險為主,而壽險保額可考量自己年收入的10倍,一旦發生事情,也可維持親人往後好幾年的生活。林小姐目前月薪2萬元,年收入大約24萬元,10倍就是240萬元的額度,目前20歲女性買100萬元定期壽險不過1000元出頭,就可達到低保費,高保障的需求。
保單健診後心得
在短時間內買了3張保單,總想知道有了這些保單後,我的保障是否足夠?雖然目前保費還在可負擔的範圍,但一年要繳6萬元,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經過這次健診,我才知道原來手上保單的保障很不足。獲得這些資訊也讓我有了重新調整保單的方向及動力,也明白如何以更少的保費獲得更多的保障。
在短時間內買了3張保單,總想知道有了這些保單後,我的保障是否足夠?雖然目前保費還在可負擔的範圍,但一年要繳6萬元,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經過這次健診,我才知道原來手上保單的保障很不足。獲得這些資訊也讓我有了重新調整保單的方向及動力,也明白如何以更少的保費獲得更多的保障。
(文章未完,請登入繼續觀看)
理財工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