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半就滾出千萬資產
當年,在辦公室許下宏願,在50歲前擁有股票資產1,000 萬元。其實那時自己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如期達成願望。能做的是,不亂花錢,保持儲蓄的紀律,謹守巴菲特的投資原則,盡量用合理的價錢買進好公司的股票。等每年暑假配息旺季領到股利後,再將這些被動收入換成股票,讓時間來產生複利效果。不過,在那當下還真的不知複利的效果有多大,只是用自己來驗證理論到底是否能反映到現實上。
初步驗證的結果令人激動,五年的目標,約三年半就提前達標。2001 年暑假,投入220 萬元,到2004 年12月已經讓我升格為千萬人士,股票市值是1,004萬元。多年後,在金融風暴時悟出的感想是,股票的市值其實是一直在上上下下變動。以投資公司為前提的存股人不要太在意市值,而是要關注公司的營運以及未來的景氣。公司未來獲利會成長,我們自然跟著水漲船高。
話說回來,能夠提前達標仍是一種激勵,代表使用的方法和策略是對的。繼續運用巴菲特的方法,雖然那時還沒有融會貫通,但數字在在顯示著自己是往對的方向前進。也因此說話就比較大聲,身邊持同樣看法的人卻仍屈指可數。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20年了。在以存股為主的投資人裡,也應該算是較資深的幾位。對於有興趣長期投資的讀者來說,應該很想要知道這麼多年來的投資績效如何,以做為是否加入存股這個行列的主要參考。以前為了要向別人說明,我也試著用不同的方式來呈現過去的績效,現在一一敘述如下,讓大家能有更清楚的印象。
首先,先看股票帳面資產,也就是淨值的增加。我最早從60 萬元請我父親代操開始,到2019 底為止是4,000萬元。這段時間是23 年,如果以我個人稅後年收入約百萬元來算,應該總收入是2,300 萬元。即使是完全不吃不喝,也存不到3,000 萬元。更何況還要養活一家三口,再加上房貸和保養兩輛國產車。從這個數字的成長,應該可以感受到複利的威力吧!
另外一種粗略的估算是,我自己到底投入了多少資金進股市?
早期投入的資金總數,約700 萬元。最近一筆存款是來自100 萬元退休金,立刻轉買股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近幾年來,由於股利收入還不錯,每年收成後,都會先將未來一年的生活開支的戶頭。等五月繳完所得稅後,再將用不到的餘款多買幾張股票增加庫存。近幾年來,存到戶頭的是以每年的股利為主,不再是其他存款。因此,若是以總共投入不到1,000 萬元,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累積的股票資產約4,000 萬元。(見圖表1-1)
也常有人會問,我的年獲利率是多少?如果用去年的數據來估算,現金和股票股利總和約200 萬元,除以資產4,000 萬元,獲利率約5%。若用200 萬元除以我真正投入的成本,獲利率暴漲超過20%。我真正喜歡與他人分享的說法是,假設我在股市工作,工作量不大,但報酬卻是很不錯。去年領了兩百多萬的「薪水」,相當於每個月18 萬元的收入,我稱為「年中獎金」。更好的是,每年都能多買幾張股票,順便也做了一些調整,希望每年的收成還會增加一點,當然也期盼年年會更好!
多聊幾句,買進好公司
許多人習慣坐在家裡等機會,卻不知道真正的好運是,要靠自己積極地走出舒適圈,去尋找的。大學時代有同學迷瓊瑤的小說,曾經湊熱鬧翻閱了幾頁。書中的男主角困在家中,天天埋怨自己懷才不遇,而不願自己跨出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清楚記得女主角的回應:「諾貝爾獎不會蹲在屋頂上,哪天坐不住了,掉在你的懷裡。」《造訪幸運》(How to Create Your Own Luck)一書中提到,好運要自己開創。想要早日獲得財務自由,也是要靠自己,旁人最多是啦啦隊。
好多年前,有機會到長興材料(原長興化工)參訪,正事結束後,並未立即告辭,反而是找機會和陪同人員多聊幾句,因而得知長興(1717)是一家上市且持續獲利的好公司。陪同人員告訴我,當年配息一塊多,而股價約14 ∼ 15 元,但我並未立刻買進。由於熟識學校化學系和物理系的同仁,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提供我更多的資訊,經過眾人的確認,長興是一家獲利穩定且注重研究發展的公司,值得在好價錢時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
於是,我就一張一張的逢低買進,開始存股,當長興的小股東。十多年來,長興化工從傳統化工原料轉型為提供電子業材料,更名為長興材料,我的庫存也成長超過100 張,平均成本約15 元。真的,那天我只在長興總部多逗留了約半個小時。現在帳面未實現盈餘約147 萬元,還沒算歷年配發的現金股利。只去了長興訪問一次,到現在每年都還在領出席費(股利)。這不是造訪好運,那是什麼?
錢雜誌APP上線啦!快下載你的隨身理財寶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AtYg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本文轉載自《我45歲學存股,股利年領200萬》,購書連結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