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hawn
先說在這篇文章的開始前,我仍然建議投資人應該以追蹤全球整體市場並做好資產配置的投資組合為自己的核心投資部位,單一國家仍然具有單一區域的風險,透過持有整體市場,長期而言可以為投資人帶來更分散和穩健的效果,此篇文章主要以台灣市場出發。
2020年對許多投資人心態上是波折的一年,年初突如其來的Covid-19影響全球股市,3月台灣股票市場大幅修正(跌幅:-26.32%,日期:2020/01/01-2020/03/19),想必當時許多投資人急忙撤出市場,高喊口號:「現金為王」;但很快的大盤出現反彈(漲幅69.76%,日期:2020/03/19-2020/12/31),儘管中間經歷了負油價、疫情擴散、多個國家封城、美國總統大選等不確定消息,下半年台灣加權指數基本上是一個強勁的多頭走勢,2020年寫下風光的一頁,但這樣的好表現想必許多人看的到,卻沒有吃到。動盪的一年來,你知道今年追蹤台灣大型股票市場的0050給投資人多少回報嗎?31.63%!
你沒看錯,這是2020年各種負面消息下,年初買進0050後『按兵不動』,投資人可以獲得的報酬,過程當中你需要很厲害的選股技巧嗎?你需要會看線圖嗎?你需要會看財報嗎?你需要很特別的交易策略嗎?通通都不用,你只要年初買進後,『Buy and hold』,你就可以獲得這個報酬率,講起來很簡單,但執行上對很多人而言其實不容易,2020年是多事的一年,以下4點是經歷今年市場後的分享與省思:
1.2020年高達7成5的經理人基金表現落後0050。
根據Morningstar Direct的數據,2020年0050與台灣股票型基金報酬率排名,167檔基金選手裡,0050名列第42名,這檔單純追蹤指數的ETF在2020年報酬率表現贏了台灣7成5左右的基金經理人,分別持有5年與持有10年0050的表現,數據上也可以勝過市場上7成以上的基金經理人,這是投資人應該注意的數據,投資人付了管理費給基金經理人,期望他可以為投資人帶來超越大盤的報酬,結果基金經理人一整年下來不但沒幫投資人創造超額報酬,反而落後大盤,這個數據不只在台灣發生,其實在世界各地都呈現類似的數據:ETF的表現可以贏過市場裡6-8成左右的經理人,而且每年能表現比大盤指數優異的基金經理人都不同,投資人很難判斷下一次哪一檔基金會表現的比較好,這也是為什麼在國外越來越多投資人的資金從共同基金流出,轉而投入ETF。
世界各地主動式基金落後基準指數的比例。資料來源:SPIVA。
主動式基金(藍色)、指數型基金(白色)、ETF(橘色) 歷年流入量。資料來源:ICI & Bloomberg。
2. 『買進持有』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要做到是不容易的。
儘管標的對了,但投資行為不對,仍然賺不到錢。『買進持有』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要做到是不容易的。
0050今年單筆走勢圖。資料來源:Morningstar Direct。
以今年狀況為例,要做到買進持有0050一整年,其實不簡單。首先你要先經歷3月的市場-26.32%的修正,如果大家還沒健忘,可以回想一下當初市場有多恐慌,在資產大幅減損下,還要承受各種負面新聞,身邊的人不僅紛紛撤出市場、還鼓勵你也趕快現金為王,要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投資其實非常不容易;等到7月你好不容易熬過市場修正,市場反彈到年初高點,面對未來不確定性,當許多人仍然鼓勵你保守為上策,你會不會想退出市場觀望一下?等到9月,你好不容易又堅持了兩個月,你的報酬由虧轉盈,市場開始創新高,但面對未知的疫情與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你會不會想獲利了結?11月總統大選結束後,市場繼續創新高,這時候你還能看著帳面上的正報酬繼續堅持下去嗎還是獲利了解的心情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