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地瓜葉
地瓜與地瓜葉是現代人最喜歡的養生食材,但多數人對它們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能更深入了解這兩樣食材,對於養生,可更得心應手。
地瓜葉就是甘藷葉,在台灣早期曾被喚為「豬菜」,因為纖維太多,難以入口,在舊時代裡專門用來餵豬。後來發現地瓜葉營養價值極為豐富,而且它具有易栽種、成長快速(夏季7~14天即可採收)優勢,每逢颱風過境,全省蔬菜大缺貨時,地瓜葉卻能馬上應急,所以政府便有計畫地鼓勵民眾多食用,而使地瓜葉從此大翻身,變成熱門的養生菜種。
地瓜富含纖維與維生素A
成為養生料理的不只是地瓜葉,地瓜也包含在內。據說地瓜進駐超商後,年營收高達億元以上。而地瓜與地瓜葉最重要的營養價值為何?
台灣營養基金會副執行長周怡姿表示,地瓜在營養價值上的最大亮點是,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A。每100公克的纖維高達2.4公克以上,比相同分量,均為澱粉類食物的米麵,高達10倍之多。
此外,地瓜每100公克具有1520 RE的維生素A,是相同分量番茄的18倍,而且它具有抗氧化的β胡蘿蔔素,可減少細胞受損,避免導致癌症,也可預防心臟病。這些優點使地瓜同時具備了通便、排毒、抗癌、減重等功效,而備受肯定。
中醫師李璧如指出,地瓜性味甘平,具可充飢、補中益氣、通便等優點,唯一的缺點是吃多了容易脹氣,也因此體氣不足者,不適合一口氣吃太多地瓜,也不適合在晚上食用。
▲地瓜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菸鹼酸、鉀、鈣、鎂、鐵、鋅以及高量的維生素A和葉綠素,是十大抗氧化蔬菜之一。
地瓜葉抗氧化、富含鐵、熱量低
至於地瓜葉的營養價值,周怡姿說,地瓜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菸鹼酸、鉀、鈣、鎂、鐵、鋅,以及高量的維生素A和葉綠素,名列聯合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所推崇的十大抗氧化蔬菜之一,具保護心臟和血管健康、預防發炎與抗癌的能力。
同時,地瓜葉含有豐富的鐵,本身又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的吸收,對缺少肉類鐵質的茹素者來說,是很好的補鐵來源。李璧如強調,地瓜葉的維他命C與橘子差不多,維他命E則是糙米的兩倍,同時具有降血脂、除黑斑、脂肪瘤等功效,而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若以地瓜與地瓜葉再作比較。周怡姿分析,除了地瓜的維生素A較多外,在膳食纖維、維生素C、鐵質含量等,地瓜葉都略勝一籌。光是膳食纖維,地瓜葉100公克含有3.1公克,就比地瓜更高。而且它不含澱粉,在熱量上也比地瓜低。
對於結石體質者,由於地瓜葉的草酸含量較地瓜為少,因此更具優勢。另外,不管是地瓜或是地瓜葉,皆屬鉀含量較高的食物,意欲補充鉀的人固然可多吃,但需要限制鉀的人,例如腎臟病患,則勿過量。
地瓜以台農57號與66號最普及
至於地瓜與地瓜葉的關係,大家可能不了解的有兩處。第1,地瓜其實是地瓜葉的根,而非莖。而且地瓜不似馬鈴薯,地瓜若長芽,只要將芽挖除,即可食用,並不會中毒。台北金山旺旺瓜瓜園主賴家龍表示,長芽的地瓜,因澱粉有糖化作用,還特別的甜;但若芽長成了枝葉,表示地瓜內的養分已轉移,裡面已成空心,就必須丟棄了。
產地與產季
產地
地瓜:台灣地瓜產區遍及各地。從北部的金山、萬里,到桃園、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等地皆有栽培。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以之作為促銷主題,例如台北金山甘藷節、苗栗西湖甘藷節、雲林水林番薯文化季、台南新化甘藷節等。
地瓜葉:從台北市近郊、新北市、苗栗縣、台中縣、彰化縣、雲林縣到屏東縣等地均有裁培,主要以嘉南平原為大宗。
產季
地瓜:台灣四季皆為產季。若以上述4處甘藷節為例,台北金山甘藷產期在8至11月;苗栗西湖產期從11月至農曆年之後;雲林水林產期在11月至4月;台南新化產期則在2月至6月。
地瓜葉:地瓜葉遇寒生長會遲緩,冬季時甚至會凍傷,所以北部旺季在4月至8月間。所幸現在有溫室栽植,加上南部氣候溫暖,全年皆宜,尤以夏季最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