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單元記錄真實投資者的故事,描繪從普通班出發,逐漸往資優生邁進的成長旅程。在這些故事裡,有人曾因恐懼而退縮,有人因堅守而收穫驕傲。投資的旅程不止於財富的增長,而是學會直面風險,並在不確定中找到方向。
徐先生
年齡範圍:40多歲
職業類別:國營事業工程師
居住區域:台北市
是什麼契機讓你開始學習投資?
絕大多數人高中畢業,通常會直接升學,但對我來說,這條路被迫暫停了。因為父親重病,家庭經濟陷入困境,我選擇先去當兵,完成兵役後才念大學。我很清楚一切得靠自己,不能讓家裡的困境成為未來的藉口。
畢業後從事穩定的國營事業工程師工作,讓我一度以為「日子應該會過得去」。但生活的現實遠比想像來得沉重。收入不高導致薪水月月進帳,但存款卻始終無法向前跨一步。生活看似安穩,內心卻總有種無力感,覺得這輩子可能只能租房,靠薪水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當時的我,是個害怕風險也不敢投資的小白,連最基本的定存都沒碰過。
真正的改變,從一個偶然的對話開始。那時為了考國考升遷,下班之後我就到國考補習班上課。有一天,同學提到「艾蜜莉定存股」和一個叫 「CMoney理財寶」的網站。他說這個平台的老師群教學和軟體都蠻好用的,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始接觸理財寶。
剛開始接觸投資,我有點不知所措。看了一堆資料後,「飆股女王林恩如」這個名字很吸引我。她的教育理念簡單、不囉唆,以20週均線為主、20日均線為輔,就「兩條均線」的操作方法,便能判斷市場的多空趨勢。這個方式讓我覺得學起來不難,第一次產生了對投資的信心。
有沒有什麼事顛覆你對投資的看法?
參加林恩如老師的第一堂實體課,我就被她的一句話震撼到了:「進場前先想好自己能虧多少,賠光也無所謂。」這樣的開場完全顛覆了我對投資的想像。當時有個坐在後排的大哥忍不住說:「人家老師都教賺多少錢,為什麼這個老師一直在講虧錢?」
聽完這番話後,我陷入了沉思,心裡想的是:「這樣的本金要很大嗎?適合剛起步的小資族嗎?還是等自己有了信心,有了經驗值,再慢慢把本金加碼才比較穩妥?」幸好那時候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複習影音課程,有些地方聽不大懂,就反覆聽了3遍以上。
要怎麼慢慢建立對投資的自信?
剛開始投資我也焦慮到不行,每次操作都覺得像在冒險,心裡沒底,總擔心一個錯誤就賠光本金。記得有一次上課,我問了很多問題,結果老師卻說:「你根本還沒試,怎麼會有這些問題?」當下覺得有點被打臉,但這句話點醒了我—投資不是光聽課就能學會,還得自己去試、去驗證。
與坊間那些只會鼓吹「交錢保證賺」的講師不同,恩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從來沒有推銷,而是要我們去學,讓數據說話,用驗證建立自己的方法,這是一個讓人很踏實的過程。那時候,我用CMoney的「長線聚寶盆」和「強棒旺旺來」軟體做回測,發現這些工具真的不一樣。它不是那種只給你一堆理論卻讓你無從下手的軟體,而是讓我能把學到的內容逐步驗證,看到具體的結果。
當時,我拿著筆電跑到母校北科大的自習室,用軟體一檔一檔股票做回測。操作過程很像是打遊戲,但不一樣的是每一次調整後,看到回測的結果進步了一點點,心裡的焦慮也會少一點。透過這些數據驗證,我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雖然還是會遇到操作失誤,但我知道這條路是可行的。
投資帶來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以前總想著走進房仲門市需要多大的勇氣,那是遙不可及的夢。但7年後,我終於可以坐下來喝著房仲泡的咖啡,安心挑選自己想要的物件。我用投資賺到的收益,再貸款600萬元,成功買下了人生第一間房。我已經40歲了,參加同學會時,發現買得起房子的人並不多。貸款600 萬元對一些人來說,或許不是什麼大數字,但放眼周遭,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這段時間裡,大行情讓很多同學賺翻了,有人甚至直接把房子的頭期款賺了回來。我自己的貸款數額不算太多,但每個月3萬元已經是我的極限,這就是我負擔得起的踏實的幸福。以我目前的能力來說,再給我10年,可能才會有更多的餘力去做更大的規劃。
投資讓我擺脫焦慮 告別加班人生
相比過去靠死薪水存錢的焦慮,如今的我,學會了讓錢為自己工作,也讓生活變得更有保障。如果不是因為遇見了恩如老師、學會了「超簡單投資」、用了CMoney的選股看盤軟體,我可能還在為了存買房頭期款拚命加班。關鍵是,能不能練到自己有心得、有收穫。如果不早點為自己找好一條投資的路,不好好把握,那實在太可惜了。無論是買房、養老還是退休,都需要一筆資金。
很多人會問,退休需要多少錢?當聽到「退休要準備幾千萬」時,第一反應是直接放棄,覺得這一輩子不可能達成。更糟糕的是,有些人以為存到退休金就不用工作,進入「坐吃山空」的狀態,花光所有積蓄,卻還有漫長人生要過,這才是最可怕的。
老師的理念一直是:「投資要走細水長流的路」,比的是退休後的生活保障,而不是在職時能不能靠薪水支撐。趁自己還有能力的時候先學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