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Chief Papa曾歷經兩次破產、轉換多條職涯跑道,一度懷疑人生,但他選擇回頭認識自己,找到真正的天賦,最終走上「輕鬆智富」之路。他是怎麼辦到的呢?   「你現在的工作做得開心嗎?你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裡嗎?」這是香港的智富爸爸—張志雲(人稱Chief Papa)曾經反覆問自己的問題。在成為成功的投資人之前,他的職涯一度充滿光鮮亮麗的標籤—工程背景出身,進入全球頂尖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後來赴芝加哥商學院攻讀MBA,畢業後加入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與科爾尼(A.T.Kearney)兩間顧問公司;之後甚至創業成功,公司即將上市。 但這些高成就的經歷,卻無法帶給他內心的滿足。他開始懷疑,為什麼每段工作都無法持久?為什麼即使外在看似成功,自己卻越來越不快樂? 他投入大量金錢與時間上成長課程,但卻越上越迷惘。直到一次課程中,他終於看見問題的本質:「我從來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事。」 他決定重新定義成功,開始探索如何發揮天賦、用對的方法輕鬆賺錢。這成為他後來歸納出「智富八道」的起點,而投資,正是他發現最適合自己天賦的其中一條。 Papa的投資起點在1993年的美國,他靠著投入當地房地產市場,搭上當時的牛市列車,穩穩掙下不少錢,這段經歷也讓他對自己的投資能力充滿信心。   2次破產懷疑人生 挖掘天賦找到智富之道 回到香港後,他開始進場操作港股,初期表現不錯,直到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股市崩跌,他卻誤以為價格越跌越便宜,便不斷加碼抄底,最終賠了個精光。 風暴過後,他返回美國,先後進入麥肯錫與科爾尼擔任顧問,雖然工作體面,卻總覺得不是自己想走的路。 後來他選擇創業,成立一家Dot Com公司,正好搭上網路產業的黃金期。因為身處產業核心,他對趨勢充滿信心,但因初期認真創業,所以沒在第一時間參與美股市場。直到2000年泡沫破裂,他才開始進場買股,結果卻是越買越跌,再度陷入虧損,第2次被市場狠狠修理。 後來他將這些經驗與在自我成長課程中獲得的啟發結合,開始重新認識自己。他意識到,自己擅長的不是預測漲跌,而是觀察市場行為與情緒週期找到進出場點,並搭配基本面研究,挖掘值得長期投資的好股票。   搞懂9成人輸錢的原因 用情緒週期反向操作賺錢 Papa認為,要賺錢仍必須參與股市。若只靠勞力賺錢,當你年老體衰,收入便會中斷;但若你投資在會成長的企業,就能持續分享資本成長紅利。他也強調,如果只是想取得平均報酬,投資大盤ETF就足夠,但要想跑贏大盤,必須先理解一件事:為什麼90%的人在市場裡會輸錢? 他觀察到,投資者常因為「情緒偏差」與「價值認知不足」而做出錯誤決策。 第一個錯誤是:賺小錢就急著跑,賠大錢卻捨不得停損。股價從10元漲到13元,很多人會滿足於賺30%;但當股價跌到8元、7元,卻仍不肯認錯,最終賠掉50%。賺30%、賠50%,怎麼可能長期獲利? 解方就是「止損與紀律」。Papa引用兒子Rich的操作方法:只要下跌5%,不糾結原因,立即止損,避免深度虧損。漲勢中則用移動式停利,把利潤鎖住、放大。 第二個錯誤是:不理解企業價值,看到股價跌就恐慌砍單。Papa指出,若你知道一家公司價值10元,現在股價跌到3元,那應該是大買的機會,而不是賣出止損。 因此,他的操作核心就是利用情緒週期進行反向操作,以此市場分為3個階段。 ⑴隱身期:極度悲觀,媒體不談股票,聰明錢悄悄進場。 ⑵醒覺期:機構資金開始進場,媒體風向準備轉變。 ⑶狂熱期:散戶搶進,市場過熱,他選擇獲利了結。   掌握「隱身期」 逆勢布局中概股  2023年全球對中國市場普遍看淡,港股與中概股跌深,市場情緒一面倒。Papa觀察到政策逐步轉向、市場資金悄悄回流,正是「隱身期」與「醒覺期」交界時機。 他指出,這波中概股熊市特別久,很少熊市長達4年。這次的風暴主要從2019年以來,中概股歷經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監管風暴、恆大爆雷到中概股退市爭議,股價一波波重挫,市場一片看衰,甚至有媒體形容「港股無限期看淡」。但在他看來,這正是情緒最極端、價格最錯殺的時候。 他投資了許多遭嚴重低估的中概股,過去1年(截至2025年3月28日),他的報酬率來到約50%,大幅超越恆生指數41%的漲幅。談到現在是否還能投資中概股,他舉例道,阿里巴巴可以對標亞馬遜(Amazon)、百度可以對標字母公司(Alphabet),但價格差距動輒3~10倍。這些企業不僅具備長期競爭力,政策扶持也正逐步顯現效力,因此還算在便宜區間。 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Papa也強調資產配置的重要。他的資產中,有35%配置在美股、35%在中概股、20%放在黃金與另類資產,同時預留10%現金保留靈活性。   分散資產配置很重要 持續學習財富自然來 有趣的是,他與兒子Rich組成風格互補的投資搭檔。Papa走的是長線基本面與價值投資派,Rich則擅長技術分析與中短線動能交易。 2024年兩人操作表現亮眼,Papa報酬28%、Rich則高達54%。Papa也笑說,今年他大勝兒子的績效,因為去年底Rich就獲利了結不少部位,今年甚至沒什麼在交易操作,算是保留實力,但不賺不賠到現在,也是不錯的成績,而Papa的美股部位正是交給Rich操作,兩代策略在市場中各自發揮,整體組合更穩健靈活。 Chief Papa說:「像巴菲特、李嘉誠這些人,90歲還在學習。」投資不只是賺錢工具,更是觀察世界、認識自己的方式。當你懂得享受學習與修正的過程,財富自然就會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5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兩次破產到「輕鬆智富」 他在市場悲觀時進場 逆勢獲利50%!

2025/05/15
中概股 , 情緒週期 , 反向操作 , 資產配置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Chief Papa曾歷經兩次破產、轉換多條職涯跑道,一度懷疑人生,但他選擇回頭認識自己,找到真正的天賦,最終走上「輕鬆智富」之路。他是怎麼辦到的呢?

 

「你現在的工作做得開心嗎?你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裡嗎?」這是香港的智富爸爸—張志雲(人稱Chief Papa)曾經反覆問自己的問題。在成為成功的投資人之前,他的職涯一度充滿光鮮亮麗的標籤—工程背景出身,進入全球頂尖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後來赴芝加哥商學院攻讀MBA,畢業後加入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與科爾尼(A.T.Kearney)兩間顧問公司;之後甚至創業成功,公司即將上市。

但這些高成就的經歷,卻無法帶給他內心的滿足。他開始懷疑,為什麼每段工作都無法持久?為什麼即使外在看似成功,自己卻越來越不快樂?

他投入大量金錢與時間上成長課程,但卻越上越迷惘。直到一次課程中,他終於看見問題的本質:「我從來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事。」

他決定重新定義成功,開始探索如何發揮天賦、用對的方法輕鬆賺錢。這成為他後來歸納出「智富八道」的起點,而投資,正是他發現最適合自己天賦的其中一條。

Papa的投資起點在1993年的美國,他靠著投入當地房地產市場,搭上當時的牛市列車,穩穩掙下不少錢,這段經歷也讓他對自己的投資能力充滿信心。

 

2次破產懷疑人生 挖掘天賦找到智富之道

回到香港後,他開始進場操作港股,初期表現不錯,直到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股市崩跌,他卻誤以為價格越跌越便宜,便不斷加碼抄底,最終賠了個精光。

風暴過後,他返回美國,先後進入麥肯錫與科爾尼擔任顧問,雖然工作體面,卻總覺得不是自己想走的路。

後來他選擇創業,成立一家Dot Com公司,正好搭上網路產業的黃金期。因為身處產業核心,他對趨勢充滿信心,但因初期認真創業,所以沒在第一時間參與美股市場。直到2000年泡沫破裂,他才開始進場買股,結果卻是越買越跌,再度陷入虧損,第2次被市場狠狠修理。

後來他將這些經驗與在自我成長課程中獲得的啟發結合,開始重新認識自己。他意識到,自己擅長的不是預測漲跌,而是觀察市場行為與情緒週期找到進出場點,並搭配基本面研究,挖掘值得長期投資的好股票。

 

搞懂9成人輸錢的原因 用情緒週期反向操作賺錢

Papa認為,要賺錢仍必須參與股市。若只靠勞力賺錢,當你年老體衰,收入便會中斷;但若你投資在會成長的企業,就能持續分享資本成長紅利。他也強調,如果只是想取得平均報酬,投資大盤ETF就足夠,但要想跑贏大盤,必須先理解一件事:為什麼90%的人在市場裡會輸錢?

他觀察到,投資者常因為「情緒偏差」與「價值認知不足」而做出錯誤決策。

第一個錯誤是:賺小錢就急著跑,賠大錢卻捨不得停損。股價從10元漲到13元,很多人會滿足於賺30%;但當股價跌到8元、7元,卻仍不肯認錯,最終賠掉50%。賺30%、賠50%,怎麼可能長期獲利?

解方就是「止損與紀律」。Papa引用兒子Rich的操作方法:只要下跌5%,不糾結原因,立即止損,避免深度虧損。漲勢中則用移動式停利,把利潤鎖住、放大。

第二個錯誤是:不理解企業價值,看到股價跌就恐慌砍單。Papa指出,若你知道一家公司價值10元,現在股價跌到3元,那應該是大買的機會,而不是賣出止損。

因此,他的操作核心就是利用情緒週期進行反向操作,以此市場分為3個階段。

⑴隱身期:極度悲觀,媒體不談股票,聰明錢悄悄進場。

⑵醒覺期:機構資金開始進場,媒體風向準備轉變。

⑶狂熱期:散戶搶進,市場過熱,他選擇獲利了結。

20250515-073.png

 

掌握「隱身期」 逆勢布局中概股 

2023年全球對中國市場普遍看淡,港股與中概股跌深,市場情緒一面倒。Papa觀察到政策逐步轉向、市場資金悄悄回流,正是「隱身期」與「醒覺期」交界時機。

他指出,這波中概股熊市特別久,很少熊市長達4年。這次的風暴主要從2019年以來,中概股歷經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監管風暴、恆大爆雷到中概股退市爭議,股價一波波重挫,市場一片看衰,甚至有媒體形容「港股無限期看淡」。但在他看來,這正是情緒最極端、價格最錯殺的時候。

他投資了許多遭嚴重低估的中概股,過去1年(截至2025年3月28日),他的報酬率來到約50%,大幅超越恆生指數41%的漲幅。談到現在是否還能投資中概股,他舉例道,阿里巴巴可以對標亞馬遜(Amazon)、百度可以對標字母公司(Alphabet),但價格差距動輒3~10倍。這些企業不僅具備長期競爭力,政策扶持也正逐步顯現效力,因此還算在便宜區間。

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Papa也強調資產配置的重要。他的資產中,有35%配置在美股、35%在中概股、20%放在黃金與另類資產,同時預留10%現金保留靈活性。

 

分散資產配置很重要 持續學習財富自然來

有趣的是,他與兒子Rich組成風格互補的投資搭檔。Papa走的是長線基本面與價值投資派,Rich則擅長技術分析與中短線動能交易。

2024年兩人操作表現亮眼,Papa報酬28%、Rich則高達54%。Papa也笑說,今年他大勝兒子的績效,因為去年底Rich就獲利了結不少部位,今年甚至沒什麼在交易操作,算是保留實力,但不賺不賠到現在,也是不錯的成績,而Papa的美股部位正是交給Rich操作,兩代策略在市場中各自發揮,整體組合更穩健靈活。

Chief Papa說:「像巴菲特、李嘉誠這些人,90歲還在學習。」投資不只是賺錢工具,更是觀察世界、認識自己的方式。當你懂得享受學習與修正的過程,財富自然就會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5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20250219-banner-01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