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本單元記錄真實投資者的故事,描繪從普通班出發,逐漸往資優生邁進的成長旅程。在這些故事裡,有人曾因恐懼而退縮,有人因堅守而收穫驕傲。投資的旅程不止於財富的增長,而是學會直面風險,並在不確定中找到方向。   小E:我現在是一家連鎖餐飲業的加盟主,創業前曾在金融與面板設備業工作,投資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投資啟蒙:從大學慘賠開始 回想起來,我的第一筆投資是一場徹底的災難。 大學時期,身邊不少朋友都在玩股票,當時正值IPO熱潮,新聞上到處都是「抽中××股票賺翻」的故事。於是我和幾個朋友合資抽籤,也順利抽中,結果一上市就大跌,我們一路死抱,最後慘賠8萬多元。 那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錢。這次經歷讓我對投資心生畏懼,開始覺得這根本就是一場賭局。退伍後,我漸漸又對市場感興趣,這次不再只是靠新聞或朋友推薦,而是開始尋找更有系統的學習方法。   不斷摸索 找尋適合自己的策略 退伍後,我進了一家小型投資機構擔任研究助理,接觸到更專業的市場資訊。老闆是資深投資人,時常分享自己的操盤心得,我每天接觸財報、券商報告、經濟數據,感覺自己應該更懂投資了。 但我很快發現資訊太多也是一種困擾。每天市場上充斥各種數據、名嘴評論,甚至老闆的操作風格也影響了我的投資決策,讓我變得猶豫不決。明明手上有這麼多資訊,但真正進場時,卻還是會因為市場變動而舉棋不定,錯過該買、該賣的時機。 後來,我意識到,與其什麼都想學,不如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錯,我開始聚焦在「產業趨勢+技術分析」這種方法。先從大趨勢中找出有潛力的產業,再用技術面去確認轉折點,這樣不但能提高勝率,也能降低交易頻率,不必每天盯盤徒增壓力。   遇見駱哥:技術+產業分析 讓投資更有章法 投資到一個階段後,我開始接觸不同的投資社群,在網路上關注到駱哥。一開始只是看看他的文章,後來發現他的分析方式很符合我的思維。他不只講技術面,還會搭配產業趨勢,這對我來說特別重要—因為技術指標再準確,沒有產業基本面的支撐,股價一樣可能突然變臉。  後來,駱哥推出了App,我開始每天使用它來追蹤市場變化。裡面有多方轉折選股清單,每天更新符合條件的個股,我可以用這個清單快速篩選標的,搭配產業趨勢做確認。 以前,我選股往往是看新聞熱點,現在則是先從App選出的股票裡,找出產業符合趨勢者,再確認技術面是否出現轉折,這樣交易的成功率比過去高很多。 駱哥的社群互動也是一大亮點。以前投資時,遇到問題常常不知道該問誰,但現在透過App的VIP討論區,不只可以看到駱哥的市場觀察,也能參考其他投資人的看法。這種交流讓我在市場震盪時更有信心,不再只是單打獨鬥。   投資不只為獲利 而是讓生活更有選擇權 現在的我,投資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但目標不再是短期賺快錢,而是用穩健的策略,讓財富持續增長,讓生活多一點選擇的自由。 有了更清楚的投資規劃後,我開始用部分獲利來提升生活品質,像是投資自己的加盟事業。而且,當市場震盪時,我不會像以前那麼焦慮,因為知道自己選的產業與個股有基本面支撐。 回顧這段投資旅程,我最想分享的心得是:「投資不只是為了賺錢,而是讓自己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如果沒有經歷過那些虧損與學習,我可能還停留在只敢把錢放銀行、害怕市場波動的階段。但現在,我知道該如何讓錢為自己工作,這才是投資真正的價值。   CMoney開發的投資App 讓我的理財之路更順暢 對我來說,從資訊過載到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是投資路上最重要的轉變,而CMoney用駱哥的投資方法開發出的App,則在這個過程中,提供了關鍵的幫助。 App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一個可以幫助投資人培養判斷力的夥伴。它讓我能夠更有效率地篩選個股、掌握市場趨勢,並透過社群交流獲得更多投資靈感,這讓我的投資決策變得更加 穩健。 透過這些學習與實戰經驗,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投資節奏,也讓投資成為提升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追逐獲利的壓力來源。 「投資不該是一場孤單的戰役,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與社群,就能讓這條路走得更順利。」這是我在投資路上的最大收穫,也是我想分享給每一位投資新手的 建議。   投資的終極關鍵: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駱哥小檔案: 投資實戰專家,擅長技術分析與產業趨勢研究,致力於透過社群與學習,幫助投資人建立穩健的投資策略。 最近有個學員問我:「駱哥,投資到底有沒有一條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我說:「當然有,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投資市場每天都在變,今天AI股大漲,明天航運股跌停,後天又有人說ETF才是最穩的。這些變化你擋得住嗎?你不能控制市場,但你的節奏可以控制。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可以先問自己3個問題: ⑴你有多少時間看盤?如果一天只能看30分鐘,當沖適合你嗎? ⑵你能承受多少波動?如果看到帳面虧損20%會睡不著,那高波動股真的適合嗎? ⑶你有什麼投資優勢?如果你的工作是科技業,那你是不是比別人更懂科技股? 有些人喜歡短線交易,就像搭區間車,頻繁進出、調整部位;有些人則偏好長期持有,好比搭直達車,選擇好方向後就安心持續前進。喜好沒有絕對,關鍵是找到最符合自己節奏的方法。 你可能會問:「那找到節奏後,怎麼讓它更穩定?」這裡有3個核心要素,能讓你打造自己的「投資運作系統」。   要素1:投資筆記 透過寫作整理你的投資邏輯 你每天都在做投資決策,那你有沒有把它記錄下來呢?寫作是一種內化投資思維的方式,能幫助你回顧自己的投資決策,從中找到規律,避免重複犯錯。 1.記錄每筆交易的理由:為什麼買?如果錯了,錯在哪? 2.每週回顧交易結果:這週的市場變化,我的策略是否有效? 3.分析自己的行為模式:我是不是總是追高?還是總是太早賣? 這不只是投資筆記,而是在建立你的投資方法論。   要素2:社群交流 用市場的智慧補足自己的盲點 現在市場資訊爆炸,問題是這些資訊有多少是真的,你如何判斷? 單打獨鬥容易侷限思考,投資社群能提供更多市場視角。但不是那種「天天喊明牌」的群組,而是真正會討論投資策略、產業趨勢的社群。透過社群互動,不僅能獲得市場洞察,還能驗證自己的投資觀點:「別人是怎麼看這個產業的?我的觀點和主流看法一致嗎?」從其他人的經驗中學習,提升自己的判斷力。   要素3:持續學習 保持開放的心態 最後,我想強調:「市場一直在變,投資人也要進步。」不要覺得自己什麼都懂,這市場永遠有更厲害的人。我會不停嘗試新的交易策略、新的產業領域,因為我知道,市場永遠不會靜止,我們也不能停滯不前。以下有3個建議。 1.參加法說會:第一手了解公司未來發展,減少對市場消息的誤判。 2.訂閱不同投資人的專欄:學習不同投資邏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3.測試不同交易策略:小額試驗新策略,避免貿然投入大量資金。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3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從菜鳥到有策略的投資人 餐飲加盟主的股市翻身記!

2025/04/08
IPO , 產業趨勢 , 技術分析 , CMoney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本單元記錄真實投資者的故事,描繪從普通班出發,逐漸往資優生邁進的成長旅程。在這些故事裡,有人曾因恐懼而退縮,有人因堅守而收穫驕傲。投資的旅程不止於財富的增長,而是學會直面風險,並在不確定中找到方向。

 

小E:我現在是一家連鎖餐飲業的加盟主,創業前曾在金融與面板設備業工作,投資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投資啟蒙:從大學慘賠開始

回想起來,我的第一筆投資是一場徹底的災難。

大學時期,身邊不少朋友都在玩股票,當時正值IPO熱潮,新聞上到處都是「抽中××股票賺翻」的故事。於是我和幾個朋友合資抽籤,也順利抽中,結果一上市就大跌,我們一路死抱,最後慘賠8萬多元。

那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錢。這次經歷讓我對投資心生畏懼,開始覺得這根本就是一場賭局。退伍後,我漸漸又對市場感興趣,這次不再只是靠新聞或朋友推薦,而是開始尋找更有系統的學習方法。

 

不斷摸索 找尋適合自己的策略

退伍後,我進了一家小型投資機構擔任研究助理,接觸到更專業的市場資訊。老闆是資深投資人,時常分享自己的操盤心得,我每天接觸財報、券商報告、經濟數據,感覺自己應該更懂投資了。

但我很快發現資訊太多也是一種困擾。每天市場上充斥各種數據、名嘴評論,甚至老闆的操作風格也影響了我的投資決策,讓我變得猶豫不決。明明手上有這麼多資訊,但真正進場時,卻還是會因為市場變動而舉棋不定,錯過該買、該賣的時機。

後來,我意識到,與其什麼都想學,不如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錯,我開始聚焦在「產業趨勢+技術分析」這種方法。先從大趨勢中找出有潛力的產業,再用技術面去確認轉折點,這樣不但能提高勝率,也能降低交易頻率,不必每天盯盤徒增壓力。

 

遇見駱哥:技術+產業分析 讓投資更有章法

投資到一個階段後,我開始接觸不同的投資社群,在網路上關注到駱哥。一開始只是看看他的文章,後來發現他的分析方式很符合我的思維。他不只講技術面,還會搭配產業趨勢,這對我來說特別重要—因為技術指標再準確,沒有產業基本面的支撐,股價一樣可能突然變臉。 

後來,駱哥推出了App,我開始每天使用它來追蹤市場變化。裡面有多方轉折選股清單,每天更新符合條件的個股,我可以用這個清單快速篩選標的,搭配產業趨勢做確認。

以前,我選股往往是看新聞熱點,現在則是先從App選出的股票裡,找出產業符合趨勢者,再確認技術面是否出現轉折,這樣交易的成功率比過去高很多。

駱哥的社群互動也是一大亮點。以前投資時,遇到問題常常不知道該問誰,但現在透過App的VIP討論區,不只可以看到駱哥的市場觀察,也能參考其他投資人的看法。這種交流讓我在市場震盪時更有信心,不再只是單打獨鬥。

 

投資不只為獲利 而是讓生活更有選擇權

現在的我,投資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但目標不再是短期賺快錢,而是用穩健的策略,讓財富持續增長,讓生活多一點選擇的自由。

有了更清楚的投資規劃後,我開始用部分獲利來提升生活品質,像是投資自己的加盟事業。而且,當市場震盪時,我不會像以前那麼焦慮,因為知道自己選的產業與個股有基本面支撐。

回顧這段投資旅程,我最想分享的心得是:「投資不只是為了賺錢,而是讓自己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如果沒有經歷過那些虧損與學習,我可能還停留在只敢把錢放銀行、害怕市場波動的階段。但現在,我知道該如何讓錢為自己工作,這才是投資真正的價值。

 

CMoney開發的投資App 讓我的理財之路更順暢

對我來說,從資訊過載到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是投資路上最重要的轉變,而CMoney用駱哥的投資方法開發出的App,則在這個過程中,提供了關鍵的幫助。

App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一個可以幫助投資人培養判斷力的夥伴。它讓我能夠更有效率地篩選個股、掌握市場趨勢,並透過社群交流獲得更多投資靈感,這讓我的投資決策變得更加

穩健。

透過這些學習與實戰經驗,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投資節奏,也讓投資成為提升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追逐獲利的壓力來源。

「投資不該是一場孤單的戰役,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與社群,就能讓這條路走得更順利。」這是我在投資路上的最大收穫,也是我想分享給每一位投資新手的

建議。

 

投資的終極關鍵: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駱哥小檔案:

投資實戰專家,擅長技術分析與產業趨勢研究,致力於透過社群與學習,幫助投資人建立穩健的投資策略。

最近有個學員問我:「駱哥,投資到底有沒有一條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我說:「當然有,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投資市場每天都在變,今天AI股大漲,明天航運股跌停,後天又有人說ETF才是最穩的。這些變化你擋得住嗎?你不能控制市場,但你的節奏可以控制。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可以先問自己3個問題:

⑴你有多少時間看盤?如果一天只能看30分鐘,當沖適合你嗎?

⑵你能承受多少波動?如果看到帳面虧損20%會睡不著,那高波動股真的適合嗎?

⑶你有什麼投資優勢?如果你的工作是科技業,那你是不是比別人更懂科技股?

有些人喜歡短線交易,就像搭區間車,頻繁進出、調整部位;有些人則偏好長期持有,好比搭直達車,選擇好方向後就安心持續前進。喜好沒有絕對,關鍵是找到最符合自己節奏的方法。

你可能會問:「那找到節奏後,怎麼讓它更穩定?」這裡有3個核心要素,能讓你打造自己的「投資運作系統」。

 

要素1:投資筆記 透過寫作整理你的投資邏輯

你每天都在做投資決策,那你有沒有把它記錄下來呢?寫作是一種內化投資思維的方式,能幫助你回顧自己的投資決策,從中找到規律,避免重複犯錯。

1.記錄每筆交易的理由:為什麼買?如果錯了,錯在哪?

2.每週回顧交易結果:這週的市場變化,我的策略是否有效?

3.分析自己的行為模式:我是不是總是追高?還是總是太早賣?

這不只是投資筆記,而是在建立你的投資方法論。

 

要素2:社群交流 用市場的智慧補足自己的盲點

現在市場資訊爆炸,問題是這些資訊有多少是真的,你如何判斷?

單打獨鬥容易侷限思考,投資社群能提供更多市場視角。但不是那種「天天喊明牌」的群組,而是真正會討論投資策略、產業趨勢的社群。透過社群互動,不僅能獲得市場洞察,還能驗證自己的投資觀點:「別人是怎麼看這個產業的?我的觀點和主流看法一致嗎?」從其他人的經驗中學習,提升自己的判斷力。

 

要素3:持續學習 保持開放的心態

最後,我想強調:「市場一直在變,投資人也要進步。」不要覺得自己什麼都懂,這市場永遠有更厲害的人。我會不停嘗試新的交易策略、新的產業領域,因為我知道,市場永遠不會靜止,我們也不能停滯不前。以下有3個建議。

1.參加法說會:第一手了解公司未來發展,減少對市場消息的誤判。

2.訂閱不同投資人的專欄:學習不同投資邏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3.測試不同交易策略:小額試驗新策略,避免貿然投入大量資金。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3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簡單記帳APP

2022火速竄起記帳APP

3秒記一筆!迅速找出財務漏洞
介面清爽、無廣告、不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