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安基金進場護盤往往帶來反彈,歷史經驗顯示,行情回測落底後才是布局良機。建議投資人鎖定具成長潛力且國安基金有進場護盤的標的,抓住中長線上漲契機。
今(2025)年4月初在歷經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攪局後,國安基金在短短幾天內便宣布將進場護盤,讓台指期在1週內同時出現跌停與漲停這般前所未有的行情。以往國安基金大多都會先採取放消息、召開臨時會,前後大約會經過1~2個月的時間,最後才正式宣告進場;但由於這次股市波動過於劇烈,讓國安基金也跟著採取有別於以往的作風。
此次是國安基金第9次宣告進場護盤,從過去8次的經驗來看,國安基金往往會在股市主跌段結束時宣告進場,在進場後的1季、半年及1年內,台股平均漲幅分別達到6.8%、13.1%、26.7%,漲幅都相當可觀。此次在國安基金宣告進場後的1週內及1個月內,台股漲幅分別達到7.6%、11.3%,與過往漲多跌少的趨勢相當一致。
末跌段行情反應後布局 可挑選國安基金護盤標的
國安基金進場固然對投資人信心和股市落底具有不小的作用,但從過去幾次加權指數在反彈行情期間最高點與最低點的差距約落在17%上下來看,目前其實已經達到滿足點;且空方趨勢成形往往不會因國安基金進場而立即反轉,短暫的反彈行情後往往會再歷經末跌段的回馬槍。以這次國安基金進場後1個月內的累積漲幅已大於過往3個月內的平均漲幅、以及國際政經局勢尚未回穩來看,尚不能斬釘截鐵地認定股市已走出空頭格局。
近幾次在國安基金宣告進場護盤所帶來的反彈行情過後,台股會歷經一段平均跌幅為15%的末跌段,隨後才會正式重返多頭行情。儘管我們不可能抓到每一次股市的高點與低點,但若能善用歷史資料並加以分析,就可發現每一次導致股市漲跌的因素雖不盡相同,但走勢與結果往往殊途同歸。
以目前的格局來看,待股市反彈行情告一段落、再歷經一次回測並落底後,才是中長線最好的布局時機。選股的部分,可著重國安基金有機會護盤、且營運具有成長潛力的標的。
附表列出近3次國安基金護盤時皆有買進的標的,並搭配個股獲利成長性與評價做篩選,挑出統一(1216)、台達電(2308)和鴻海(2317)做進一步分析。
統一 跨入電商新領域
統一是台灣食品產業規模最大的公司,在全球食品產業也能排進前20名。目前統一的營收來源除了包含集團生產的食品,旗下的統一超(2912)與家樂福也每年貢獻整體集團上千億元營收;近幾年來在大者恆大與規模經濟優勢的帶動下,讓統一每年營運都能維持相當穩定的成長性。
統一在2024年底入股PChome,未來隨著公司龐大的線下資源結合PChome在電商領域的優勢,將迎來另一波新的成長動能。
技術面可看到近期統一股價底部已成形,短線上再向下修正之風險已相對較低,後續若能帶量站回季線則有助股價重返多頭。
台達電 自製AI關鍵零組件
台達電是全球電源供應器產業當中的龍頭,目前在AI伺服器的電源供應器掌握超過50%市占率。公司在過去10多年來陸續併購專精於被動元件的乾坤,以及在充電樁與電源領域有完整布局的泰達電,使整體版圖趨於完整,藉以在AI與電動車領域掌握先機。
受惠AI資料中心建置和算力需求提升,台達電目前在AI伺服器電源與散熱接單量持續成長;且PSU瓦數亦因AI應用之高功率需求而提升至5.5KW以上的規格,讓產品報價跟著向上提升。台達電除了具有提供高功率電源的技術能力,也具備水冷板、分歧管、CDU及風扇等關鍵零組件的自製能力,使公司2025年液冷散熱產品營收占比可望翻倍成長至10%水準。
技術面可看到目前台達電股價回到季線位置,短線上因面臨半年線反壓,後續若未能有效突破則有向下回測月線的可能性,可待屆時再把握低接機會。
鴻海 今年AI營收破兆元
鴻海主要從事消費性電子、電腦、伺服器組裝及零組件製造。其優勢在於版圖橫跨全球24個國家,生產基地相對分散,近期即透過安排印度廠區加班生產iPhone 16以滿足蘋果的需求,今年印度廠區的iPhone產能預計達到3,000萬支。
目前鴻海對2025年的營收目標是年增15%,預期主要動能來自AI伺服器組裝業務。輝達(Nvidia)GB200先前雖因供應不順,導致鴻海第1季僅出貨約300櫃上下的水準;但第2季隨零組件生產良率轉佳,單月出貨量已逐步提升至1,000櫃以上,使單月營收貢獻跳升至1,000億元,今年全年營收貢獻則至少會達到1兆元水準。
技術面可看到目前鴻海股價雖成功收復月線,但短線上因量能不足,上攻力道缺乏延續性,可先在月線與季線區間進行來回操作,並適時獲利了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6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理財工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