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發行海外ETF跌得比台股多,該停損嗎?有此疑問時,可先釐清你賣出的理由是標的不好,還是情緒被帳面數字牽動?與其急著出場,不如從3個面向找答案,以免錯賣。
投資社群上許多朋友討論到,國內發行海外配息ETF價格下跌,比台股ETF狀況還差,到底要不要賣?
我們以永豐美國500大(00858)這檔ETF 2025年6月下旬的表現來做範例。歷經4月初的大跌後,很多高股息ETF(非海外成份股標的)已漲回4月2日關稅解放日前的價格,但00858卻仍在低檔徘徊,讓不少人開始懷疑是不是該賣出海外ETF轉向台股?
但真的應該賣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只看價格,而是要從3個面向思考。
面向1:檢視ETF報酬與指數表現差異
6月20日00858收盤價 29.15元,對照4月2日收盤價30.65元,股價尚未漲回。如果跟年初報酬比較是‒8.4%,對應SPDR標普500 ETF(美股代號SPY)成長1.95%,有很明顯的落差。這是不是有些奇怪?以歷史經驗來看,同樣追蹤美國500大企業的指數,S&P 500與00858追蹤的STOXX USA 500表現應該會很接近,但顯然00858績效落後整體美股標的。
觀察STOXX USA 500指數趨勢變化,2025年初至6月20日報酬率約為2.23%,4月2日至6月20日報酬率約為5.85%,可以說受關稅影響的跌幅已補回。原型指數漲,但為何00858年初到6月的走勢卻偏弱?這就要看是否有其它因素影響。
面向2:查看匯率變化對ETF績效影響
投資美元資產但台幣計價的標的,美元對台幣的匯率格外重要,2025年初到6月19日美元兌台幣累積報酬是‒9.85%,STOXX USA 500指數漲幅是2.23%,兩者相加為‒7.62%,與00858同期間的淨值表現‒7.6%接近。換句話說,投資人看到的虧損,多半來自於台幣升值,而非ETF追蹤的美國企業表現不佳。
若你當初的投資理由是「長期看好美股」,卻因匯率波動而想賣出,這其實與初衷矛盾。因為匯率本來就會持續變化,若選在台幣升值時賣出,不僅實現匯損,還錯失未來美元反彈的潛在機會。
如果只是因為匯率關係,我覺得不用急著賣出,通常農曆過年前企業年終結算及旅遊換匯需求,都會自然推高美元/台幣匯率(台幣貶值),可屆時再決定後續作法。
面向3:觀察市場情緒是否導致ETF折價
再來是投資者對00858可能信心有些下降,折價幅度較高,並非標的本身不好。折價是反映市場的情緒變化,當折價擴大,代表市場對該ETF短期信心轉弱,與ETF追蹤的資產表現未必一致。
這種「情緒折價」通常會透過「ETF套利機制」(券商或金融機構進行「申購與贖回」操作)逐步回歸淨值。換句話說,若你在折價過大時賣出,相當於把資產以低於實際價值的價格賣給市場套利者。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國內發行海外ETF股價下跌(以00858為例)該賣嗎?建議你不要急著下決定,先檢視上述3個面向。
第一,觀察追蹤指數本身績效與ETF表現差異。第二,看匯率的變化,到底是受它影響,還是其他因素?第三,ETF是否處於折價?當ETF折價過大時賣出,實際上是以低於資產價值的價格賣出,容易被套利者承接,損失反而由投資人承擔。
若檢視這3點後發現問題不在ETF本身,那就沒必要因為短期情緒而錯殺原本長期看好的投資標的。對長期投資人來說,這反而是機會,因為⑴折價可用更便宜的價格買進,拉高未來配息的張數與金額。⑵匯率處於台幣相對強勢,現在布局,等未來美元回升時會得到額外的匯兌收益。
投資的本質,不是看短期帳面波動,而是能否持續在波動中堅守邏輯與初衷,冷靜分析、理性持有,才是走得長遠的關鍵。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8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理財工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