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2025年第2季,台股ETF市場出現「主動式ETF」這項新型商品。有些標的在短短3個多月就交出超過35%的績效,看來十分誘人,但你真的該進場持有主動式ETF嗎?   主動式ETF其實就是傳統的共同基金變更形式。過往基金投資人若要贖回資金,必須透過銀行或基金平台申請,並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取回款項;改為ETF形式就能讓投資人直接在股市裡將持有的基金賣給其他投資人來變現,在資金運用上更有效率。 傳統的共同基金就是投資人委由基金經理人根 據主觀意識制定投資決策,基金績效的好壞取決於經理人的投資功力;而被動式ETF只能根據所追蹤的指數被動調整持有的成分股,不會有經理人負責操盤。 過往許多支持主動式基金比指數化投資更好的論點,會拿出某些基金長期績效勝過市場指數來作為佐證。例如「安聯台灣智慧基金」過去10年報酬率高達935%,大勝加權指數的報酬率。   績效再好的基金 也無法長保佳績 不過且慢!讓我們重回10年前去看看,你在當年真的會買進這一檔基金嗎?當時5年累積績效冠軍是一檔「貝萊德寶利基金」,累積總報酬為81.18%。而當時的元大台灣50(0050)5年總報酬為35.52%,安聯台灣智慧基金5年總報酬為46.9%。 按照回測歷史總報酬高低的方式來選,大多數人應該會選貝萊德寶利基金。因為安聯台灣智慧基金只贏0050約11.4%。  可是當我們在10年前選了這一檔貝萊德寶利基金,長期投資10年下來呢?貝萊德寶利基金總報酬為417.08%,0050則是407.03%(見下表)。當你付出更多的費用去投資一檔主動式基金,不就是希望能大幅打敗市場嗎?結果10年下來只贏了10%。然後那檔真正稱霸未來10年的「王者」,在10年前你卻不一定看得上眼。 基金投資有這麼句警語:「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在2020、2021年繳出優異成績的ARK創新主動式ETF(美股代號ARKK),從2020年初至2025年9月,累積下來的總報酬是60.71%。而Vanguard整體股市ETF(美股代號VTI)同期總報酬為113.49%。不管是在台灣或是美國,選擇投資主動式基金都必須承擔投資績效無法長期保持優異的風險。   股票或債券主動式基金 都不保證能帶來超額報酬 剛剛講的是股票型基金,那麼主動式債券基金就有機會打敗市場嗎?其實主動投資的劣勢在債券市場也是一樣的。 以iShares-iBoxx投資等級公司債券ETF(美股代號LQD)對比聯博投資等級債券配息主動式ETF(00980D),從2025年8月4日到9月12日這期間的還原台幣計價報酬來看,LQD是3.47%,00980D是3.34%。顯然,主動式債券ETF並沒有大幅領先傳統被動式投資等級債券ETF。 若拉長到10年績效比較,將聯博推出的相似產品—聯博美國收益基金,與 LQD 相對照,結果顯示LQD的10年總報酬為35.77%,聯博美國收益基金則為32.5%。 由此可知,不管是短期或是長期績效,主動式債券基金都難以大幅超越傳統被動指數型債券ETF。 雖然目前台灣剛上市的主動式ETF短期績效不錯,但主動式基金往往因為更換基金經理人導致投資風格轉變,連帶使得績效無法長期保持穩定。投資人若選擇主動式基金,必須隨時觀察你所投資的基金能否不被市場趨勢影響,進而帶來超額報酬。 但大多數散戶並沒有能力在基金績效衰退時分辨,到底是因為市場大環境不好,還是基金經理人的投資能力衰退。所以總是得等到一檔基金明顯落後市場報酬以後,才會開始思考要轉換投資標的。 在不斷轉換投資標的所產生的摩擦損耗成本影響下,長期很難幫助你累積財富。更何況選擇投資基金而非自行建立投資組合,不正是因為想要透過專業人士幫助你賺錢嗎?如果你得承擔專業人士操盤不慎的風險,那何不直接投資被動追蹤市場的指數ETF就好?至少你不用耗費更多時間與心力去挑選基金,還可以穩定跟上市場帶給你的回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0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經理人操盤也未必穩健!主動式ETF長期績效恐難勝市場?

2025/11/12
主動式ETF , 基金 , 被動式ETF , 債券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2025年第2季,台股ETF市場出現「主動式ETF」這項新型商品。有些標的在短短3個多月就交出超過35%的績效,看來十分誘人,但你真的該進場持有主動式ETF嗎?

 

主動式ETF其實就是傳統的共同基金變更形式。過往基金投資人若要贖回資金,必須透過銀行或基金平台申請,並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取回款項;改為ETF形式就能讓投資人直接在股市裡將持有的基金賣給其他投資人來變現,在資金運用上更有效率。

傳統的共同基金就是投資人委由基金經理人根 據主觀意識制定投資決策,基金績效的好壞取決於經理人的投資功力;而被動式ETF只能根據所追蹤的指數被動調整持有的成分股,不會有經理人負責操盤。

過往許多支持主動式基金比指數化投資更好的論點,會拿出某些基金長期績效勝過市場指數來作為佐證。例如「安聯台灣智慧基金」過去10年報酬率高達935%,大勝加權指數的報酬率。

 

績效再好的基金 也無法長保佳績

不過且慢!讓我們重回10年前去看看,你在當年真的會買進這一檔基金嗎?當時5年累積績效冠軍是一檔「貝萊德寶利基金」,累積總報酬為81.18%。而當時的元大台灣50(0050)5年總報酬為35.52%,安聯台灣智慧基金5年總報酬為46.9%。

按照回測歷史總報酬高低的方式來選,大多數人應該會選貝萊德寶利基金。因為安聯台灣智慧基金只贏0050約11.4%。 

可是當我們在10年前選了這一檔貝萊德寶利基金,長期投資10年下來呢?貝萊德寶利基金總報酬為417.08%,0050則是407.03%(見下表)。當你付出更多的費用去投資一檔主動式基金,不就是希望能大幅打敗市場嗎?結果10年下來只贏了10%。然後那檔真正稱霸未來10年的「王者」,在10年前你卻不一定看得上眼。

基金投資有這麼句警語:「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在2020、2021年繳出優異成績的ARK創新主動式ETF(美股代號ARKK),從2020年初至2025年9月,累積下來的總報酬是60.71%。而Vanguard整體股市ETF(美股代號VTI)同期總報酬為113.49%。不管是在台灣或是美國,選擇投資主動式基金都必須承擔投資績效無法長期保持優異的風險。

20251013-089.png

 

股票或債券主動式基金 都不保證能帶來超額報酬

剛剛講的是股票型基金,那麼主動式債券基金就有機會打敗市場嗎?其實主動投資的劣勢在債券市場也是一樣的。

以iShares-iBoxx投資等級公司債券ETF(美股代號LQD)對比聯博投資等級債券配息主動式ETF(00980D),從2025年8月4日到9月12日這期間的還原台幣計價報酬來看,LQD是3.47%,00980D是3.34%。顯然,主動式債券ETF並沒有大幅領先傳統被動式投資等級債券ETF。

若拉長到10年績效比較,將聯博推出的相似產品—聯博美國收益基金,與 LQD 相對照,結果顯示LQD的10年總報酬為35.77%,聯博美國收益基金則為32.5%。

由此可知,不管是短期或是長期績效,主動式債券基金都難以大幅超越傳統被動指數型債券ETF。

雖然目前台灣剛上市的主動式ETF短期績效不錯,但主動式基金往往因為更換基金經理人導致投資風格轉變,連帶使得績效無法長期保持穩定。投資人若選擇主動式基金,必須隨時觀察你所投資的基金能否不被市場趨勢影響,進而帶來超額報酬。

但大多數散戶並沒有能力在基金績效衰退時分辨,到底是因為市場大環境不好,還是基金經理人的投資能力衰退。所以總是得等到一檔基金明顯落後市場報酬以後,才會開始思考要轉換投資標的。

在不斷轉換投資標的所產生的摩擦損耗成本影響下,長期很難幫助你累積財富。更何況選擇投資基金而非自行建立投資組合,不正是因為想要透過專業人士幫助你賺錢嗎?如果你得承擔專業人士操盤不慎的風險,那何不直接投資被動追蹤市場的指數ETF就好?至少你不用耗費更多時間與心力去挑選基金,還可以穩定跟上市場帶給你的回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0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4-money640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