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ETF
,
基金
,
經理人
,
長期投資
很多人挑基金首先看「過去績效」,哪一檔近幾年漲最多、哪一檔打敗大盤、哪一檔獲媒體推薦─看似合理。但事實上這是投資人最容易犯、代價高昂的錯誤之一。
短期績效難長久
標普道瓊指數公司每年發布的《U.S. Persistence Scorecard》報告,追蹤主動基金的績效延續性。以2020年底為例,全市場512檔基金表現名列前25%。1年後還留在前段班的僅5.27%;再1年,剩0%;之後2年仍掛零。不論基金規模大小,結果完全一樣。
換句話說,主動基金的贏家幾乎撐不過2年。如果用亂數模擬,理論上應該有6%能撐住,但現實卻連亂數都不如。這代表基金績效會強烈地「回歸平均」,過去榮光很難長期維持。
理論與實證一致 「贏家」難再贏
Carhart於1997年發表的經典論文,把「動能因子」加進Fama–French模型,檢驗基金績效是否會持續。結果發現,只要把動能和基金費用考慮進去,那些「長期贏家」幾乎都是時勢造英雄。簡單說,基金表現好,往往是剛好押中當時最火的題材或風格。
另一篇Fama與French所做的研究,更直接扣問投資是靠運氣還是技巧。他們用統計模擬一個「完全靠運氣」的世界,假設所有基金的真實α(超額報酬)為零,然後和真實世界比對。結果發現,多數主動基金的報酬分布和「純靠運氣」幾乎一致。真正憑技巧勝出的基金非常少,而且那些極少數高手的成果,往往被高費用與交易成本抵銷。
點此訂閱《Money錢》雜誌2025年11月號查看完整內容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1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