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股8月突破24,416 點後驚驚漲,投資人焦慮起「要不要先停利?」不賣,怕回檔;賣了,怕錯過漲勢。定期定額投資人如何攻防?本期〈封面故事〉由基金教母蕭碧燕、理財教母林奇芬傳授心法,幫助讀者守住獲利、把握資產增值契機。
定期定額是小資族最常使用的投資方法,不僅能分散風險、降低平均成本,還能幫助克服人性,培養紀律投資的習慣。只是市場充滿不確定性,漲跌往往牽動情緒,讓人難以長期持續。本篇透過3個真實案例,帶你看懂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
▌成功案例>>財經主播王志郁
停利不停扣+低檔加碼 享長線複利報酬果實
財經主播兼YouTuber王志郁將投資分成2個戰場:個股用來做短線波段,承擔較高風險;基金則採定期定額,專注長期累積。她每月固定投入台股市值型基金1萬元、美股科技型基金3萬元,並刻意降低查看帳戶頻率,1週甚至1個月才檢視一次,避免情緒受到干擾而抱不久。
在停利策略上,王志郁並未設定固定的停利點,而是依照市場氛圍與大盤趨勢調整。通常當報酬率達3~4成,或嗅到大盤轉弱訊號時,就會先將獲利落袋,但仍繼續定期定額扣款。她始終堅持「停利不停扣」,持續參與市場,才能避免錯過下個高峰,也才能發揮時間複利效果。
此外,王志郁也善用基金平台的「低檔智慧投」功能,預先設定自動加碼條件:若基金淨值比前20天下跌5%,就自動加碼5萬元;下跌10%,再加碼10萬元。藉此克服人性恐懼,在逆勢中投入資金,有利往後報酬快速翻正。
以今(2025)年4月股市大跌時為例,人在國外的她看到手機不斷顯示低檔加碼訊息時,仍一度猶豫是不是要暫停扣款,但最後她沒有停扣,因為她告訴自己,設定低檔加碼就是要克服恐懼。總計今年來她的台股市值型基金與美股科技型基金分別觸發24次、13次低檔加碼條件,目前帳上報酬率均達20%以上。
▌成功案例>>資深投資人小月
核心守穩+衛星出擊 紀律操作把握增值契機
擁有25年投資經驗的小月,因工作忙碌無法時刻盯盤,於是逐漸把重心轉向ETF和基金,並採取「核心守穩+衛星出擊」策略:核心資產長抱不動,確保穩定累積;衛星部位則設定明確規則,紀律進出場,捕捉波段行情。
ETF方面,小月定期定額投資台股市值型ETF,追求穩定成長,長期抱牢不動。同時,由於看好AI與科技趨勢,她鎖定2檔美股科技型ETF,其中1檔定位為核心,跌20%、30%時會單筆分批進場,長抱不賣,報酬率曾一度來到100%;另1檔波動極大,則作為衛星配置,透過定期定額搭配長效單操作,漲3成即停利,跌破季線就啟動加碼,跌破半年線則加碼更多。
基金方面,小月定期定額1檔台股一般型基金與1檔全球科技型基金,報酬率逾30%即獲利出場,但定期定額扣款不中斷,並透過系統預設,若淨值下跌10%,就自動以萬元為單位進行加碼,每月最多可加碼4次。今年4月股災時,她趁低加碼擴充部位,隨後市場反彈,成功收割獲利逾30%。
高手記取跌跤教訓 保留餘裕、專注台美股市
別看小月現在投資得心應手,其實高手也曾跌過跤。她回憶投資生涯最痛的一次發生在2016年,當時她暫停工作沒有收入,手中持有近10檔基金,只預留剛好的生活費,偏偏家中突有急用,手頭現金不足的她,等不到股市低檔整理後反轉上漲的階段,被迫在帳面虧損3成時贖回巴西基金。
沒想到命運又和她開了玩笑,不到1週,巴西聖保羅指數急彈,從3萬多點飆漲到6萬多點,漲幅近1倍。眼看行情起飛卻處於空手,讓她直呼「氣到吐血」。這次慘痛經驗,讓她徹底意識到現金流管理的重要,投資不能押得太滿,必須預留足夠的預備金。她告訴自己:「以後只能是因停利而贖回,絕不能是因現金不足被迫認賠出場。」
隨著退休規劃逐漸明確,小月也開始每月盤點資產負債,並著手精簡投資組合。她回顧早期曾同時持有7、8檔基金,涵蓋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全球科技與生技,還買過新興市場與高收益債,但後來發現績效平平又難以管理。現在她只專注台股、美股與科技市場,投資組合變簡單,卻能穩定達到理想報酬。
▌失敗經驗>>家庭主婦米媽
不敢加碼錯失良機 決定借助系統克服人性
米媽近2年開始定期定額投資市值型ETF—元大台灣 50(0050),她每月投入3萬元,希望為退休生活提早做準備。今年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台股開盤當天即重挫9.7%。米媽打開看盤軟體,只見一片綠油油,瞬間慌了手腳,很想立刻停扣出場。
但女兒小米提醒她:「台股長期走勢向上,即使歷經幾次股災,終究能收復再創高。此時若敢逆勢加碼,反而能攤低成本、加速獲利。」不過米媽仍難以克服恐懼,遲遲不敢進場。過沒幾天,川普宣布暫緩關稅,股市隨即反彈並一路走高,如今大盤已回升至2萬5千點以上,若當時米媽果斷用手中10萬元閒錢加碼,帳上將多出近3萬元獲利,現在回想起來她仍扼腕不已。
股神巴菲特的名言之一是「別人恐懼時要貪婪」,然而要做到這點談何容易。米媽記取這次教訓,聽從女兒建議,改用券商App的條件單功能,依照跌幅自動分批加碼,借助系統克服人性,盼望下次遇到股災時,能將危機轉化為翻身契機。
綜合以上的案例,我們可以清楚發現「投資是一場與人性的長期戰役!」定期定額並非萬靈丹,但成功者善用系統輔助,堅守停利不停扣,勇於低檔加碼,獲得亮眼報酬;失敗者則常因貪婪與恐懼,或現金流不足,錯失行情。
接下來的「高檔篇」與「低檔篇」,我們將請基金教母蕭碧燕與理財教母林奇芬解析不同行情位階的操作心法:高檔時如何設定合理的停利點以守住成果,低檔時如何抓住加碼良機以累積籌碼,讓投資人能夠安穩度過市場波動,並進一步提升定期定額的勝率。
(圖片來源:Money錢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0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