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詹璇依用紀律投資翻轉月光人生,她透過定期定額與靈活停利,在市場震盪中逐步累積安全感,並打造專屬的核心+衛星策略,讓基金與ETF成為資產成長的雙引擎。   詹璇依 小檔案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財經主持人/財經作家,著有《翻轉月光焦慮的理財必修課》等。   有著「基金小姐姐」稱號的詹璇依,不只是知名財經主播,還出版過3本投資理財書籍。然而,在她初入股市時,是個月薪僅有30K的小資族,而且第一次投資就慘賠半個月薪水;但她也因此認清自己不擅選股,與其情緒化進出,不如把選股交給專業。那麼,她又是如何靠主動式基金,逐步翻轉資產曲線的呢? 關鍵轉折在2015年,她因主持財經節目接觸到基金,雖然薪水有限,仍堅持每月小額扣款,短短3個月便獲利15%,成功擺脫先前慘賠的陰霾,也透過學習奠定投資基礎。 而她真正的資產躍升則是在2020年疫情重挫之際,她果斷單筆加碼50萬元,隨後行情迅速反彈,資產也跟著翻倍。而她成功的關鍵就在於紀律:持續存本金、備妥「銀彈」,挑選長期向上的優質標的,並在大跌時敢於出手。她也提醒投資人,投資有90%時間都在等待,但等待並不是空手旁觀,而是持續定期定額,耐心守候機會。 2022年ETF風潮興起時,她以實驗心態融資買進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價格是16元,後來她在23元獲利了結,資本利得勝過股息現金流。她認為,對有本業收入、資產尚小的人而言,過度追求現金流意義不大,把錢留在好公司裡,讓複利替你工作,勝過帳上零碎的配息。   核心基金穩健滾動 衛星ETF靈活加碼 在多次實戰經驗中,詹璇依逐步建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核心+衛星」投資策略:核心部位以基金為主,長期定期定額科技基金,並預設停利點,將達標部分贖回;當資金累積達母子基金的單筆啟動金額時,再整筆投入,以母子基金機制持續滾動。 母基金她鎖定平衡型標的,即股票加優質投資級債券,長期持有;子基金聚焦積極型的科技基金,持續定期定額,並設定停利門檻,自動回補母基金,形成能自我增長的金雞母。若短期需要資金,則會挑選獲利25%以上的部位分批停利,讓自己擁有一台可隨時利用的「提款機」。 在衛星部位上,她偏好科技ETF,原因很務實:流動性高、提領速度快,波段操作更有效率。若觀察到相關美股單日下跌超過2%~3%,她便會把握隔日台股下跌的時機單筆加碼。她強調,此操作關鍵在於只用閒錢、買跌不追高,並事先訂好獲利門檻。   成為家庭財務長 4大帳戶築起安全網 從「月光公主」到「家庭財務長」,詹璇依也在2025年4月股災時,深刻體會到肩負家庭責任的她,必須更謹慎面對風險。她沒有因恐慌急於停損,而是在市場回穩後,將15%~20%資金轉入短天期的投等債,當成「類現金」避風港,以便在市場震盪時提供緩衝與資金彈性。 面對家庭資金的管理,詹璇依主張「經濟獨立、支出共擔」,各自的投資各自管理,並將家計拆成4個帳戶:⑴火箭帳戶,長期定期定額,累積個人退休金;⑵開心帳戶,夫妻各自固定撥款,用於家庭的旅遊與自我成長;⑶果園帳戶,用於房貸、保費等必要支出,確保日常運轉不失序;⑷鐵塔帳戶,為孩子教育金定期定額,善用時間複利,不讓其壓縮父母退休規劃。 最後,她提醒投資人別被「主動對被動」、「基金對ETF」的二分法綁架。被動ETF穩穩賺市場報酬很好,但若想追求超額報酬,仍可適度配置主動基金,兩者並非二選一,而是互補。 她強調,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定期定額,遇到大跌勇於加碼;當報酬達標,就適度停利,資金再回到核心,形成不斷循環的投資週期。唯有保持紀律,才能讓波動化為助力,讓每次的震盪,都能成為下一張更漂亮的對帳單,為自己打造穩定而踏實的安全感。 想了解更多詹璇依的理財方法,可以至YouTube的「CMoney理財寶」官方頻道觀看完整影片。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0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月光公主變身家庭財務長!詹璇依靠基金翻轉30K人生 打造家庭安全網

2025/11/26
定期定額 , 母子基金 , ETF , 基金 , 理財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詹璇依用紀律投資翻轉月光人生,她透過定期定額與靈活停利,在市場震盪中逐步累積安全感,並打造專屬的核心+衛星策略,讓基金與ETF成為資產成長的雙引擎。

 

詹璇依 小檔案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財經主持人/財經作家,著有《翻轉月光焦慮的理財必修課》等。

 

有著「基金小姐姐」稱號的詹璇依,不只是知名財經主播,還出版過3本投資理財書籍。然而,在她初入股市時,是個月薪僅有30K的小資族,而且第一次投資就慘賠半個月薪水;但她也因此認清自己不擅選股,與其情緒化進出,不如把選股交給專業。那麼,她又是如何靠主動式基金,逐步翻轉資產曲線的呢?

關鍵轉折在2015年,她因主持財經節目接觸到基金,雖然薪水有限,仍堅持每月小額扣款,短短3個月便獲利15%,成功擺脫先前慘賠的陰霾,也透過學習奠定投資基礎。

而她真正的資產躍升則是在2020年疫情重挫之際,她果斷單筆加碼50萬元,隨後行情迅速反彈,資產也跟著翻倍。而她成功的關鍵就在於紀律:持續存本金、備妥「銀彈」,挑選長期向上的優質標的,並在大跌時敢於出手。她也提醒投資人,投資有90%時間都在等待,但等待並不是空手旁觀,而是持續定期定額,耐心守候機會。

2022年ETF風潮興起時,她以實驗心態融資買進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價格是16元,後來她在23元獲利了結,資本利得勝過股息現金流。她認為,對有本業收入、資產尚小的人而言,過度追求現金流意義不大,把錢留在好公司裡,讓複利替你工作,勝過帳上零碎的配息。

 

核心基金穩健滾動 衛星ETF靈活加碼

在多次實戰經驗中,詹璇依逐步建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核心+衛星」投資策略:核心部位以基金為主,長期定期定額科技基金,並預設停利點,將達標部分贖回;當資金累積達母子基金的單筆啟動金額時,再整筆投入,以母子基金機制持續滾動。

母基金她鎖定平衡型標的,即股票加優質投資級債券,長期持有;子基金聚焦積極型的科技基金,持續定期定額,並設定停利門檻,自動回補母基金,形成能自我增長的金雞母。若短期需要資金,則會挑選獲利25%以上的部位分批停利,讓自己擁有一台可隨時利用的「提款機」。

在衛星部位上,她偏好科技ETF,原因很務實:流動性高、提領速度快,波段操作更有效率。若觀察到相關美股單日下跌超過2%~3%,她便會把握隔日台股下跌的時機單筆加碼。她強調,此操作關鍵在於只用閒錢、買跌不追高,並事先訂好獲利門檻。

 

成為家庭財務長 4大帳戶築起安全網

從「月光公主」到「家庭財務長」,詹璇依也在2025年4月股災時,深刻體會到肩負家庭責任的她,必須更謹慎面對風險。她沒有因恐慌急於停損,而是在市場回穩後,將15%~20%資金轉入短天期的投等債,當成「類現金」避風港,以便在市場震盪時提供緩衝與資金彈性。

面對家庭資金的管理,詹璇依主張「經濟獨立、支出共擔」,各自的投資各自管理,並將家計拆成4個帳戶:⑴火箭帳戶,長期定期定額,累積個人退休金;⑵開心帳戶,夫妻各自固定撥款,用於家庭的旅遊與自我成長;⑶果園帳戶,用於房貸、保費等必要支出,確保日常運轉不失序;⑷鐵塔帳戶,為孩子教育金定期定額,善用時間複利,不讓其壓縮父母退休規劃。

最後,她提醒投資人別被「主動對被動」、「基金對ETF」的二分法綁架。被動ETF穩穩賺市場報酬很好,但若想追求超額報酬,仍可適度配置主動基金,兩者並非二選一,而是互補。

她強調,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定期定額,遇到大跌勇於加碼;當報酬達標,就適度停利,資金再回到核心,形成不斷循環的投資週期。唯有保持紀律,才能讓波動化為助力,讓每次的震盪,都能成為下一張更漂亮的對帳單,為自己打造穩定而踏實的安全感。

想了解更多詹璇依的理財方法,可以至YouTube的「CMoney理財寶」官方頻道觀看完整影片。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0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4-money640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