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畫:編輯部 攝影:張家禎 ▲習慣周末埋首花園裡的鄧安鎮,把當「園丁」的心得也運用在投資市場上,他說,雜草除乾淨了,花朵才能長得好;捨棄雜事,專心研究股票,才能看到成績。 「旅行~是為了找尋……未知的體悟、驚奇,還有感動!」這一天晚上鄧安鎮整理他在世界趴趴走的照片,在FB上po出一張蘇黎世河邊的美照,他寫到: " 我們從黃昏時分用餐到華燈初上,面對這般美景當前,我終於曉得,這一餐是物超所值的。此時,就在河邊對岸的不遠處,響起悠揚的樂聲,隨著河邊蕩漾的波影,在這樣浪漫的夜晚,釋放開來……" 在鄧安鎮的FB上,多的是旅行中的驚艷景色,手拿著相機、對焦、按下快門,一張張色彩飽和、饒富意境的照片,讓人看了好心動,直想跟著鄧安鎮一走這些私房景點。 而鄧安鎮更是無法自拔的每年一定要安排4~5趟海外自助旅行,且每一次都要行走20天以上才肯作罷,「但今年只計畫出去3趟,因為手上有浩鼎(4174),要花多點時間研究。」鄧安鎮露出大男孩般的陽光笑容。 買股票與種茶花一樣 想見到「開花」要呵護、等待 鄧安鎮真的很陽光,每個周末他都要埋首在700多坪的花園裡,滿手泥巴、和著汗水,與他的眾茶花談戀愛。「從種子埋到土壤裡開始,一定要固定澆水、施肥,而雲南系的茶花照顧起來困難度較高,有時候要長達2~3年時間,才會開出唯一的1朵花。」問他為什麼如此鍾情茶花?「難照顧,有挑戰性,而且茶花的變化太多了!」 面對股市,鄧安鎮也把當「園丁」的心得派上用場。「雜草除乾淨了,花朵才能長得好;買股票也是,捨棄雜務,1年專心研究1檔股票,1次只做1件事,才有可能卓越。」 過往,鄧安鎮約每3個月研究1檔股票,但近4年,他每年只會認真「照顧」1檔股票,所以是鉅細靡遺的深挖,就像為了好好照顧浩鼎,他可以想盡辦法打入醫生圈,認識藥商,以釐清有關生技業的艱澀內容。 當找到好股票之後,就只剩「等待」。鄧安鎮分享一個最簡單的買進策略:本益比10倍以下再出手,「我要把買股的安全邊際拉高到100%。」
自喻為貪婪的價值投資人 買股票一定要賺2~3倍 建立部位之後的策略,依然是「等待」,除非手上的股票變貴、變壞,或找到更好的標的,他才考慮賣出。「價值投資人是最貪婪的,沒有賺個200、300%是不會走人的。」鄧安鎮嚴肅的說,「但有時候等個5、6年才開花,也不無可能。」 細數鄧安鎮手上的10檔核心持股:長華 (8070)、胡連(6279)、茂順(9942)、華立(3010)、浩鼎、F-慧洋(2637)、裕融(9941)、南亞(1303)、台塑化(6505)、鴻海(2317),全數抱了3年以上,甚至華立擺了16年之久,茂順也持有10年以上。「不過,前陣子我已經把持股比重最高的華立賣掉一部分,轉換成其他股票,但仍然『還沒嫁完』。」 1年只研究1檔股票,接下來「等待」是唯一策略,鄧安鎮現在每年光是股息入袋就高達200~300萬元,至於報酬率?他笑說已經算不清楚了,不過對於手中核心持股的買進成本,倒是如數家珍,「62元買鴻海、26元買裕融、111元買浩鼎、60元買長華、38元買胡連……」。 對照目前的股價,鴻海與長華約90元、裕融近80元、浩鼎在300元左右、胡連約130元……如果再加上多年來的配股配息,果然報酬率難以計算,而這是他2008年進入「價值投資3.0版」之後的成績單。
初入股海慘被吃乾抹淨 第1、2檔股票全變壁紙 其實18年前,鄧安鎮是騎著摩托車,大街小巷鑽進鑽出的菜鳥業務,當時他年薪不到50萬元,除了是職場的大菜鳥外,更是險峻股海的小鮮肉,慘被吃乾抹淨,買的第1、2檔股票──誠洲電子與泛亞銀行,通通變壁紙。 「誠洲15元買進後,馬上掉到11元,補!很快到9元;補!再到7元。泛亞更慘,買沒多久直接下市。」鄧安鎮苦笑說,自己操盤不行,乾脆把錢交給營業員,以為營業員就是股市專家的代表,結果再賠掉幾十萬元。 不過,初入股海,幸運之神的不眷顧,倒成了好事,因為他很快醒悟,買股票得靠自己好好做功課。於是25歲起他大量閱讀,「什麼葛拉漢、費雪、巴菲特、陶德、彼得林區……還有證券分析、價值投資的書籍,我全部都K過,每個月一定會看4~5本,算一算2年時間大概看了上百本的書。」 鯨吞百本書漸入佳境 遇見洪瑞泰獲利再提升 這是鄧安鎮的「鯨吞階段」,他算是初步找到買股的方法,而這個階段他的年報酬率可以達到10%左右。「但,我不滿足。」 2005年一次到誠品書店,鄧安鎮見到洪瑞泰寫的書《巴菲特選股魔法書》,「我那時候在書店站著一口氣看完三分之一,買書後的2天,就決定要去上他所開設的『巴菲特班』。」 「洪瑞泰可以把複雜的東西,簡化到連菜籃媽媽都看得懂,而他的方法對我過濾股票有莫大的幫助。」一直到2008年,鄧安鎮買股票不偏離洪瑞泰的核心思維:從財報找出潛力股,且特別重視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盈再率(盈餘再投資率,即資本支出占盈餘的比率)。而這個階段,他的投資年報酬率從10%,進一步拉高到15%。 鄧安鎮 出生:一九七一年 學歷:逢甲大學EMBA 現職:貿易公司經理人、金融業主管 經歷:貿易公司業務員、保險公司業務員
價值投資高手的犀利獵股術 深挖‧等待‧出擊
2015/08/01
價值投資
,
股市
企畫:編輯部 攝影:張家禎


▲習慣周末埋首花園裡的鄧安鎮,把當「園丁」的心得也運用在投資市場上,他說,雜草除乾淨了,花朵才能長得好;捨棄雜事,專心研究股票,才能看到成績。
「旅行~是為了找尋……未知的體悟、驚奇,還有感動!」這一天晚上鄧安鎮整理他在世界趴趴走的照片,在FB上po出一張蘇黎世河邊的美照,他寫到:
" 我們從黃昏時分用餐到華燈初上,面對這般美景當前,我終於曉得,這一餐是物超所值的。此時,就在河邊對岸的不遠處,響起悠揚的樂聲,隨著河邊蕩漾的波影,在這樣浪漫的夜晚,釋放開來……"
在鄧安鎮的FB上,多的是旅行中的驚艷景色,手拿著相機、對焦、按下快門,一張張色彩飽和、饒富意境的照片,讓人看了好心動,直想跟著鄧安鎮一走這些私房景點。
而鄧安鎮更是無法自拔的每年一定要安排4~5趟海外自助旅行,且每一次都要行走20天以上才肯作罷,「但今年只計畫出去3趟,因為手上有浩鼎(4174),要花多點時間研究。」鄧安鎮露出大男孩般的陽光笑容。
買股票與種茶花一樣
想見到「開花」要呵護、等待
鄧安鎮真的很陽光,每個周末他都要埋首在700多坪的花園裡,滿手泥巴、和著汗水,與他的眾茶花談戀愛。「從種子埋到土壤裡開始,一定要固定澆水、施肥,而雲南系的茶花照顧起來困難度較高,有時候要長達2~3年時間,才會開出唯一的1朵花。」問他為什麼如此鍾情茶花?「難照顧,有挑戰性,而且茶花的變化太多了!」
面對股市,鄧安鎮也把當「園丁」的心得派上用場。「雜草除乾淨了,花朵才能長得好;買股票也是,捨棄雜務,1年專心研究1檔股票,1次只做1件事,才有可能卓越。」
過往,鄧安鎮約每3個月研究1檔股票,但近4年,他每年只會認真「照顧」1檔股票,所以是鉅細靡遺的深挖,就像為了好好照顧浩鼎,他可以想盡辦法打入醫生圈,認識藥商,以釐清有關生技業的艱澀內容。
當找到好股票之後,就只剩「等待」。鄧安鎮分享一個最簡單的買進策略:本益比10倍以下再出手,「我要把買股的安全邊際拉高到100%。」
.gif)

自喻為貪婪的價值投資人
買股票一定要賺2~3倍
建立部位之後的策略,依然是「等待」,除非手上的股票變貴、變壞,或找到更好的標的,他才考慮賣出。「價值投資人是最貪婪的,沒有賺個200、300%是不會走人的。」鄧安鎮嚴肅的說,「但有時候等個5、6年才開花,也不無可能。」

細數鄧安鎮手上的10檔核心持股:長華 (8070)、胡連(6279)、茂順(9942)、華立(3010)、浩鼎、F-慧洋(2637)、裕融(9941)、南亞(1303)、台塑化(6505)、鴻海(2317),全數抱了3年以上,甚至華立擺了16年之久,茂順也持有10年以上。「不過,前陣子我已經把持股比重最高的華立賣掉一部分,轉換成其他股票,但仍然『還沒嫁完』。」

1年只研究1檔股票,接下來「等待」是唯一策略,鄧安鎮現在每年光是股息入袋就高達200~300萬元,至於報酬率?他笑說已經算不清楚了,不過對於手中核心持股的買進成本,倒是如數家珍,「62元買鴻海、26元買裕融、111元買浩鼎、60元買長華、38元買胡連……」。
對照目前的股價,鴻海與長華約90元、裕融近80元、浩鼎在300元左右、胡連約130元……如果再加上多年來的配股配息,果然報酬率難以計算,而這是他2008年進入「價值投資3.0版」之後的成績單。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
近期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用手機學理財
立 即 下 載
Money 錢
掃 描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