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挖掘投資趨勢以及標的,像近幾年國內日益頻繁的無預警大停電,當中就浮現出一些投資機會,例如「缺電」概念股。
今(2022)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因為大部分外銷導向的電子股基期已高,波動風險也大,這時候我會特別留意一些基期較低、以內需基礎建設(政府政策主導、編列預算,搭配民間投資)為主的傳產股,而近期交投轉趨熱絡的「缺電」或「跳電」概念股就屬於這類。
今年 3 月 3 日全台多處共 549 萬戶無預警大停電,南部多家石化、鋼鐵業者受害;去(2021)年 5 月國內也兩度發生無預警大停電、影響 400 多萬戶,突顯台灣電力供應吃緊、電網老舊等問題,但這些問題的背後也隱含龐大商機。
- 錢雜誌 APP 上線啦!快下載你的隨身理財寶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AtYg
推薦閱讀:能源、反向、槓桿型 ETF 風險大!專家提醒:需靈活操作,宜短不宜長
集中式電力系統有弱點,南電北送每年虧損 218 億
我在台北住了 35 年,印象中第一次遇到無預警大停電是因為天災——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該地震發生後,南投縣中寮鄉的超高壓變電所損壞,造成全台立即停電,包括核一、核二、協和、深澳、通霄、台中、林口以及台塑麥寮等電廠的機組全部跳機,彰化以北全部停電,共計 649 萬戶無電可用。
不過,如果北部有獨立的電力系統,而非「南電北送」,震央在南投的 921 大地震應不會造成彰化以北全部停電。那次大停電雖是天災造成,但也突顯台電長期以來的集中式電力系統有其弱點,若改採分散式電力系統,即可有效分散風險。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估算,台電 1 年因「南電北送」等線路消耗,損失了近 95 億度電量,營運損失近 218 億元,建議台電應增加分散式電力建設,以力求區域電力供需平衡,這也剛好可以跟在地的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相結合。
另一方面,以台積電(2330)為首的國內半導體大廠,近年大手筆在國內擴廠,這些半導體廠用電量很驚人,外加大量外商、台商在台投資設廠,台灣電力供應越來越吃緊。鴻海(2317)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去年底曾警告,今年台灣一定會缺電,看來不是危言聳聽。
推薦閱讀:台灣半導體稱霸亞洲更贏了世界,投資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賺進全球商機
儲電、綠能題材夯,多家廠商受惠
蔡政府要在 2025 年實現非核家園,完全放棄核電,不足的電力則由天然氣、太陽能、風力發電來填補,但這些替代能源開發的進度至今明顯落後。此外,太陽能、風力發電本身很難成為穩定的供電來源,例如夏天是台灣用電量高峰,但台灣風力發電量高峰是在冬天,因此必須搭配儲能設施作為供需調節之用。
歷經去年及今年 3 月總計 3 次大規模無預警停電之後,行政院已痛定思痛,準備為此增列上千億元預算,優先更新台灣老舊的電網,以免某個電廠、變電所的設備一旦故障就釀成大規模停電,同時擴大建設儲能(電)設施,並搭配各地區的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建置分散式電力系統。
由於國內電網老舊,跳電頻繁,尤其 2025 年後台灣離岸風電將大量併網,不穩定性還會增加,業界相當看好未來幾年的儲能剛性需求。過去民間廠商幾乎百分百信賴台電的電力供應穩定性,但現在會擔心製程因停電中斷,可能整批產品都變成廢料。
即將來臨的夏天是電力需求旺季,國內許多企業為了因應可能再度發生無預警大停電,紛紛擴大採購不斷電系統(UPS)、儲能設備,受惠廠商包括台泥(1101)、東元(1504)、亞力(1514)、大亞(1609)、台達電(2308)、碩天(3617)等。
國內電網未來更新的商機也很可觀,主要受惠廠商包括中興電(1513)、亞力、華城(1519)、等。至於替代能源,可多留意積極布局太陽能發電的大亞,以及投入風力發電領域有成的上緯投控(3708)。
整體而言,我較看好亞力、大亞近期表現,讀者可以好好深入研究,尤其是亞力。
推薦閱讀:台積電 及相關供應鏈「漲」聲響起,半導體產值持續飆升!26 檔績優股獲利值得期待:1229、6223 不容錯過
本文精采內容來自2022年4月號《Money錢》,文中受訪者的情況或許有變,但提供的觀點、建議仍具參考性。
掌握最新投資理財資訊且,請鎖定 2022年8月號《Money錢》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