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台幣近期快速升值,引發市場對金控股的疑慮,尤其壽險業面臨鉅額匯損風險。不過這些損失多為帳面波動,長期並非實質虧損,且已有新制度可緩解壓力,投資人無須過度恐慌,應聚焦於企業體質與長期價值。   今(2025)年4月以來,台幣匯率一路升值,從33元升至29元,這一波急升,主要和美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有關,投資人對美元資產信心下降,轉而投資亞洲市場,導致大量資金流入台灣,推升台幣匯率,縱然升值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一波升幅的速度過快,導致企業來不及應對、調整策略,可能進一步導致獲利被侵蝕甚至由盈轉虧。   金控業首當其衝 投資人該先賣股嗎? 而台幣急升,首當其衝就是金控業,不少持有金控股的投資人擔憂是否應先賣出以避風頭? 台幣急升,主要是影響以「壽險業」為獲利主體的金控業,例如金控雙雄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它們因避險需求,手上通常握有大量海外資產,如果美元貶值,台幣資產相對升值,這些壽險公司帳面上就會出現龐大的匯損,甚至會影響到資本適足率與法定準備金。 據金管會表示,整體壽險業約有6兆元的未避險海外部位,換算下來大約是2,000億美元,當美元貶值1元,就可能出現1,500億至2,000億元的帳面匯損,若從4月初的33元至5月底29.9元,新台幣升值約3元,意味壽險業可能面臨高達4,500億至6,000億元的匯兌損失。   帳面損失非實虧 長期投資仍可觀察 雖然在財報上,匯兌損失仍會拖累EPS表現,但這不意味實際虧損,長期來看,匯損是可以被「時間」解決的,壽險業本就是經營長期資產的產業,資產組合大多不會因短期匯率波動而頻繁調整,只要未來匯率回穩,這些目前帳面上的虧損仍會自然收斂。 另一方面,目前已經有幾家大型壽險業者申請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新制下,業者能把部分已經提存的特定準備金(像是不動產增值準備、營業損失準備、重大事故準備金…等)轉至抵銷匯率波動造成的損失,過去制度對這部分有比例上的限制,而新制允許匯損發生時可以100%動用準備金來沖抵,將大幅減輕帳面上的虧損壓力。 總結來說,若只是單純考慮匯率因素,可能不需要急著賣出金控股「避風頭」,雖然金控業已受到匯損衝擊,但多半是帳面上的波動,不代表公司真的虧了錢,此時要安自己的心,更應回頭確認當初投資這些公司的理由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是體質穩健、核心業務沒問題的公司,就不需因短期的匯率波動而感到焦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7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台幣升破29!匯損6千億衝擊金控股 該抱緊還是快逃?

2025/08/08
金控股 , 台幣 , 匯損 , 壽險業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台幣近期快速升值,引發市場對金控股的疑慮,尤其壽險業面臨鉅額匯損風險。不過這些損失多為帳面波動,長期並非實質虧損,且已有新制度可緩解壓力,投資人無須過度恐慌,應聚焦於企業體質與長期價值。

 

今(2025)年4月以來,台幣匯率一路升值,從33元升至29元,這一波急升,主要和美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有關,投資人對美元資產信心下降,轉而投資亞洲市場,導致大量資金流入台灣,推升台幣匯率,縱然升值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一波升幅的速度過快,導致企業來不及應對、調整策略,可能進一步導致獲利被侵蝕甚至由盈轉虧。

 

金控業首當其衝 投資人該先賣股嗎?

而台幣急升,首當其衝就是金控業,不少持有金控股的投資人擔憂是否應先賣出以避風頭?

台幣急升,主要是影響以「壽險業」為獲利主體的金控業,例如金控雙雄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它們因避險需求,手上通常握有大量海外資產,如果美元貶值,台幣資產相對升值,這些壽險公司帳面上就會出現龐大的匯損,甚至會影響到資本適足率與法定準備金。

據金管會表示,整體壽險業約有6兆元的未避險海外部位,換算下來大約是2,000億美元,當美元貶值1元,就可能出現1,500億至2,000億元的帳面匯損,若從4月初的33元至5月底29.9元,新台幣升值約3元,意味壽險業可能面臨高達4,500億至6,000億元的匯兌損失。

 

帳面損失非實虧 長期投資仍可觀察

雖然在財報上,匯兌損失仍會拖累EPS表現,但這不意味實際虧損,長期來看,匯損是可以被「時間」解決的,壽險業本就是經營長期資產的產業,資產組合大多不會因短期匯率波動而頻繁調整,只要未來匯率回穩,這些目前帳面上的虧損仍會自然收斂。

另一方面,目前已經有幾家大型壽險業者申請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新制下,業者能把部分已經提存的特定準備金(像是不動產增值準備、營業損失準備、重大事故準備金…等)轉至抵銷匯率波動造成的損失,過去制度對這部分有比例上的限制,而新制允許匯損發生時可以100%動用準備金來沖抵,將大幅減輕帳面上的虧損壓力。

總結來說,若只是單純考慮匯率因素,可能不需要急著賣出金控股「避風頭」,雖然金控業已受到匯損衝擊,但多半是帳面上的波動,不代表公司真的虧了錢,此時要安自己的心,更應回頭確認當初投資這些公司的理由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是體質穩健、核心業務沒問題的公司,就不需因短期的匯率波動而感到焦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7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20250219-banner-01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