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上班族會利用斜槓,比如經營自媒體來增加收入,甚至乾脆辭職把副業變成主業。本文作者李勛將用親身經驗告訴你,沒有本業收入的支持,夢想是否還能實現?
在現代社會中,好像不經營副業、不斜槓,就不算是一個「跟上潮流的人」,我認為斜槓並不是壞事,我當初也是因為斜槓才有機會脫離原本的工作。但在斜槓前,我希望你先認清幾件事情。
斜槓若為增加收入 先確認本業發展性
很多人想要擁有副業,不外乎是因為本業的薪水太少想增加收入,但我建議你可以先了解自己本業的發展性,以及薪水增加的幅度。如果是一個發展性很高的工作,我會建議你將斜槓的時間先用來投資自己,增加個人競爭力進而提高加薪談判的籌碼,未來本業收入就可以大幅提升。
但如果你本身的工作發展性不高,薪水也有天花板,建議你也可以思考看看自己有沒有機會跳槽或是轉換其他工作。如果你想斜槓的原因,是想要有不同的生活體驗,那我認為是個很好的嘗試。
另外一種情況是想要短期增加儲蓄,這類型的斜槓主要會是以可以「快速變現」的工作為主,像是兼職、外送等。但是從事這類工作請一定要設定停損點,人的體力有限,你不可能一輩子都用自己的體力去換錢。
沒有本業支持 斜槓事業無法長久
很多人做事喜歡「破釜沉舟」,但我反而不鼓勵這樣,如果你還是學生或許可行,但是當你開始被錢追著跑,沒有持續的主業收入來源很容易自亂陣腳。所以我都建議要先有持續性的收入再來兼職做副業,不要貿然辭職,這樣你才可以有更多試錯的空間。
當初我在經營自媒體時,很明確地告訴自己,「有副業很好,若沒有我也會認命地繼續做自己的工作。」但你永遠要知道,經營副業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下班後你不能再渾渾噩噩地什麼都不做,躺在沙發追劇、滑手機,而是要開始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剛開始拍攝YouTube影片時,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每天工作10~14小時以上。原本在廣告影視業的工作時間就很長,但我下班後還是會願意為了自己的未來而行動。我會這麼做的原因,單純是覺得「我的時間不值錢」,所以我希望用自己的時間去做那些有機會增加收入的事情。
但如果這當中沒有本業收入的支持,我可能撐不久,因為我做了1年半才領到第一份廣告收益,平均換算下來,每個月僅賺500元,要是我當初辭職去做全職YouTuber,那我可能在第一個月就會開始焦慮而無法堅持。
設定止損點並持續優化 別一股腦兒向前衝
任何類型的副業,我都會建議設定止損點,可能是時間也可能是持續投入的金錢。我常在演講的時候說,有時候副業或者是所謂的被動收入很殘酷,並不是努力就會有結果,它會因為現在的社會環境、自己的適配性而有不同的結果,所以適時地止損很重要。
止損並不代表從此不再經營副業,而是可以轉換跑道,試試看其他的方式。另外,經營副業一定要記得查看數據(比如瀏覽數、觸及數)並且持續優化。一股腦地向前衝,很有可能會跑錯地方,所以記得偶爾停下來,看看自己做得到底對不對,不好的地方在哪邊,要怎麼優化才能達到最好的效益與收入,這些都非常重要,否則只是自己一頭熱,最後落得一場空。
沒有副業不代表什麼,但開始經營副業或許表示你心中有一個想要達成的夢想,我很鼓勵你嘗試,並且請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在經營副業的路上,一定會有很多人不看好你、嘲笑你,但只要是你想做的,就不用管別人說什麼。盡力之後即使不行,那些歷程也都會成為你的養分,為下一次的出擊做好準備。
斜槓族必知3要點
1.評估本業發展性:如果本業有發展性,先投資自己提升談薪籌碼,比倉促經營副業更有效率。
2.正職收入是靠山不宜輕言辭職:缺乏穩定收入,很容易因現實壓力亂了陣腳;讓正職支持副業,才有足夠試錯空間。
3.定期檢視成效設定停損點:定期檢視成效、不斷修正策略,並設定時間或金錢的停損點,才能發揮效益避免白做工。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8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理財工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