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平衡型指數ETF,是指同時投資於不同類型資產的ETF。本文介紹這類ETF和其代表標的AOA系列,分析其優缺點,並評介台灣新發行的第一支平衡型ETF 00980T。   平衡型指數ETF的特色是持有不同的資產類型,通常是股票和債券,實際做法是直接持有該資產,或是間接持有相關的ETF。 不同於主動型平衡基金是由經理人決定各類資產的比重,平衡型指數ETF會追蹤一個特定的指數,該指數會設定好各種資產的相關比例,讓ETF跟隨指數的比重持有資產。 一般會定期(可能是半年或1年)再平衡,賣出相對漲多或跌少的資產,買進跌多或漲少的資產,以維持各資產的比例。   不必自己定期再平衡 適合年輕族群累積資產 目前市場上最知名的平衡型ETF,是美國iShares公司發行的核心積極配置(美股代號AOA)、核心成長配置(美股代號AOR)、核心穩健配置(美股代號AOM),以及核心保守配置(美股代號AOK)4支一系列的平衡型ETF。 這4支ETF都持有全球股票和債券,並以股債比例80:20、60:40、40:60、30:70來提供給不同風險大小的投資人選擇。 該系列ETF持有iShares自家的各種股債ETF,但不需要重複支付這些ETF的內扣費用,目前整體費用都是每年0.15%。每年4月和10月會進行再平衡,恢復原本設定的比例。 相較於平衡型ETF,投資人也可以自行使用1支全球股市、1支全球債券ETF—例如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美股代號VT)和Vanguard全世界債券ETF(美股代號BNDW),達到類似的投資效果。 但平衡型ETF最主要有兩項好處: ⑴資產累積期持續買進一支ETF就好,不用計算投入比例。 ⑵不需要自行定期再平衡。 以上兩點都能為投資人省下一些心力以及交易成本。 但也有一些主要缺點: ⑴4種比例未必符合投資人的需求(例如需要股債7:3的投資人就得用兩支ETF搭配)。 ⑵如果接近退休或有其他的原因,要降低股市比例,就得整個換標不方便逐步調整。 ⑶若需要用錢(無論是已退休提領或是平常需要),必須同時賣出股債,不能以類似再平衡的方式,賣出近期表現較好的資產類型。 ⑷內扣費用0.15%較自組股債稍高,但差距不算大尚可接受。 綜合考量,這類型ETF適合仍在資產累積期,且想花最少的時間與精力在投資上的年輕族群,可以有錢就投入,簡單安心地長期累積資產;如果已經接近或進入退休提領期,雖然並非不能用,但相對於自組股債配置就沒這麼有彈性。   自組台版股債平衡ETF 費用率更低、風險更分散 凱基美國Top平衡ETF(00980T)作為台灣第一支平衡型ETF,具有開創性的意義,追蹤的是NYSE TPEx美國Top 股債平衡指數。 其主要優點有2個: ⑴30%的債券部位為3-10年美國公債,是合宜的低風險部位選擇。 ⑵台幣計價,省去投資人換匯的成本和精力。 但可惜它有幾項明顯不理想的缺點。 1.70%的股票部位只選擇單一國家(美國)、單一市場(納斯達克交易所)的前10大股票,分散性極差,並沒有達成指數投資應有的風險分散效果,只是看近期個股績效好而做的押注式投資。 2.每年的費用光是經理費(0.8%)和保管費(0.18%)加起來就0.98%,其他費用加上去必然超過1%以上,失去了指數化投資低費用成本的優勢。 3.每個月都進行一次再平衡,頻率過高,會造成過多的交易成本,也不利長期報酬。 4.沒有一系列的ETF,投資人只能選擇股債7:3這個比例,不是人人都合適。 其中尤以第1、2項最為嚴重,即使僅因這兩項因素,就不推薦這檔標的。 整體而言,建議想要省下心力使用平衡型ETF的投資人,還是使用本文介紹的AOA系列。如要使用純台灣上市ETF做資產配置,可用追蹤S&P500的元大S&P500(00646,費用率0.36%),搭配美國中期債券的元大美債7-10(00697B,費用率0.42%),組成比00980T費用率更低,風險更分散的配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9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一檔就能搞定股債配置?台首支平衡型ETF 00980T大解析!

2025/10/09
ETF , 平衡型ETF , 指數化投資 , 股債配置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平衡型指數ETF,是指同時投資於不同類型資產的ETF。本文介紹這類ETF和其代表標的AOA系列,分析其優缺點,並評介台灣新發行的第一支平衡型ETF 00980T。

 

平衡型指數ETF的特色是持有不同的資產類型,通常是股票和債券,實際做法是直接持有該資產,或是間接持有相關的ETF。

不同於主動型平衡基金是由經理人決定各類資產的比重,平衡型指數ETF會追蹤一個特定的指數,該指數會設定好各種資產的相關比例,讓ETF跟隨指數的比重持有資產。

一般會定期(可能是半年或1年)再平衡,賣出相對漲多或跌少的資產,買進跌多或漲少的資產,以維持各資產的比例。

 

不必自己定期再平衡 適合年輕族群累積資產

目前市場上最知名的平衡型ETF,是美國iShares公司發行的核心積極配置(美股代號AOA)、核心成長配置(美股代號AOR)、核心穩健配置(美股代號AOM),以及核心保守配置(美股代號AOK)4支一系列的平衡型ETF。

這4支ETF都持有全球股票和債券,並以股債比例80:20、60:40、40:60、30:70來提供給不同風險大小的投資人選擇。

該系列ETF持有iShares自家的各種股債ETF,但不需要重複支付這些ETF的內扣費用,目前整體費用都是每年0.15%。每年4月和10月會進行再平衡,恢復原本設定的比例。

相較於平衡型ETF,投資人也可以自行使用1支全球股市、1支全球債券ETF—例如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美股代號VT)和Vanguard全世界債券ETF(美股代號BNDW),達到類似的投資效果。

但平衡型ETF最主要有兩項好處:

⑴資產累積期持續買進一支ETF就好,不用計算投入比例。

⑵不需要自行定期再平衡。

以上兩點都能為投資人省下一些心力以及交易成本。

但也有一些主要缺點:

⑴4種比例未必符合投資人的需求(例如需要股債7:3的投資人就得用兩支ETF搭配)。

⑵如果接近退休或有其他的原因,要降低股市比例,就得整個換標不方便逐步調整。

⑶若需要用錢(無論是已退休提領或是平常需要),必須同時賣出股債,不能以類似再平衡的方式,賣出近期表現較好的資產類型。

⑷內扣費用0.15%較自組股債稍高,但差距不算大尚可接受。

綜合考量,這類型ETF適合仍在資產累積期,且想花最少的時間與精力在投資上的年輕族群,可以有錢就投入,簡單安心地長期累積資產;如果已經接近或進入退休提領期,雖然並非不能用,但相對於自組股債配置就沒這麼有彈性。

 

自組台版股債平衡ETF 費用率更低、風險更分散

凱基美國Top平衡ETF(00980T)作為台灣第一支平衡型ETF,具有開創性的意義,追蹤的是NYSE TPEx美國Top 股債平衡指數。

其主要優點有2個:

⑴30%的債券部位為3-10年美國公債,是合宜的低風險部位選擇。

⑵台幣計價,省去投資人換匯的成本和精力。

但可惜它有幾項明顯不理想的缺點。

1.70%的股票部位只選擇單一國家(美國)、單一市場(納斯達克交易所)的前10大股票,分散性極差,並沒有達成指數投資應有的風險分散效果,只是看近期個股績效好而做的押注式投資。

2.每年的費用光是經理費(0.8%)和保管費(0.18%)加起來就0.98%,其他費用加上去必然超過1%以上,失去了指數化投資低費用成本的優勢。

3.每個月都進行一次再平衡,頻率過高,會造成過多的交易成本,也不利長期報酬。

4.沒有一系列的ETF,投資人只能選擇股債7:3這個比例,不是人人都合適。

其中尤以第1、2項最為嚴重,即使僅因這兩項因素,就不推薦這檔標的。

整體而言,建議想要省下心力使用平衡型ETF的投資人,還是使用本文介紹的AOA系列。如要使用純台灣上市ETF做資產配置,可用追蹤S&P500的元大S&P500(00646,費用率0.36%),搭配美國中期債券的元大美債7-10(00697B,費用率0.42%),組成比00980T費用率更低,風險更分散的配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9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88-40-bn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