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
財務管理
,
國際認證理財規劃師
人人都能自己當理財規劃師
為了實現目標,幾乎每個人都做過「存錢計劃」,但如果把這樣的概念擴大到個人或家庭的理財規劃,很多人可能就會直覺反應,認為應該要請理財規劃師協助,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多次討論過理財規劃後,應該不難理解,其中涉及主觀意願、客觀情勢及專業技術,不是一般個人或家庭自己就能做好,有賴金融專業機構、人員協助。
我曾是國際認證理財規劃師(CFP)認證考試的命題委員,算是熟悉考試相關課程、考題編制的詳細內容,這次想從一個金融服務人員要成為認證理財規劃師,要完成多少課程、參加多少考試,來讓大家了解理財規劃要進行哪些流程,才能較完善的做好理財。
金融機構分成3大類 銀行、證券、保險
過去很多人進行投資理財時也會找金融機構協助,那和我現在要談的有什麼不一樣嗎?首先,我們通稱的金融機構可分3大類:銀行、證券與保險,各提供不同的金融商品與服務,但自從「財富管理」業務開發後,出現了混業的現象,不論哪一類業者都能銷售3類商品,只是各機構的產品深度、廣度會有差別。
(圖片源自dreamstime)
相較金融業者
CFP更能為客戶著想
這些機構在我們理財需要納入金融商品時算是賣方,我們算是買方,其實有時候是處於對立的立場,都想謀求自身最大利益。相信有些人都碰過金融業者賣給他們不太需要的保險、基金或理財方案等,就是賣方不厭其煩大力推銷對他們而言利潤較好的商品。要避免老是面對這類狀況,可找第三方的理財規劃師或相關業者。
這種第三方的理財規劃師類似房屋仲介,在純金融業者和我們之間居中幫忙規劃理財,協助尋找適合我們的商品,避免被過度推銷或「強迫中獎」。而一個規劃師的養成,必須經過一定時數的課程研習、通過認證考試,並完成指定的教育訓練課程,才能取得認證。通常這樣的過程要費時2年。
主要是這類人員不少是原來就在金融業工作的從業人員,只能在週末參加課程研習,依照目前認證機構規定,必修的指定課程有:基礎理財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員工福利與退休金規劃、投資規劃、租稅與財產移轉規劃、全方位理財規劃等6個「模組」。
每個模組都要上課40小時,目前經認證機構認可的開課機構,都把課程設計成一個課程分5個星期授課,每次8小時,上完一個模組的課程,就可參加該模組的考試,等前5個模組考試都通過,可先成為「AFP理財規劃師」,是成為CFP的前一個階段,再經修習第6模組課程並通過考試,才會被認證為CFP。
對仍在工作的人而言,要上課、參加考試,確實是曠日廢時十分辛苦,而且考試每年只舉辦2次(3月及9月各1次),往往下次再來已是半年後。所以能通過層層關卡,最後取得CFP,確實是必須投注大量時間與心力。
(圖片源自dreamstime)
個人或家庭與企業一樣
都要有健全的財務管理
接下來我想以「基礎理財規劃」的課程內容及考試範圍,來談談和我們一般人理財的實際關聯。在40個小時的課程中,又分為8大區塊,包括:①理財規劃流程、②個人財務報表與預算編製、③存款與流動性資產之管理、④住屋及重大支出之規劃、⑤信用之管理、⑥保險需求之管理、⑦投資之管理、⑧退休及財產移轉規劃。
看到這8大區塊,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自己的理財並沒有都照顧到每個層面,通常只是這裡沾一下,那裡碰一下,自然也無法做好理財。
我們再來看看其中的「理財規劃流程」,研修內容包括:①理財規劃的目的、利益與環境、②理財規劃的步驟。對於前者,很多人根本不會認真想或注意;對於後者,一個CFP要與客戶進行的步驟有:①建立客戶與認證理財顧問的關係、②蒐集客戶資料,決定理財目標與期望、③分析客戶一般財務狀況與特殊需求、④擬定理財規劃書,對客戶做簡報、⑤幫客戶執行理財規劃書中的方案、⑥控管財務規劃案執行進度與定期檢討修正。
談到這裡,相信有人會覺得像是對公司企業提出的理財方案;沒錯,公司企業必須有健全的財務管理,我們個人和家庭難道就不需要?而且在進行這些步驟時,做為客戶的一方,自己也要準備相關資料,試著確定理財目標與期望,弄清楚自身的實際財務狀況,然後與對方把規劃書定下來,付諸實行。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根據這樣的流程(即使不找CFP協助),讓自己有條理、不遺漏的做好理財規劃,讓財務步上正軌,過較好的生活。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