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低利率環境造就固定收益商品當道,且不同於過去配息債券基金的收益類型商品,資產管理業者透過各類息收商品的組合包裝成各類收益型商品;其中尤以這幾年金融機構熱賣的海外債劵商品,台灣近兩年目標到期債券基熱賣兩千多億元,其實這類金融商品在香港、新加坡也很財富管理客群買單,到底這類債券基金對投資人有何致命吸引力? 對此部落格「副總裁的理財日誌」版主陳志彥po文提到,許多喜歡購買單一海外債券的人都有一種迷思:持有單一的海外債券,除了能夠享受到固定的配息外,如果短期債券的價格下跌,只要持有到期,就能夠拿回本金。但往往也忽略了收益不表示保證賺,投資人應留意淨值變化和合理配息率。 其實通常金融機構熱賣的產品都不像投資人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單一海外債券也不例外,陳志彥提醒購買這種商品的投資人千萬別忽略以下三個重要的點:  1.投資風險依然是存在的:持有單一債券的投資人依然要面對債券的各種風險,如利率風險、信用風險、違約風險、通貨膨脹風險等,這些風險並不會因為持有單一海外債券而消失,甚至風險更高。 至於到期拿回本金,如果你買的是長年期的債券,當你在多年後拿回本金時(假設沒有違約的情況),你的本金也會被通貨膨脹侵蝕掉。美國知名財經專家Cliff Asness在財務分析期刊(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中有一篇文章—我(對投資產業)的十大眼中釘(My Top Ten Peeves),當中的第10點他就批評很多理財顧問錯誤的告訴客戶:投資單一債券比投資債券基金更好。  文章中提到:「債券基金是很多債券所組成的,每天根據當天所持有的債券價格報價,一個債券的組合怎麼可能比其所持有的單一債券更糟呢?這在邏輯上是不通的。另外,持有單一債券到期並拿回本金,這一點雖然表現上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實際上卻不是如此」。  2.成本不透明:對投資人而言,債券的買賣就像是在黑箱中操作,外界無法清楚的看出買賣的真實價格,這一點對於投資人是很不利的。有些金融機構會宣稱購買單一海外債券不需要另外手續費,但我們都知道,金融機構不可能做賠本的生意,那麼利潤從何而來?答案就是買賣之間的價差,這就好像我們去銀行買賣外匯一樣,買進與賣出之間會有個價差,但更糟的是,外匯的價差是掛牌出來的,至少你會清楚被收到多少的價差,但是債券交易完全是不透明的,你根本不會知道價差是多少,而且這個價差往往比你想像的高出許多!  3.風險過度集中:這點是我個人認為購買單一海外債券最大的風險所在,「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句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風險控管方式,但是投資單一海外債券就違背這個控管風險的最基本原則。  有些人會說,我購買的是XXX國際金融機構,xxx國際知名公司,這些知名大公司是不可能會違約(或倒閉)的。真的嗎?2008年前台灣熱賣海外結構債的時候,當時理專也是說:雷曼兄弟這種百年大金融機構怎麼可能違約,放心購買吧!持有到期你就可以保本了,多好的投資!結果雷曼兄弟真的就倒閉了!金融市場上什麼事情都是可能發生的,永遠不要假設哪一家公司不會倒閉。  巴菲特曾說過:投資的首要原則就是不要永久的失去資金,第二個原則就是記住第一個原則。當你投資單一股票或單一公司債券時,其實就開始承擔了可能永久失去資金的風險,這點千萬不要忽略了。  對於持有單一個股或債劵是否為錯誤的投資方式,對此從事金融業講師多年,同時也是財務規劃師的陳言旻認為,只要不是過度極端的投資,例如1.只想持有個股或單一債劵;2只想持有ETF或基金,這是過度放大投資單一公司的風險,其實都讓自己的資金過度集中,相對風險太高了。 單一公司債的投資風險偏高,例如曾經是台灣銀行財富管理部門熱銷的海外債劵標的美國百年工業集團美國奇異(GE)集團,2018年不僅遭踢出道瓊成份股,債券信用評級也遭調降。因此,持有單一債券的風險不低,一籃子有價證券,不僅有助分散風險,也有助提高收益,這也是債券/固定收益基金能受投資人歡迎的關鍵。  

買海外債劵領配息穩穩賺?破解三個常犯的NG理財迷思

2019/09/23
債劵 , 理財迷思 , 投資風險 , 本金 , 信用風險 , 違約風險 , 匯率風險

低利率環境造就固定收益商品當道,且不同於過去配息債券基金的收益類型商品,資產管理業者透過各類息收商品的組合包裝成各類收益型商品;其中尤以這幾年金融機構熱賣的海外債劵商品,台灣近兩年目標到期債券基熱賣兩千多億元,其實這類金融商品在香港、新加坡也很財富管理客群買單,到底這類債券基金對投資人有何致命吸引力?

對此部落格「副總裁的理財日誌」版主陳志彥po文提到,許多喜歡購買單一海外債券的人都有一種迷思:持有單一的海外債券,除了能夠享受到固定的配息外,如果短期債券的價格下跌,只要持有到期,就能夠拿回本金。但往往也忽略了收益不表示保證賺,投資人應留意淨值變化和合理配息率。

其實通常金融機構熱賣的產品都不像投資人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單一海外債券也不例外,陳志彥提醒購買這種商品的投資人千萬別忽略以下三個重要的點: 

1.投資風險依然是存在的:持有單一債券的投資人依然要面對債券的各種風險,如利率風險、信用風險、違約風險、通貨膨脹風險等,這些風險並不會因為持有單一海外債券而消失,甚至風險更高。

至於到期拿回本金,如果你買的是長年期的債券,當你在多年後拿回本金時(假設沒有違約的情況),你的本金也會被通貨膨脹侵蝕掉。美國知名財經專家Cliff Asness在財務分析期刊(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中有一篇文章—我(對投資產業)的十大眼中釘(My Top Ten Peeves),當中的第10點他就批評很多理財顧問錯誤的告訴客戶:投資單一債券比投資債券基金更好。 

文章中提到:「債券基金是很多債券所組成的,每天根據當天所持有的債券價格報價,一個債券的組合怎麼可能比其所持有的單一債券更糟呢?這在邏輯上是不通的。另外,持有單一債券到期並拿回本金,這一點雖然表現上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實際上卻不是如此」。 

2.成本不透明:對投資人而言,債券的買賣就像是在黑箱中操作,外界無法清楚的看出買賣的真實價格,這一點對於投資人是很不利的。有些金融機構會宣稱購買單一海外債券不需要另外手續費,但我們都知道,金融機構不可能做賠本的生意,那麼利潤從何而來?答案就是買賣之間的價差,這就好像我們去銀行買賣外匯一樣,買進與賣出之間會有個價差,但更糟的是,外匯的價差是掛牌出來的,至少你會清楚被收到多少的價差,但是債券交易完全是不透明的,你根本不會知道價差是多少,而且這個價差往往比你想像的高出許多! 

3.風險過度集中:這點是我個人認為購買單一海外債券最大的風險所在,「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句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風險控管方式,但是投資單一海外債券就違背這個控管風險的最基本原則。 

有些人會說,我購買的是XXX國際金融機構,xxx國際知名公司,這些知名大公司是不可能會違約(或倒閉)的。真的嗎?2008年前台灣熱賣海外結構債的時候,當時理專也是說:雷曼兄弟這種百年大金融機構怎麼可能違約,放心購買吧!持有到期你就可以保本了,多好的投資!結果雷曼兄弟真的就倒閉了!金融市場上什麼事情都是可能發生的,永遠不要假設哪一家公司不會倒閉。 

巴菲特曾說過:投資的首要原則就是不要永久的失去資金,第二個原則就是記住第一個原則。當你投資單一股票或單一公司債券時,其實就開始承擔了可能永久失去資金的風險,這點千萬不要忽略了。 

對於持有單一個股或債劵是否為錯誤的投資方式,對此從事金融業講師多年,同時也是財務規劃師的陳言旻認為,只要不是過度極端的投資,例如1.只想持有個股或單一債劵;2只想持有ETF或基金,這是過度放大投資單一公司的風險,其實都讓自己的資金過度集中,相對風險太高了。

單一公司債的投資風險偏高,例如曾經是台灣銀行財富管理部門熱銷的海外債劵標的美國百年工業集團美國奇異(GE)集團,2018年不僅遭踢出道瓊成份股,債券信用評級也遭調降。因此,持有單一債券的風險不低,一籃子有價證券,不僅有助分散風險,也有助提高收益,這也是債券/固定收益基金能受投資人歡迎的關鍵。

 

20241101-bn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