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人以為存股要等低點進場才能賺最多,但真相顛覆你的認知!本篇透過回測2007金融海嘯、2011美債危機、2020新冠疫情、2022美國升息等四大股災數據,即使從最糟糕的時期與股市最低點開始定期定額的最終績效差異,告訴你為什麼別再執著低點,本文用數據揭穿迷思,用懶人存股法戰勝市場波動。
《ETF存股計畫》APP:定期定額多久能存到一桶金?一鍵幫你試算!
手機點擊下載👉https://www.cmoney.tw/r/194/lr1d4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在最糟的時期開始存股,平均3年內開始賺錢
筆者抓出歷史上4次的全球級股災來做定期定額回測,分別為2007年金融海嘯、2011年美債危機、2020年新冠疫情、2022年美國升息,並且都從當時股市最高點當天開始投入,可以看到即使是在最糟糕的時候開始定期定額存股元大台灣50(0050),平均在3年內都會轉虧為盈,而即便中間再次遇到股災,最後也會回歸往上成長的軌道。
等待低點買進比較好?回測結果竟輸高點進場!
我相信不少人會很想等待低點進場,認為這樣對存股的報酬率應該會更好,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下表筆者同樣以這4個股災並且是以結束的時間點開始做定期定額,也就是從當時的最低點進場,我們可以看到除了2008金融海嘯結束的第1年績效差距比較大以外,把時間拉到10年以上竟然發現績效反而輸給了從高點開始定期定額的績效!
為什麼會這樣子?那就是因為定期定額發揮了成本攤平的效果,同時間期間持續累積股數,因此在股市回升的時候,累積較多的股數帶來了更多的收益。而等待低點才開始進場存股的人雖然買進成本更低,但因為起步比較晚所以持有的股數比較少導致長期績效輸給了不擇時進場的投資策略,除非你在低點時將手上的資金一次All in,但在現實中我們除了不知道低點在哪裡,同時加上股災的市場會籠罩在悲觀情緒之中,我想應該沒有多少人敢All in。因此過去才會一直提到定期定額加上逢低加碼的策略會是最不需要動腦又符合人性的懶人存股方式。所以你問什麼時候是開始存股的好時機?那就是現在。
當然以上筆者講的都是指「長期存股」,如果你是想做短線或是波段,當然是等待越低點進場越好。
《ETF存股計畫》:定期定額多久能存到一桶金?一鍵幫你試算!
一般我們使用的看盤軟體都會有個股族群的分類,像是產業、概念股、集團股等等,但是比較少會有ETF的分類,部分有分類的也未細分是市值型、高股息、債券型等等,那麼在追蹤ETF報價的時候就比較不方便,自己一個一個拉自選股又有點麻煩。
那麼在《ETF存股計畫》APP中,ETF的報價可以一次查看,並有將ETF分類市值型、高股息、主題型、國際型、債券型並且更細分不同種類,也可以查看不同時間區間的績效表現與年化報酬率,幫助大家在選擇標的上有一些資訊參考。
「存股計算機」這個工具可以幫你計算投入某檔標的的資產變化、不同標的存到財務目標每月需要投入多少錢、以及每月領到的目標股利需要存入多少資金等等計算,方便大家訂定目標並找到適合自己的ETF。
「社團」則是ETF存股計畫的專屬討論版,除了在上面會有從開戶到第一次買股的教學與各種ETF資訊外,也可以在上面發問來解決你的疑難雜症!
完全免費無廣告的ETF工具馬上來試用!👉手機點我下載
延伸閱讀:10%殖利率還配的出來嗎?「這5檔」高股息ETF配息本錢仍充裕!
(圖片來源:ETF存股計畫/責任編輯:Ti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理財工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