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Rich從小便接觸股票市場,從課堂助手成長為技術分析導師,更在多次牛市與震盪中展現實力,他屢屢捕捉到漲幅數倍的強勢股,用績效證明自己的投資策略經得起市場考驗。   Rich 小檔案 香港智富學苑贏勢技術課程導師,父親為智富學苑創辦人張志雲(Chief PaPa),投資經歷達11 年,擅長技術分析並專注於研究創新科技行業,不僅成功捕捉到多檔倍升股,更曾獲得200% 以上的投資回報。   來自香港的Rich,今年剛滿22歲,在他這樣的年紀,多數人可能才剛完成學業、踏入社會,對人生、理財都還懵懵懂懂,但他自幼學習投資,至今已累積11年的實戰經驗,除了專精美股,也深耕技術分析領域,投資績效輝煌。 過去他靠著自己獨有的選股心法,成功在低位階布局特斯拉、美超微(Super Micro Computer,SMCI)、Reddit(RDDT)、Palantir(PLTR)、拼多多(PDD)等科技股,獲得超過100%、甚至200%以上的回報,並且在牛市與熊市中,都能穩定獲利。 究竟Rich是如何成為「倍升股」獵人?他的投資策略又有何獨到之處?本文將為讀者一一揭曉。   承襲富爸爸思維 從11歲起跑的投資人生 Rich的父親是香港智富學苑創辦人張志雲(Chief PaPa),年幼時,張志雲家境貧困,他堅信傳統的成功路徑能讓他翻轉人生,於是便努力讀書、尋找好工作,甚至創辦公司。 這些歷程雖然讓他脫離貧困,卻也因此犧牲了個人健康與家庭和諧。於是他決定擺脫「窮爸爸」思維,轉型為「富爸爸」,學習讓錢為自己工作。 經歷過投資失利與兩次賠光資產之後,張志雲利用自己的商學背景,研擬出一套精準的選股策略,同時也摸索出掌握市場情緒、危機入市的「撈底」法則,終於開始穩定獲利,並將買股哲學套用在房地產上,累積出9位數資產。 親眼見證父親靠投資財富自由,過上真正想要的人生,Rich自小的眼界就與一般孩子不同。 他從11歲開始接觸投資,從父親身上汲取大量財商知識,早早決定不遵循傳統成功路徑,甚至放棄就讀名校,轉而自現實人生中學習更多有價值的知識。他也逐步從交易經驗中打磨出自己的投資邏輯,更憑藉自身興趣苦心鑽研技術分析,和父親走出不一樣的投資路線。 2020年起Rich加入智富學苑,從課程助手做起,去(2024)年起更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分析導師,教導過上千名學員。 Rich表示,在父親灌輸的眾多觀念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傳奇投資大師彼得‧林區的這句名言—「投資股票,要用一個生意人的眼光去看待。」這句話至今仍深深影響著Rich,讓他將股票視為一門生意,而非單純跳動的漲跌數字。   從基本面判斷倍升潛力 挖掘「大魚變鯨魚」飆股 Rich主要進行波段操作,其核心理念是「順勢而為」。他深信,一檔股票能夠持續吸引機構投資者買入,背後必有基本面的強勁支撐,長期才能上漲數倍甚至百倍。因此,在運用技術分析捕捉趨勢的同時,他也會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包含成長性、產業地位和護城河等,藉此判斷股票是否具備倍升潛力。 在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的牛市中,Rich捕捉到數檔漲幅數倍的飆股,獲得豐厚回報。去年他的績效為54%,大幅超越同時期那斯達克指數28.6%的漲幅;而在今年上半年這種劇烈震盪的盤勢中,他仍然達到10%以上的績效。 至於Rich交易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戰績,其一是美超微,他在拆股前約300多美元時買入,隨後在一個多月內,美超微飆漲到1,000多美元;其二則是在去年底Rich趁著市場回調,在股價20幾美元時買入Palantir並持有至今,這證明了他的策略能夠捕捉到極具爆發力的股票。 究竟該如何選股?Rich有2個明確的標準。 1.市值大於100億美元。他傾向於選擇市值在100億美元以上的中大型企業,因其資金量相對較大,更能支撐波段的上漲,並會避免市值過小(小於10億或20億美元)的概念股或小型股。 2.增長潛力大。他非常關注公司營收或每股盈餘(EPS)的增長,特別是那些正處於「從大魚變鯨魚」階段的企業。因此像蘋果、Google這類已是「藍鯨」的成熟企業,增長可能已放緩甚至飽和,較難實現顯著的倍數增長,就不會是Rich偏好的股票。   嚴守進出場4大策略 躲過大跌危機 至於進出場策略,Rich主要依賴技術分析訊號,並結合對機構投資者動向的判斷。他認為機構資金量龐大,其行為必定會反映在圖表上。因此,他主要觀察K線型態和成交量,輔以均線和相對強度(RS)作為進場依據。他的進場策略主要分為以下2種。 進場策略1:突破策略 當帶有大量成交量的K線突破關鍵壓力時,可視為機構進場訊號而跟隨。在突破前,Rich會留意股價在小區間橫行時,成交量是否萎縮,因為這可能是機構分批買入的跡象,待突破樞紐點(橫盤區間的關鍵壓力或歷史高點)後,即為進場時機。 進場策略2:回踩策略 在突破策略勝率下降的震盪盤中,Rich會轉為使用回踩策略。他會選擇趨勢向上、且相對於大盤更為抗跌的股票,等待其出現自然且低量的回調。 低量代表賣壓小或投資者傾向持有,Rich會在股價回調到多個關鍵支撐位重疊的位置進場(如K線、均線支撐位同時出現),因為這能吸引不同技術分析類型的投資者買入,使勝率提高。 出場策略方面,Rich會關注技術訊號,並趁強勢出場。如果股票出現突兀走勢,如突然的大黑K伴隨巨量跳空下跌,可能是機構在高檔出貨的跡象,他會選擇離場。Rich強調,進場前必須制定交易計畫,設定好停損和停利點位,達到預設目標就按計畫離場。 另一種方法則是移動停利,隨著股價上漲不斷上移停利點,以此捕捉更完整的波段漲幅。為了更全面地分析,Rich會結合不同時間維度的線圖綜合判斷,先以大時間維度(日線、週線)判斷趨勢,再以小時間維度(小時線、分鐘線)找尋進出場點。 這樣的進出場策略,讓他成功躲過去年12月中與今年2月中的大跌,例如2024年底,他判斷市場風向轉變的訊號包括許多股票漲幅過大、強勢股出現突兀走勢(異常的巨量大黑K或跳空下跌),以及整體市場事件(如FOMC會議後的大跌)。   走過順風與逆風 紀律才是長期獲利關鍵 然而,Rich的投資過程中並非總是順風順水,他坦言最大的教訓發生在2022年。當時他經歷了幾年的順風期,開始有些「飄了」,變得過度自信,並開始漠視風險,想用更大資金追求更高回報。更大的問題是,他當時未能及時察覺市場環境已從順風轉為逆風。 就在2022年,Rich買進自己持續看好的網路資安龍頭Crowdstrike(CRWD),他曾靠著這檔股票獲利超過1倍,卻在股價腰斬後誤判為便宜,再度買進,結果股價卻繼續崩跌了40%。雖然事後該檔個股反彈創新高,但不是每檔股票都有這種機會。 這次經驗教讓他學到投資不能迷戀強勢標的,而是要懂得順勢操作、逆勢保守,因為遵守交易紀律才是長期獲利關鍵。他也說道,在熊市逆風下,即使是輝達(Nvidia)、Meta等優質企業,也可能逃不過腰斬的命運。 在趨勢不明朗、波動大、充滿假突破的震盪盤時,趨勢投資者會面臨較大的操作困難。面對這種逆風或震盪時期,Rich會選擇收帆,避免過度交易耗損資金;即使有機會,也會更嚴格地篩選股票,確保基本面與技術訊號更可靠,並且設置更保守的停損點。 最後,Rich也強調技術分析只是投資成功的其中一環,更重要的是投資心理素質、自律。他從自身挫折中學到風險管理,特別是保護本金。「巴菲特說永遠不要輸錢並非指零虧損,而是不要把你的本金輸掉。」 Rich解釋,這意味著要避開可能導致本金大幅虧損甚至清零的行為。因此,Rich嚴格控制單筆交易的虧損在10%以內,這樣即使連續虧損,總虧損也有限,等到市場順風時才能更快追回損失,並使投資部位持續創新高。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7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22歲Rich靠倍升股獲利200%!鎖定創新企業 精準抓住起漲點

2025/07/02
技術分析 , 倍升股 , 波段操作 , 風險管理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Rich從小便接觸股票市場,從課堂助手成長為技術分析導師,更在多次牛市與震盪中展現實力,他屢屢捕捉到漲幅數倍的強勢股,用績效證明自己的投資策略經得起市場考驗。

 

Rich 小檔案

香港智富學苑贏勢技術課程導師,父親為智富學苑創辦人張志雲(Chief PaPa),投資經歷達11 年,擅長技術分析並專注於研究創新科技行業,不僅成功捕捉到多檔倍升股,更曾獲得200% 以上的投資回報。

 

來自香港的Rich,今年剛滿22歲,在他這樣的年紀,多數人可能才剛完成學業、踏入社會,對人生、理財都還懵懵懂懂,但他自幼學習投資,至今已累積11年的實戰經驗,除了專精美股,也深耕技術分析領域,投資績效輝煌。

過去他靠著自己獨有的選股心法,成功在低位階布局特斯拉、美超微(Super Micro Computer,SMCI)、Reddit(RDDT)、Palantir(PLTR)、拼多多(PDD)等科技股,獲得超過100%、甚至200%以上的回報,並且在牛市與熊市中,都能穩定獲利。

究竟Rich是如何成為「倍升股」獵人?他的投資策略又有何獨到之處?本文將為讀者一一揭曉。

 

承襲富爸爸思維 從11歲起跑的投資人生

Rich的父親是香港智富學苑創辦人張志雲(Chief PaPa),年幼時,張志雲家境貧困,他堅信傳統的成功路徑能讓他翻轉人生,於是便努力讀書、尋找好工作,甚至創辦公司。

這些歷程雖然讓他脫離貧困,卻也因此犧牲了個人健康與家庭和諧。於是他決定擺脫「窮爸爸」思維,轉型為「富爸爸」,學習讓錢為自己工作。

經歷過投資失利與兩次賠光資產之後,張志雲利用自己的商學背景,研擬出一套精準的選股策略,同時也摸索出掌握市場情緒、危機入市的「撈底」法則,終於開始穩定獲利,並將買股哲學套用在房地產上,累積出9位數資產。

親眼見證父親靠投資財富自由,過上真正想要的人生,Rich自小的眼界就與一般孩子不同。

他從11歲開始接觸投資,從父親身上汲取大量財商知識,早早決定不遵循傳統成功路徑,甚至放棄就讀名校,轉而自現實人生中學習更多有價值的知識。他也逐步從交易經驗中打磨出自己的投資邏輯,更憑藉自身興趣苦心鑽研技術分析,和父親走出不一樣的投資路線。

2020年起Rich加入智富學苑,從課程助手做起,去(2024)年起更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分析導師,教導過上千名學員。

Rich表示,在父親灌輸的眾多觀念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傳奇投資大師彼得‧林區的這句名言—「投資股票,要用一個生意人的眼光去看待。」這句話至今仍深深影響著Rich,讓他將股票視為一門生意,而非單純跳動的漲跌數字。

 

從基本面判斷倍升潛力 挖掘「大魚變鯨魚」飆股

Rich主要進行波段操作,其核心理念是「順勢而為」。他深信,一檔股票能夠持續吸引機構投資者買入,背後必有基本面的強勁支撐,長期才能上漲數倍甚至百倍。因此,在運用技術分析捕捉趨勢的同時,他也會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包含成長性、產業地位和護城河等,藉此判斷股票是否具備倍升潛力。

在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的牛市中,Rich捕捉到數檔漲幅數倍的飆股,獲得豐厚回報。去年他的績效為54%,大幅超越同時期那斯達克指數28.6%的漲幅;而在今年上半年這種劇烈震盪的盤勢中,他仍然達到10%以上的績效。

至於Rich交易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戰績,其一是美超微,他在拆股前約300多美元時買入,隨後在一個多月內,美超微飆漲到1,000多美元;其二則是在去年底Rich趁著市場回調,在股價20幾美元時買入Palantir並持有至今,這證明了他的策略能夠捕捉到極具爆發力的股票。

究竟該如何選股?Rich有2個明確的標準。

1.市值大於100億美元。他傾向於選擇市值在100億美元以上的中大型企業,因其資金量相對較大,更能支撐波段的上漲,並會避免市值過小(小於10億或20億美元)的概念股或小型股。

2.增長潛力大。他非常關注公司營收或每股盈餘(EPS)的增長,特別是那些正處於「從大魚變鯨魚」階段的企業。因此像蘋果、Google這類已是「藍鯨」的成熟企業,增長可能已放緩甚至飽和,較難實現顯著的倍數增長,就不會是Rich偏好的股票。

 

嚴守進出場4大策略 躲過大跌危機

至於進出場策略,Rich主要依賴技術分析訊號,並結合對機構投資者動向的判斷。他認為機構資金量龐大,其行為必定會反映在圖表上。因此,他主要觀察K線型態和成交量,輔以均線和相對強度(RS)作為進場依據。他的進場策略主要分為以下2種。

進場策略1:突破策略

當帶有大量成交量的K線突破關鍵壓力時,可視為機構進場訊號而跟隨。在突破前,Rich會留意股價在小區間橫行時,成交量是否萎縮,因為這可能是機構分批買入的跡象,待突破樞紐點(橫盤區間的關鍵壓力或歷史高點)後,即為進場時機。

進場策略2:回踩策略

在突破策略勝率下降的震盪盤中,Rich會轉為使用回踩策略。他會選擇趨勢向上、且相對於大盤更為抗跌的股票,等待其出現自然且低量的回調。

低量代表賣壓小或投資者傾向持有,Rich會在股價回調到多個關鍵支撐位重疊的位置進場(如K線、均線支撐位同時出現),因為這能吸引不同技術分析類型的投資者買入,使勝率提高。

出場策略方面,Rich會關注技術訊號,並趁強勢出場。如果股票出現突兀走勢,如突然的大黑K伴隨巨量跳空下跌,可能是機構在高檔出貨的跡象,他會選擇離場。Rich強調,進場前必須制定交易計畫,設定好停損和停利點位,達到預設目標就按計畫離場。

另一種方法則是移動停利,隨著股價上漲不斷上移停利點,以此捕捉更完整的波段漲幅。為了更全面地分析,Rich會結合不同時間維度的線圖綜合判斷,先以大時間維度(日線、週線)判斷趨勢,再以小時間維度(小時線、分鐘線)找尋進出場點。

這樣的進出場策略,讓他成功躲過去年12月中與今年2月中的大跌,例如2024年底,他判斷市場風向轉變的訊號包括許多股票漲幅過大、強勢股出現突兀走勢(異常的巨量大黑K或跳空下跌),以及整體市場事件(如FOMC會議後的大跌)。

 

走過順風與逆風 紀律才是長期獲利關鍵

然而,Rich的投資過程中並非總是順風順水,他坦言最大的教訓發生在2022年。當時他經歷了幾年的順風期,開始有些「飄了」,變得過度自信,並開始漠視風險,想用更大資金追求更高回報。更大的問題是,他當時未能及時察覺市場環境已從順風轉為逆風。

就在2022年,Rich買進自己持續看好的網路資安龍頭Crowdstrike(CRWD),他曾靠著這檔股票獲利超過1倍,卻在股價腰斬後誤判為便宜,再度買進,結果股價卻繼續崩跌了40%。雖然事後該檔個股反彈創新高,但不是每檔股票都有這種機會。

這次經驗教讓他學到投資不能迷戀強勢標的,而是要懂得順勢操作、逆勢保守,因為遵守交易紀律才是長期獲利關鍵。他也說道,在熊市逆風下,即使是輝達(Nvidia)、Meta等優質企業,也可能逃不過腰斬的命運。

在趨勢不明朗、波動大、充滿假突破的震盪盤時,趨勢投資者會面臨較大的操作困難。面對這種逆風或震盪時期,Rich會選擇收帆,避免過度交易耗損資金;即使有機會,也會更嚴格地篩選股票,確保基本面與技術訊號更可靠,並且設置更保守的停損點。

最後,Rich也強調技術分析只是投資成功的其中一環,更重要的是投資心理素質、自律。他從自身挫折中學到風險管理,特別是保護本金。「巴菲特說永遠不要輸錢並非指零虧損,而是不要把你的本金輸掉。」

Rich解釋,這意味著要避開可能導致本金大幅虧損甚至清零的行為。因此,Rich嚴格控制單筆交易的虧損在10%以內,這樣即使連續虧損,總虧損也有限,等到市場順風時才能更快追回損失,並使投資部位持續創新高。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7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bn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