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震盪劇烈,時不時連續大修正的氛圍下,大多數散戶常見的行為包括:恐慌性拋售、只持有現金,以及在動盪市場中瘋狂交易。雖然如此,也有部分投資人可以冷靜地執行逢低加碼,例如基金教母蕭碧燕、知名財經作家算利教官楊禮軒;但也有部分投資人以不變應萬變,不建議逢低加碼,例如知名財經作家陳逸朴(小資YP),至於專業法人的做法則又是另一種。
先來看專業法人的做法。元大 2001 基金研究團隊依據情況採不同操作,以 2018 年中美貿易戰、2020 年新冠疫情與今(2022)年通膨及俄烏戰事對市場的干擾為例,中美貿易戰、俄烏戰事是人為因素,雖無法評估何時結束,但根據過往經驗,地緣政治對股市的影響多屬短暫,之後市場會回歸基本面,該復甦還是會繼續,所以事件發生當下不減碼,但研判哪些公司受影響較低甚至受惠,並加碼這些標的。
反之,2020 年的疫情並非人禍且為「未知的未知」,市場大恐慌下,不論股債都崩跌。投資團隊當時立即先減碼,隨後研判生物科技發展進步,疫苗終會被研發出來,預期 3~6 個月應會有消息,於是在減碼後,以較緩慢的速度布局被錯殺或受惠的標的。
專業法人擁有豐富的研究資源,小額投資人要完全複製有一定難度,但可以學習法人研判市場走勢的邏輯。接下來,以投資人較易學習與複製的陳逸朴與楊禮軒的做法來分別介紹。
小資 YP 陳逸朴
紀律執行定期 All-in,無須逢低加碼
陳逸朴的新書《一年投資 5 分鐘:打造每月 3 萬被動收入,免看盤、不選股的最強小資理財法》持續盤踞投資理財類暢銷榜中。靠著指數化投資,每年年初一次性將前一年存好的錢全部投入,陳逸朴以 6 年的時間讓資產達到 8 位數,成為新一代當紅的投資素人。
談到曾經歷的股市大跌與當時的心情和反應,2016 年開始投資理財的陳逸朴表示,他一共經歷過英國脫歐、川普當選、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 4 次的股市大修正衝擊,但印象中最深的是疫情給他的震撼教育,當時陳逸朴眼見辛苦多年所賺的錢全數吐回還倒賠,一度懷疑自我。
還好,陳逸朴及時回到最初投資的想法:長期投資,以及「將來下跌、遇到虧損」是預期中的情況,因此他沒賣出持股並如常地生活與工作。陳逸朴解釋,在大跌時遇到的最大考驗就是「要不要賣出?」而多數投資人沒有想過賣出後何時要買回?若知道何時要買回,就可以賣出,相反的情況也是。
若目標為長期投資
逢低加碼效益不大
至於對今年股市大漲大跌,陳逸朴以「沒感覺」回應,原因是跌幅還算正常,而且股市會漲就會跌,沒什麼特別。陳逸朴認為,投資就是要承受這些波動,才能獲利。那麼會不會趁今年股市持續修正時來逢低加碼?陳逸朴的答案是「不會」。
去年 8 月陳逸朴在個人部落格發表「逢低加碼」vs「定期定額」相關文章,以回測不同時間、不同定期定額加碼方式來證明逢低加碼的效益不大,甚至不可行(https://yp-finance.com/do-not-wait-for-dropping),符合他個人「隨時 All-in」的信念,有紀律地於每年初把前一年所存下來的錢一次性地投入特定的 ETF 中。
陳逸朴認為,逢低加碼沒有益處是基於 2 個理由。首先是要逢低加碼,代表手中保留了現金,這些資金呆放著並無法對抗通膨。其次,市場長期上漲下,逢低加碼的現金可能因為沒有抓到上漲的一段,致使機會成本增高。
例如 10 年前存了一筆錢,想要在市場下跌 30% 時加碼,但直到 2020 年疫情衝擊,市場下跌 30% 時才買進,卻發現買進時的股市價格是 10 年前的 2 倍,投資人覺得這樣是賺還是賠?換句話說,逢低加碼真正可行在於買進當時的成本,需要比當初存下或保留這筆資金的成本便宜才有用。
此外,逢低加碼的做法還涉及了何時加碼、下跌多少加碼、要等多久,以及若等不到該怎麼做等問題。陳逸朴認為,很多投資人根本沒想過這些答案,也坦承很難有標準答案,所以,陳逸朴建議,選擇一個固定時間(例如每月、每季或每年)來一次性投入就是最簡單、有效的長期投資做法。
算利教官楊禮軒
個股未達理想買進價,可轉債隨時能買
相較於多數投資人對股市大跌憂心忡忡,算利教官楊禮軒的心情卻很好,因為他都趁股市持續大修正時,以較便宜的價格來買進看好的標的。楊禮軒能這麼做,是因為他人生第一次的股市風暴就遇到金融海嘯,逢低買進的做法讓他嘗到甜美的獲利果實。
楊禮軒是在 2007 年進入股市,隔年的金融海嘯讓全球主要股市至少腰斬,楊禮軒手中的個股也大幅下跌。不過,楊禮軒不擔心,因為進場前就選定獲利較不受大環境好壞影響的非景氣循環且為民生必需的個股。
楊禮軒反而在金融海嘯期間持續買進大跌的電信、有線電視與天然氣等個股,以更低的成本來存股,事後證明這樣做是對的,這讓他股息與資本利得都賺到。另外, 2015 下半年中國股災,台股跟著修正,以及 2020 年3 月全球股市因為疫情而暴跌,楊禮軒都趁機買進一些便宜的個股,持有至今,獲利少則 3 成,多則逾倍。這些美好的經驗讓他常常期待股市的黑天鵝。
觀察台股現況
還不是撿便宜的時機
前陣子筆者與楊禮軒在 CMoney 作者年會活動中碰面,知道楊禮軒手中又多出一大筆資金,眼看股市因戰爭、通膨、升息而持續修正,於是詢問楊禮軒是否打算逢低加碼,楊禮軒的回答是可轉換公司債(CB)可買進,但個股還不到低接的位置。
為何個股目前還不是撿便宜的時機?楊禮軒以他的觀察提出 3 個重要提醒。
提醒1:市場崩跌速度快但爬升慢。
楊禮軒根據過往幾次市場崩跌指出,每次崩跌的過程中,下去的速度很快,但往上爬升的速度要很久。投資人無須因擔心黑天鵝來時不進去撿就不會成為有錢人而躁進。
提醒2:電信股連續大跌,才是台股大跌段的尾聲。
楊禮軒以 2008年、2015 年中國股災、2020 年 3 月 19 日 3 個時間點為例指出,個股下跌最後的尾端,通常是電信、天然氣、有線電視等類股持續下跌,尤其是電信股,若連續下跌就代表股市崩跌到了尾聲,目前台股的情況顯然不是。
提醒3:科技股修正可能尚未結束。
今年來科技股修正幅度大,費城半導體指數、那斯達克指數波段最大跌幅約 2 成,主要原因有 2:一是反映在疫情期間的供應鏈失序所引爆的 3C 需求已經減緩;二是美國步入升息循環後,高本益比、低殖利率的科技股被投資人拋售。再加上若今年開放旅遊,旅遊支出的增加會壓抑消費性電子支出,楊禮軒預期部分電子產業的需求今年會下降。
依循 3 原則
決定是否逢低買進或加碼
那麼,投資人何時可以逢低買進或加碼,又該如何挑選個股?楊禮軒分享個人遵循的 3 個原則,供投資參考。
原則1:短期逆風而非衰退。
面對股市大跌,楊禮軒認為投資人應關注投資標的是短期的逆風還是無可回復的衰退?然後再評估是不是入手的好機會。若只是短期的逆風,那麼股價的修正,反而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進。
原則2:股價是否跌到合理價或更低。
楊禮軒評估景氣循環股與非景氣循環股的標準不同,以非景氣循環股來看,本益比(PE)小於 20 倍,可持續買進。若為科技股等景氣循環股,楊禮軒以近 5 年平均每股企業盈餘(EPS)來回推合理股價,比如產業平均本益比是 10 倍,用 5 年平均 EPS 乘上 10,就是合理股價。
用 5 年是要避免塞貨等弊端。楊禮軒解釋,有些公司有特定原因去衝刺單年度獲利,以至於出現塞貨等因素讓某特定年度獲利很高,但是隔年貨還塞在通路沒賣完,獲利變不好,股價也出現很大修正。用5年平均EPS來回推可避開塞貨的弊端,以此回推出來的價格也相對安全。
原則3:標的在產業裡擁有一定地位。
楊禮軒表示,這樣的公司遇到逆風時,可活得比同產業好,若多數公司倒閉,下一次順風來臨時該公司擁有定價權,股價也會乘風破浪。
楊禮軒認為,景氣循環股現在並非進場好時機,反而可轉換公司債有不少好標的,這也是他目前布局的重點,下一篇「標的篇」將有進一步說明。
錢雜誌APP上線啦!快下載你的隨身理財寶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AtYg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2年4月號《Money錢》
(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