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基本面分析固然好,可有時股價早已反應,就算資訊是正確的,也有可能因為進場時機錯誤而賠錢。有一點可以明確知道,無論判斷的依據是籌碼面、基本面、產業面、消息面,所有買賣的決策都會在技術分析圖上反映出來,因此技術分析非常重要!
好書立即購買:《學會走圖 SOP 讓技術分析養我一輩子》
在 2022 年 3 月的產業分析新聞中,出現一則標題:「600 元以下的台積電,閉著眼睛買」,同時間外資一邊調高台積電(2330)目標價,一邊連續賣超台積電近 30 萬張,使股價跌到 7 個月低點。而台積電的基本面不僅沒有惡化,2022 年 4 月公布 3 月營收,金額更創歷史次高達 1,719 億元。
這段期間,我搜尋集保資料顯示,2022 年 3 月 1 日,當台積電跌破 600 元後,進場買台積電的股東已超過 20 萬人,總股東人數快速增加至 115 萬人,超越同期中鋼的 106 萬餘人,成為台灣股東人數最多的上市公司。
從技術分析圖(圖 1-1-1)上可以觀察到,3 月 1 日到 3 月 15 日台積電股價跌破 600 元後,最低點來到 555 元,成交量確實大幅增加,後續股價出現大量止跌訊號後一度快速反彈至 602 元,但接著又一路下跌。然而,台積電後續每個月的營收皆較上個月增長,股價卻一路下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公司賺錢跟股票漲跌竟不是同一件事?其實這就是所謂的「財報陷阱」。
從線圖看趨勢 避開財報陷阱
公司會賺錢來自於產業競爭力、財務能力等相當多的因素,股票價格漲跌則來自於供需,如果需求力道大於供給,則股價容易上漲;相反的,若供給力道大於需求,股價就容易下跌,這在技術分析圖上可以很明確地研判出來。
台積電自 2022 年 2 月底跌破季線後,進入中期空頭格局,這期間雖然在 5 月 31 日出現短線多頭趨勢,但上漲遇到季線 壓力後,隨即又再下跌,把多頭趨勢的底部給跌破了,因此股價續跌。 由圖 1-1-1 可以清楚看到,2022 年當台積電公告 4 月營收創新高的當下,股價已經是呈現空頭趨勢了。關於空頭趨勢的操作策略,就是等空單可進場的位置確認之後,可以開始做空股票。
① 空頭確認
② 股價跌至 600 元,成交量明顯增加,同期間外資持續大量賣超,散戶融資金額卻不斷增加
③ 股價反彈至 602 元後再度跌破 600 元關卡,支撐變成壓力
④ 即使在 5 月打底完成,股價上漲,但遇到向下季線,還是有壓力
⑤ 跌破多頭底部,股價再跌一波。
基本面通常延後反應
一般散戶要進場買股票,往往都是看媒體消息,看到某家公司營收再創新高、某家公司接到新的大訂單,因此心動進場,希望藉由公司獲利增加自已的財富,但股票價格實際運作卻又不是這麼回事。基本面是股價的落後指標,經常發生股價大漲後才公布財報好消息,或是股價都跌深了,媒體還在報導公司的業績很好,最後公司卻潑冷水公布表現不佳的財報,這些都是資訊不對等造成的結果。除非你有很明確的內線消息,否則散戶能夠獲取的絕不是第一手資訊,甚至轉過好幾手。
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知道的是,無論判斷的依據是籌碼面、基本面、產業面、消息面,所有買賣的決策都會在技術分析圖上反映出來。也就是說,與其研究籌碼、研究產業,不如把技術分析圖好好研究,確認趨勢、判斷位置高低,哪裡可以進場?該如何停損停利? 1 張圖看不懂,那就看 10 張、看 100 張,只要有一天看懂了,就可以開始進場了,這也是我棄基本面、改學技術分析的投資歷程。
遇重大利空慘賠 從此只信技術分析
從民國 88 年進入投信的第一天開始,我每天早上都要報告產業消息,部門中每一個人負責一個產業,所以早上 6 點就要起床,不是吃早餐,而是找產業新聞。雖然我是銀行保險科系畢業,跟股票投資還算有沾一點邊,但實際上要了解這些產業上中下游的相關影響,或是細產業分類的前景,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場硬戰,更何況了解之後,還不見得能賺到錢。
更可怕的是,因為看了很多資訊,還會誤以為自己已經很專業了,進出場都沒問題,反正基本面很好。當年進場買賣的價位,現在技術分析圖打開一看,真的是冷汗直流,我的錢到底是怎麼賠的,謎底終於揭曉。因為我相信「反正基本面很好」,買進套牢了也沒關係,這種想法在股市太平時期大概還有解套的機會,偏偏我就遇上金融市場的重磅利空「美國次貸風暴」。如果事先知道這樣的利空,會讓加權指數在半年內跌掉 55%,從 9,000 點跌到 4,000 點,不要說是我,任何一個投資人早在開始下跌時,就會先認賠出場了。偏偏在這之前股價是一段大多頭行情,誰也無法想像一個搞不清楚原因的利空消息,竟然可以導致如此幅度的下跌。
① 股價跌破前低,進入空頭趨勢
② 儘管收黑 K,但當日最高點仍突破前高,因此空頭轉多頭
③ 黑 K 跌破前低,再轉空頭趨勢
④ 指數在 2008 年 11 月 21 日當週一度跌至 3,955 點,已自 2008 年 5 月 23 日當週高點 9,310 點下跌逾 5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