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起,范瑋峻就開始長期照護多位親人,龐大醫療與照護費用讓他體會到「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錢賺不多,就要有足夠的保險保障,才能扛得起因病和失能帶來的經濟壓力。 過去3年,為了治療母親的癌症,范瑋峻一方面積極跟醫生溝通治療方式,一方面與自己的保險業務員、同時也是安睿宏觀理財顧問的李昇益一起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終獲全額理賠,總金額逾1,400萬元。 范瑋峻對保險商品熟稔,與多年來面對親人離世,長期與安養中心、醫院打交道的親身經歷有關,「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是范瑋峻的深刻體驗,也是他積極研究保險的強烈動機,他要幫自己與母親做好保險保障的安排。 親人陸續離世 積極研究保險 范瑋峻的父親因食道破裂,長達10餘年無法正常進食,也無法工作,在市場擺攤賣豬肉的母親一肩扛起經濟重擔,也因為父親沒有保險,每次開刀、檢查等需要住院時,范瑋峻都在心裡祈禱可以抽到健保床,「能住健保房,我覺得是非常恩賜的事情!」范瑋峻如此表示。 畢竟抽不到健保房,就只能選自費病房補差額費用,這之間即有每日0元(健保房)、2,000元(雙人房)或是3,000元(單人房)的顯著差距。 父親住院還讓范瑋峻了解,自費項目多且昂貴,例如開完刀後的止痛針,用健保只能6~8小時打1針,若想減輕父親的痛苦,自費針劑要花約2萬元,根本負擔不起;此外,2009年阿嬤因跌倒變成植物人,住進安養中心後的4、5年花費,包括氧氣、抽痰、尿布、奶粉、每週2次洗腎與交通費等,自費項目加上住宿費用每月至少5萬元。「幸好阿嬤有積蓄能支付這些費用。」這讓范瑋峻再次體會到金錢在生病時的重要性。 2013年阿嬤過世後,舅舅、姨丈也陸續因意外或生病往生,父親接著不幸離世。親人的相繼逝世,加上父親與阿嬤生病時的實際經驗,讓范瑋峻非常害怕生病卻沒有錢能治療的情況,因此他非常在意「保險」,因為保險可以解決生病時錢不夠用的問題。 於是范瑋峻一邊處理父親喪事,一邊上網尋找合適的保險商品。他發現當年剛上市的失能扶助險非常符合需求,比較不同險種的CP值後,屬意友邦人壽的失能扶助險,並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當時任職友邦人壽的李昇益。 李昇益回憶起當時的情況表示,范瑋峻的需求是希望每月有5萬元收入,來請看護或是做其他療養用途,並確認失能扶助險的理賠內容。因為考慮到失能扶助險的每月給付目的是「救窮」,因此他建議范瑋峻加保一次給付的重大疾病險,先領到一筆錢才能「救急」,以支付生病一開始需要的一大筆費用。 此外,考慮當時范瑋峻剛擔任律師工作不久,繳保費預算有限,但又要滿足他希望失能扶助險保額5萬元等要求,因此優先選擇定期險,這份專為范瑋峻母親量身訂製的保單於2014年10月生效。 母親罹癌費用大 全由保險買單 范瑋峻父親過世後約半年,母親確認罹癌,也開始了范瑋峻與李昇益長達3年多的申請理賠之路。對家裡只剩母親與自己兩人的范瑋峻而言,拼了命也想救母親,而救母親需要錢;對李昇益來說,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到的最高理賠金額案子,兩人都卯足了勁。 接下來是申請理賠的幾個關鍵事件、過程與結果,從范瑋峻與李昇益的申請紀錄可以發現,「醫生診斷證明」是關鍵,畢竟保險公司要的是事實而不是保戶感受,因此與醫師有效地溝通,與保險業務員密切合作相當重要。 全文未完,看更多請見《Money錢》2018年8月號第131期
年繳3萬5 最高領到1,400萬
2018/08/01
醫療保障
,
長期照護
,
保險理賠
,
重大疾病險
,
失能險
從高中起,范瑋峻就開始長期照護多位親人,龐大醫療與照護費用讓他體會到「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錢賺不多,就要有足夠的保險保障,才能扛得起因病和失能帶來的經濟壓力。
過去3年,為了治療母親的癌症,范瑋峻一方面積極跟醫生溝通治療方式,一方面與自己的保險業務員、同時也是安睿宏觀理財顧問的李昇益一起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終獲全額理賠,總金額逾1,400萬元。
范瑋峻對保險商品熟稔,與多年來面對親人離世,長期與安養中心、醫院打交道的親身經歷有關,「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是范瑋峻的深刻體驗,也是他積極研究保險的強烈動機,他要幫自己與母親做好保險保障的安排。
親人陸續離世
積極研究保險
范瑋峻的父親因食道破裂,長達10餘年無法正常進食,也無法工作,在市場擺攤賣豬肉的母親一肩扛起經濟重擔,也因為父親沒有保險,每次開刀、檢查等需要住院時,范瑋峻都在心裡祈禱可以抽到健保床,「能住健保房,我覺得是非常恩賜的事情!」范瑋峻如此表示。
畢竟抽不到健保房,就只能選自費病房補差額費用,這之間即有每日0元(健保房)、2,000元(雙人房)或是3,000元(單人房)的顯著差距。
父親住院還讓范瑋峻了解,自費項目多且昂貴,例如開完刀後的止痛針,用健保只能6~8小時打1針,若想減輕父親的痛苦,自費針劑要花約2萬元,根本負擔不起;此外,2009年阿嬤因跌倒變成植物人,住進安養中心後的4、5年花費,包括氧氣、抽痰、尿布、奶粉、每週2次洗腎與交通費等,自費項目加上住宿費用每月至少5萬元。「幸好阿嬤有積蓄能支付這些費用。」這讓范瑋峻再次體會到金錢在生病時的重要性。
2013年阿嬤過世後,舅舅、姨丈也陸續因意外或生病往生,父親接著不幸離世。親人的相繼逝世,加上父親與阿嬤生病時的實際經驗,讓范瑋峻非常害怕生病卻沒有錢能治療的情況,因此他非常在意「保險」,因為保險可以解決生病時錢不夠用的問題。
於是范瑋峻一邊處理父親喪事,一邊上網尋找合適的保險商品。他發現當年剛上市的失能扶助險非常符合需求,比較不同險種的CP值後,屬意友邦人壽的失能扶助險,並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當時任職友邦人壽的李昇益。
李昇益回憶起當時的情況表示,范瑋峻的需求是希望每月有5萬元收入,來請看護或是做其他療養用途,並確認失能扶助險的理賠內容。因為考慮到失能扶助險的每月給付目的是「救窮」,因此他建議范瑋峻加保一次給付的重大疾病險,先領到一筆錢才能「救急」,以支付生病一開始需要的一大筆費用。
此外,考慮當時范瑋峻剛擔任律師工作不久,繳保費預算有限,但又要滿足他希望失能扶助險保額5萬元等要求,因此優先選擇定期險,這份專為范瑋峻母親量身訂製的保單於2014年10月生效。
母親罹癌費用大
全由保險買單
范瑋峻父親過世後約半年,母親確認罹癌,也開始了范瑋峻與李昇益長達3年多的申請理賠之路。對家裡只剩母親與自己兩人的范瑋峻而言,拼了命也想救母親,而救母親需要錢;對李昇益來說,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到的最高理賠金額案子,兩人都卯足了勁。
接下來是申請理賠的幾個關鍵事件、過程與結果,從范瑋峻與李昇益的申請紀錄可以發現,「醫生診斷證明」是關鍵,畢竟保險公司要的是事實而不是保戶感受,因此與醫師有效地溝通,與保險業務員密切合作相當重要。
全文未完,看更多請見《Money錢》2018年8月號第131期
近期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用手機學理財
立 即 下 載
Money 錢
掃 描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