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隨著美國升息進入尾聲,債券投資熱度不斷,投資人各種問題紛至沓來,其中領息還是賺價差討論度非常高,各種回答都有,你也是其中一個提問者嗎?   近期「領息還是賺價差?」是提到債券投資時最夯的討論主題之一,也是上了我快1年課程的學生重複問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永遠都是:問你自己是要息還是要資本利得(價差)。 為什麼投資人這段時間特別關注領息還是賺價差?主要原因有2個,一是升息循環進入尾聲,市場預期今(2024)年將轉為降息,那麼債券價格會上漲,有價差空間可以賺;另一個是2023年一堆高股息ETF大漲2、3成,攪動了原本想要安靜、穩定領息者的心。 正確心態是要領息 賺價差應設出場點 雖然我都說投資人要想清楚,到底是要領息還是要賺價差,但我個人認為正確的心態就是「要息」。對於一些投資人因為現在這個時間點正好接近升息尾聲,預期未來賺到價差的機率高而陷入內心掙扎,我會建議利用兩個方向來思考與做決定。 方向1:不管價格,篤定要息。此時,投資人就不要太貼近市場,定期關注一下市場變化即可。 方向2:想要賺價差。建議設定價差超過多少就賣,例如價差的金額至少高於領2年或3年息的總和,如此心情就會安定下來。 若投資人在設定賣出上猶豫不決,顯然是有「想要賣在最高點」的不切實際想法。例如賺了30%,就問可不可以賣,擔心賣了還繼續漲,會很不甘心?說真的,答案其實是無解。因為,什麼是最高點?可能這波是最高點,下一波又創新高,高點到底要算在哪個時間點? 另一個要提醒的是,價差是由市場決定,可以預期但不代表一定會有,就算有,價差空間也可能不如期待。最明顯的例子是去年初市場一堆人喊進債券,因為預期會開始降息,有一些投資人想要大賺降息的價差而買進債券正2的ETF,沒想到喊了1年停止升息,才終於在去年12月露出曙光,當然這些買進槓桿型債券ETF的投資人都慘賠。 那麼投資人想抓住這一波債市多頭,同時賺取利息與價差,現階段到底買什麼債會比較好? 我的想法是,債市歷經2022年下跌、2023年下跌但年終擺尾,看起來2024年債市不宜看淡,但先提醒2個重點:⑴債市多頭可能不如投資人想像中漲的那麼快、那麼多;⑵投資等級公司債(下稱投等債)中的BBB比重不要太高。 市場應該會進入降息波段,但我認為降息時間點不會太早,比較中性一點的看法是第2季以後,也有可能落在下半年,因為11月美國才大選,不會把利多放得太早。至於降息幅度,有人樂觀預期降7~8碼(1.75%~2%),但是聯準會(Fed)委員投票出來的結果─點陣圖告訴我們,最多降3碼(0.75%)。 空手者或想加碼者 投等債不比公債差 現在很多人都買公債,而且預期長債表現將比短債好。我同意公債是首選,但若投資人想要領稍微高一點的息,投等債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投等債的評等不差,更重要的是在先前一波下跌中,跌幅很深,可以說是幾十年來最大下跌幅度,資本利得並不會比公債差。 投等債基金或ETF分成純評等A與含評等BBB兩種類型,差別是含BBB的配息會較高,但提醒BBB比重也不宜太高(例如低於同類型平均),因為降息時間較晚,經濟基本面也非強勁復甦,一旦被降評就不是投資等級,可能會影響績效與配息表現。 非投等債是相對不建議的標的,若投資人還是想買,建議慎選CCC比重不要太多的產品,因為高利率這麼久,今年下半年才要降息,可能有些公司會撐不住,因而發生違約。 最後,降息對股市也是利多。基於2024年是股債同漲的一年,股市的價差空間又通常比債市好,想賺價差者應該以股市為主,其中衰退很久的中小型股很有可能在2024年有一大波段的表現。若投資人賣出債券後,可將資金轉進股票。   降息週期買債5重點  1.領息是正確態度 2.價差應設出場點 3.公債、投等債皆可 4.投等債中,BBB比重不宜太高 5.賣債後建議轉進股市。   (圖:ShutterStock 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2月號  

債券來到甜蜜進場點 如何抓住這一波債市多頭,領息又賺價差?

2024/03/15
債券 , 領息 , 賺價差 , 蕭碧燕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隨著美國升息進入尾聲,債券投資熱度不斷,投資人各種問題紛至沓來,其中領息還是賺價差討論度非常高,各種回答都有,你也是其中一個提問者嗎?

 

近期「領息還是賺價差?」是提到債券投資時最夯的討論主題之一,也是上了我快1年課程的學生重複問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永遠都是:問你自己是要息還是要資本利得(價差)。

為什麼投資人這段時間特別關注領息還是賺價差?主要原因有2個,一是升息循環進入尾聲,市場預期今(2024)年將轉為降息,那麼債券價格會上漲,有價差空間可以賺;另一個是2023年一堆高股息ETF大漲2、3成,攪動了原本想要安靜、穩定領息者的心。

正確心態是要領息 賺價差應設出場點

雖然我都說投資人要想清楚,到底是要領息還是要賺價差,但我個人認為正確的心態就是「要息」。對於一些投資人因為現在這個時間點正好接近升息尾聲,預期未來賺到價差的機率高而陷入內心掙扎,我會建議利用兩個方向來思考與做決定。

方向1:不管價格,篤定要息。此時,投資人就不要太貼近市場,定期關注一下市場變化即可。

方向2:想要賺價差。建議設定價差超過多少就賣,例如價差的金額至少高於領2年或3年息的總和,如此心情就會安定下來。

若投資人在設定賣出上猶豫不決,顯然是有「想要賣在最高點」的不切實際想法。例如賺了30%,就問可不可以賣,擔心賣了還繼續漲,會很不甘心?說真的,答案其實是無解。因為,什麼是最高點?可能這波是最高點,下一波又創新高,高點到底要算在哪個時間點?

另一個要提醒的是,價差是由市場決定,可以預期但不代表一定會有,就算有,價差空間也可能不如期待。最明顯的例子是去年初市場一堆人喊進債券,因為預期會開始降息,有一些投資人想要大賺降息的價差而買進債券正2的ETF,沒想到喊了1年停止升息,才終於在去年12月露出曙光,當然這些買進槓桿型債券ETF的投資人都慘賠。

那麼投資人想抓住這一波債市多頭,同時賺取利息與價差,現階段到底買什麼債會比較好?

我的想法是,債市歷經2022年下跌、2023年下跌但年終擺尾,看起來2024年債市不宜看淡,但先提醒2個重點:⑴債市多頭可能不如投資人想像中漲的那麼快、那麼多;⑵投資等級公司債(下稱投等債)中的BBB比重不要太高。

市場應該會進入降息波段,但我認為降息時間點不會太早,比較中性一點的看法是第2季以後,也有可能落在下半年,因為11月美國才大選,不會把利多放得太早。至於降息幅度,有人樂觀預期降7~8碼(1.75%~2%),但是聯準會(Fed)委員投票出來的結果─點陣圖告訴我們,最多降3碼(0.75%)。

空手者或想加碼者 投等債不比公債差

現在很多人都買公債,而且預期長債表現將比短債好。我同意公債是首選,但若投資人想要領稍微高一點的息,投等債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投等債的評等不差,更重要的是在先前一波下跌中,跌幅很深,可以說是幾十年來最大下跌幅度,資本利得並不會比公債差。

投等債基金或ETF分成純評等A與含評等BBB兩種類型,差別是含BBB的配息會較高,但提醒BBB比重也不宜太高(例如低於同類型平均),因為降息時間較晚,經濟基本面也非強勁復甦,一旦被降評就不是投資等級,可能會影響績效與配息表現。

非投等債是相對不建議的標的,若投資人還是想買,建議慎選CCC比重不要太多的產品,因為高利率這麼久,今年下半年才要降息,可能有些公司會撐不住,因而發生違約。

最後,降息對股市也是利多。基於2024年是股債同漲的一年,股市的價差空間又通常比債市好,想賺價差者應該以股市為主,其中衰退很久的中小型股很有可能在2024年有一大波段的表現。若投資人賣出債券後,可將資金轉進股票。

 

降息週期買債5重點 

1.領息是正確態度

2.價差應設出場點

3.公債、投等債皆可

4.投等債中,BBB比重不宜太高

5.賣債後建議轉進股市。

 

(圖:ShutterStock 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2月號

 

20241101-bn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簡單記帳APP

2022火速竄起記帳APP

3秒記一筆!迅速找出財務漏洞
介面清爽、無廣告、不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