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看完「案例篇」的3個故事,你是否也燃起提早退休的渴望?又或是依然感到躊躇不前呢?本文針對生活規劃、心境轉換、財務重整3大面向,總結出15個觀點和具體做法,作為讀者們的「早退行動指南」,陪伴你整裝出發!   生活規劃:絢爛、平凡各有光景 勇敢探索未知可能 1.從參與課程挖掘興趣 很多人說「我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擔心退休後無事可做。早退學長姊們建議,從參與社區大學等單位開辦的短期實體課程出發,一來類型多元,且不會產生太多花費,二來也容易遇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就能在分享交流中得知更多活動資訊,久而久之便能培養出許多不同嗜好。 2.享受一個人的旅行 提早退休後,身邊的親友可能都還在工作、求學,因而無法隨時找到旅伴。學會獨旅,就能享受「說走就走」的餘裕。即使不會開車,也能靠著火車、觀光巴士,甚至是單車玩遍全台灣,就算是一天的行程也很好;習慣之後,就能再挑戰國外獨旅。只要願意開始,就會發現其實沒那麼難。 3.設下階段性目標 給自己一些目標,生活會更有方向感。這些目標不見得要非常遠大,例如:造訪5間新開幕咖啡館、探索10個台鐵無人車站,甚至只是改變作息、養成運動習慣、居家斷捨離、裝修老房子……都可以。   4.重拾年輕時的夢想 很多人以為年紀大了,就不該去做「只有年輕人才會做的事」,或是認為「現在才去做已經沒有意義」,其實這些顧慮都是不必要的。不論現在是幾歲,圓夢永遠不嫌晚,想學語言、學鋼琴、學潛水,或是出國遊學、打工換宿、攻讀學位,想做就去做,因為你的人生只有這麼一次。 5.繼續貢獻價值 退休後你仍能發揮所長,透過社群、部落格等管道分享所知所學,甚至是組建社團、開設課程來幫助更多人,同時為自己帶來成就感。   心境轉換:放下比較與標籤 學會留白、擁抱好奇 6.允許自己「沒有身分」 某些人退休前在職場呼風喚雨,一旦失去了頭銜,就倍感失落,甚至擔心被看不起。一個人的價值,不該由一張名片來定義,即便你「不是誰」,都該活得坦然與自在。 7.不和任何人比較 許多人的焦慮來自於「攀比」,看到親友頻繁出國、購物、享用美食,就認為自己過得不如人。其實退休生活並沒有標準答案,更不是一場考試或競賽;與其羨慕他人,不如將目光拉回自己身上,專注於已經擁有的。 8.慢慢來也很好 有些人習慣朝九晚五的生活節奏,當步調慢下來,反而不知所措。如果退休後用「找事情把時間填滿」的心態來面對,只會徒增壓力,倒不如從喜歡的小事安排起,就算偶爾不做什麼也無所謂,給自己一些「留白」的空間。 9.接納不完美的日子 退休後順風順水固然是福氣,偶爾跌點跤、繞點彎路,也未必就是不幸。接受人生的無常與不完美,才能泰然處之。 10.永遠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可以刺激腦內多巴胺分泌,進而帶來幸福感,也能讓人保持開放的態度,擁有年輕的心態。   財務重整:金錢是最強後盾 但不是人生的唯一 11.別把錢留到死 許多人把金錢當成安全感的來源,但辛苦一輩子,財產全變成遺產就太可惜了!人生下半場的目標,不應該是讓資產最大化,而是讓「體驗最大化」,懂得花錢才是最好的投資! 12.活用資產 有現金流需求時,別忘了活用手中資產,例如房屋可以由大換小或申請以房養老,股票可以出借賺利息,壽險保單也可以轉換成年金險。 13.不買不懂的投資商品 投資商品日新月異,千萬別因為理專或親友推薦就輕易購買,更不要被號稱高報酬的詐騙訊息所引誘,務必自己做好功課,充分了解風險之後再進場。 14.善用制度增加現金流 若擔心現金流不足,可善用制度提前準備。例如不擅投資的人,可利用勞退自提6%,讓退休金「水庫」變得更大;或是利用換工作、兼職等方式增加收入,以拉高勞保投保級距、領取更多年金。 15.保持再就業的彈性 即便退休,也別荒廢自己的技能,或斷了過去的人脈。假使退休後無法適應,或發現自己仍然渴望舞台,還是能重回職場,不必畏懼他人的眼光。   提早退休不是一場「All in」的賭注,也不是一張單程車票; 你可以暫停,可以回頭,一切都由你說了算!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0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提早退休不迷茫!從生活、心境到財務 用15個行動打造理想自由人生

2025/11/20
提早退休 , 財務規劃 , 財務自由 , 理財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看完「案例篇」的3個故事,你是否也燃起提早退休的渴望?又或是依然感到躊躇不前呢?本文針對生活規劃、心境轉換、財務重整3大面向,總結出15個觀點和具體做法,作為讀者們的「早退行動指南」,陪伴你整裝出發!

 

生活規劃:絢爛、平凡各有光景 勇敢探索未知可能

1.從參與課程挖掘興趣

很多人說「我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擔心退休後無事可做。早退學長姊們建議,從參與社區大學等單位開辦的短期實體課程出發,一來類型多元,且不會產生太多花費,二來也容易遇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就能在分享交流中得知更多活動資訊,久而久之便能培養出許多不同嗜好。

2.享受一個人的旅行

提早退休後,身邊的親友可能都還在工作、求學,因而無法隨時找到旅伴。學會獨旅,就能享受「說走就走」的餘裕。即使不會開車,也能靠著火車、觀光巴士,甚至是單車玩遍全台灣,就算是一天的行程也很好;習慣之後,就能再挑戰國外獨旅。只要願意開始,就會發現其實沒那麼難。

3.設下階段性目標

給自己一些目標,生活會更有方向感。這些目標不見得要非常遠大,例如:造訪5間新開幕咖啡館、探索10個台鐵無人車站,甚至只是改變作息、養成運動習慣、居家斷捨離、裝修老房子……都可以。

 

4.重拾年輕時的夢想

很多人以為年紀大了,就不該去做「只有年輕人才會做的事」,或是認為「現在才去做已經沒有意義」,其實這些顧慮都是不必要的。不論現在是幾歲,圓夢永遠不嫌晚,想學語言、學鋼琴、學潛水,或是出國遊學、打工換宿、攻讀學位,想做就去做,因為你的人生只有這麼一次。

5.繼續貢獻價值

退休後你仍能發揮所長,透過社群、部落格等管道分享所知所學,甚至是組建社團、開設課程來幫助更多人,同時為自己帶來成就感。

 

心境轉換:放下比較與標籤 學會留白、擁抱好奇

6.允許自己「沒有身分」

某些人退休前在職場呼風喚雨,一旦失去了頭銜,就倍感失落,甚至擔心被看不起。一個人的價值,不該由一張名片來定義,即便你「不是誰」,都該活得坦然與自在。

7.不和任何人比較

許多人的焦慮來自於「攀比」,看到親友頻繁出國、購物、享用美食,就認為自己過得不如人。其實退休生活並沒有標準答案,更不是一場考試或競賽;與其羨慕他人,不如將目光拉回自己身上,專注於已經擁有的。

8.慢慢來也很好

有些人習慣朝九晚五的生活節奏,當步調慢下來,反而不知所措。如果退休後用「找事情把時間填滿」的心態來面對,只會徒增壓力,倒不如從喜歡的小事安排起,就算偶爾不做什麼也無所謂,給自己一些「留白」的空間。

9.接納不完美的日子

退休後順風順水固然是福氣,偶爾跌點跤、繞點彎路,也未必就是不幸。接受人生的無常與不完美,才能泰然處之。

10.永遠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可以刺激腦內多巴胺分泌,進而帶來幸福感,也能讓人保持開放的態度,擁有年輕的心態。

 

財務重整:金錢是最強後盾 但不是人生的唯一

11.別把錢留到死

許多人把金錢當成安全感的來源,但辛苦一輩子,財產全變成遺產就太可惜了!人生下半場的目標,不應該是讓資產最大化,而是讓「體驗最大化」,懂得花錢才是最好的投資!

12.活用資產

有現金流需求時,別忘了活用手中資產,例如房屋可以由大換小或申請以房養老,股票可以出借賺利息,壽險保單也可以轉換成年金險。

13.不買不懂的投資商品

投資商品日新月異,千萬別因為理專或親友推薦就輕易購買,更不要被號稱高報酬的詐騙訊息所引誘,務必自己做好功課,充分了解風險之後再進場。

14.善用制度增加現金流

若擔心現金流不足,可善用制度提前準備。例如不擅投資的人,可利用勞退自提6%,讓退休金「水庫」變得更大;或是利用換工作、兼職等方式增加收入,以拉高勞保投保級距、領取更多年金。

15.保持再就業的彈性

即便退休,也別荒廢自己的技能,或斷了過去的人脈。假使退休後無法適應,或發現自己仍然渴望舞台,還是能重回職場,不必畏懼他人的眼光。

 

提早退休不是一場「All in」的賭注,也不是一張單程車票;

你可以暫停,可以回頭,一切都由你說了算!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0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20251111-mz-money-article-640-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